《聊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聊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新时代兴聊卜大工程”,实现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的关键五年。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考察山东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一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重大战略,加快推进我市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立足发展优势,抢抓历史机遇“卜三五”时期,我市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供给
2、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推动文化和旅游朝着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文旅事业和产业取得了较好成绩。(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我市文化和旅游取得了长足发展和显著成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建成公共图书馆8个、美术馆7个、文化馆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36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83个、电影院30个。全市综合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饰制全面推行,建成聊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资源上“云”。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乡村春晚”“我们的中国梦文
3、化进万家”等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艺精品创作成果喜人。出台中共聊城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聊发(2016)32号)等政策措施,全面推进文学、美术、书法、影视、杂技等各艺术门类繁荣发展。围绕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乡村振兴等重大主题,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其中,市豫剧院演员纵宛宛荣获第四届中国戏曲红梅大赛等奖,市凤凰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获评山东省第二届庄户剧团大赛“十佳剧团”,多部作品获第卜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二、三等奖及其他奖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取得突破。在文物保护方面,出台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聊政发(2017)23号)等文件;实施大运河遗产会通河
4、临清段会通闸、临清闸保护修缮等50多项文保工程;完成荏平区韩王遗址等考占勘探工作。截至“十三五”末,全市共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博物馆15家,馆藏品67124件(套)。在非遗保护传承上,建立了非遗保护名录、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四位一体”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全市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2项、省级45项、市级261项。出版文脉遗馨等书籍,制作百余部数字档案,对10项濒危或重大价值项目进行了抢救性记录。开展非遗扶贫,堂邑镇、斗虎屯镇、魏湾镇、李海务街道被评为全省“非遗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
5、”典型乡镇(街道)。“遇见聊城”非遗实景展示秀、“夜间非遗曲艺秀”小剧场被评为“全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成效明显。建成农家书屋5600余个,配备图书400余万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书香聊城”建设初见成效。成立聊城市文化版权服务中心。加强广播电视行业监管,提高主题主线宣传、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实施广电惠民服务工程,累计放映公益电影30余万场。重点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创作生产持续繁荣,纪录片历经沧桑骨殷红一记党的好干部孔繁森、电影初心照黄河、微电影喊破天送匾、公益广告为成长加油、电视剧铁血将军等一批优秀作品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文化产业增量提质。2020年度文化创意产业增加
6、值67.3亿元,位列全省第8位,形成了葫芦雕刻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截至2020年底,全市拥有印刷企业372家、实体书店562家、营业性演出单位104家、网吧290家、娱乐场所67家、艺术品经营单位7家、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17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3家、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家。旅游业发展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全市共接待游客1.1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34.21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47家、旅行社86家、星级饭店17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3家、省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1家、省级中小学研学基地3家。以“游水城、做英雄、品阿胶、泡温泉”为
7、主题,推出系列专项旅游产品。推动“智慧旅游”信息化发展,建成市级旅游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3A级以上旅游景区监控数据全部接入,实现对A级旅游景区客流实时监测。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拓展网络营销渠道,形成媒体宣传矩阵。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与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原地区、京杭大运河联盟城市等实现合作,济聊一体化取得初步成果。同时,我市文化和旅游发展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文化事业发展层级较低。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需加强。艺术创作缺乏精品力作,文艺院团市场化运作不足,传统戏曲有待创新发展。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有待全面系统开展。新闻出
8、版、广播影视需强化科技赋能。二是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较弱。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整体规模偏小。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91%,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较低。缺少领军企业和产业集群,小微企业不够活跃,新兴业态发育不足。三是旅游业发展滞后。全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只有6家,旅游产品单一、层级较低、结构较散、特色不鲜明,尚未形成具有核心吸引力的知名旅游产品,无法满足体验式休闲度假的市场需求,存在游客“留不住、住不下、花不多”问题。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有待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旅游标识体系、智慧旅游系统仍需进一步优化。四是文旅融合深度不够。文化和旅游资源挖掘、整合力度不够,向旅游产品转化不足,优秀文
9、化资源对旅游经济促进作用不明显。文化和旅游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融合领域不宽、层次不高、深度不够,融合手段和方式较为落后陈旧。文旅消费活力有待提振,“夜经济”有待激活。五是人才队伍支撑不足。文化和旅游行业领军人物较少,艺术创作、文化创意、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考占专业等人才匮乏,基层文化工作者、业余文艺骨干、文化志愿者队伍较弱,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政策吸引力不大。(二)发展背景“I四五”时期,国际形势多变急变,全球在诸多方面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和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四-6-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
10、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旅兴市建设的关键时期。传统业态升级换代、新兴业态方兴未艾,科技融合创新、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集聚成为产业发展新趋势,高品质文化消费和多元化旅游休闲需求成为市场新需求。全市锚定“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实现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深入实施“新时代兴聊卜大工程”,大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做大做强“九大产业集群”。这为文化和旅游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三)发展优势战略叠加优势。我市地处鲁、翼、豫三省交界处,位于中原经济区、环渤海合作发展经济区、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两区一圈一带”四大战略叠加区,也是京津冀
11、协同发展区城市。大运河、黄河在这里交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这里实现战略叠加。交通区位优势。在新发展格局卜.,我市具有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通达区位优势。横跨东西的郑济高铁与纵贯南北的雄商高铁以及聊城机场正在或计划开工建设,我市将迈入高铁时代、航空时代。随着国内大循环格局的构建和立体交通网的成型,我市日益成为山东产业西向占领内陆市场、北向融入京津冀、南向联系苏浙粤的重要枢纽。文化底缜优势。我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运河文化、黄河文化、名著文化、名土文化、红色文化、养生文化等交相辉映。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聊城段8个遗产点段被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黄河及
12、黄河支流金堤河流经东阿县、阳谷县等,黄河文化积淀深厚。名人志士辈出,红色文化厚重,养生文化渊远流长。生态资源优势。我市水资源较为丰富,黄河和大运河蜿蜒穿行,马颊河、徒骇河等众多河流纵横交错,河湖水系相通,形成了独特的江北水城风貌。我市是全省地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城”。森林湿地资源富集,全市拥有8处国有林场、3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市级湿地公园、59处县级湿地公园及各类湿地多用途管理区。二、树立新发展理念,擘画未来蓝图深刻认识我市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全面理解、准确把握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发展要义和实践要求,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努力擘画
13、文化和旅游发展新蓝图。(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文化、文物与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入“新时代兴聊十大工程”,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催生新发展动能,推动我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繁荣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和旅游现代化产业体系,努力推进
14、文旅兴市,培育我市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聊城提供强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正确导向。坚持党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固本培元、守正创新,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O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和旅游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人民群众文化参与度,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策划推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载体形式多样的文旅产品和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实现发展共享。坚持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优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培育新产业
15、、新业态、新模式、新需9求,通过文化旅游与农业、工业、教育、科技、体育、医养健康等深度融合,拓展文化旅游发展空间,增强文化旅游发展新动能。坚持创新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通过理念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链条优化、价值拓展。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智慧文化和旅游建设,塑造文旅发展新优势,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坚持生态发展。以生态为底色、文化为纽带,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守生态环境红线,拓展绿色生态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绿色低碳发展。(三)发展定位紧紧抓住当前双循环
16、消费拉动以及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的政策机遇,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战略,枳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中国文旅名城。两河交汇明珠城市。以大运河、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驱动,保护传承和弘扬两河文化。整合优质文旅资源,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构建河和之契文化旅游区,打造两河交汇明珠城市。全国著名文旅康养旅游目的地。依托温泉、阿胶、森林湿地、3 .出版卬刷业:学绿文化创意(山东)有限公司、山东阿华包装印务有限公司、阳谷毕升印务有限公司、纷美包装(山东)有限公司、山东维克多利纸业有限贵任公司等。4 .文化装备制造业: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聊城占辕影视道具有限公司、山东中宇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5 .演艺业:聊城-市水城演艺有限责任公司、聊城市佳文演艺经纪有限公司、聊城市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