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730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讲义文稿】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讲义斓】当前科普工作的文化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2002年6月29日,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标志着我国科普工作“有法可依”。其颁布实施20年来,科学普及已融入社会运行的各个方面,科普已逐渐从对知识、技能的普及转向精神、文化的培育,需要对科普工作重新进行界定,构建新的科普工作机制。科普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具体社会背景,不同时期科学与公众关系在不断发生变化,由此,科普的内涵与任务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科普的理念、内容、媒介也在不断地转变。随着科学技术日益深入日常生活,重塑着社会运行的节奏和文化,我

2、国科普事业正发生着深刻的转型。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文化事业非常落后,我国民众尤其广大农民,基本是生活在传统知识体系中,基本不知何为科学。在这种情形下,我国科普事业的主要任务是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和技术,关注科学的实用性,培育公众对科学的信任态度。科普的媒介主要是各类活动以及科普展览、图书、期刊等。科普的边界较为清晰,科普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较强,具有较强的指向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公众对科学的新奇感以及对科学技术的认知维度等,都发生了变化,除了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之外,公众也逐渐从更加丰富的视角来看科学技术,从科学与社会的视角感知一些问题,从科学技术与生活

3、方式、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环境等诸多角度来思考问题,甚至对科技伦理问题也进行着热烈的讨论。在科学与公众新的关系中,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科普空间正在不断缩小,而新的科普空间正在打开,而这个科普空间,就是日常生活空间,就是科学文化建设。进入新时代,科普正更多地从对知识、技能的普及傅向文化的培育,从而实现科普的文化转型,走向科学文化建设。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强调突出科学精神引领。当前科普的媒介呈现新特点,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互联网已成为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首选渠道。调查发现超六成的公众认为接受科普的动因是“科学内容随处可见,耳濡目染”(60.

4、7%)。通过移动社交媒体(微信、微博、抖音)了解科技知识成为公众的首选,占比达到86.2%;其次为移动资讯平台(今日头条、新闻客户端),占比为65.4%。这一系列变化,已显示出科普的日常化、生活化转型,科学精神及科学文化建设愈发重要。科普,其实就是推进科学融入社会中,在人类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文化活动中融入科学知识、技术、精神,培养公众认知世界的一种新的方法,培育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新的生活方式。其实,这就是一种文化的改造,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到精神层面,科普正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功能。通常认为,科普就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从而促进生产、指导生活。这种认知太狭隘,有许多问题没有说

5、清楚,比如,科普是如何影响公众行为的?我们将科学知识、技能传授给公众,到公众改变行为,这之间好像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一个必然的过程。其实,公众受科学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其中公众的日常生活实践是最重要的渠道。科学与公众相遇的场域,最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科普发挥作用的核心方式,是进入生活,使科学认知和科学文化成为生活中的自觉。这里所说的日常生活,是指公众在社会中的日常活动总和,包括社会和经济活动、消费行为、休闲娱乐等。科普是科学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对接,涉及科学语言和大众语言、科学研究和大众生活、科学认知与日常生活认知(常识)之间的转化,是一个很宽泛的科学与人文交叉领域。但在科普实践中,科普的涵义

6、比较狭窄,满足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多关注专门的、经过设计的、有明确意图的、带有学习性的产品或服务,比如科普活动、科普作品、科普展览等,在这种狭义的科普涵义下,形成了结构化的特定科普空间。这种特定的科普空间,往往过多地剥离了生活场境,成为了纯粹学习性的活动,从而存在科普与大众日常生活实践不切合的现象,公众获得感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科普与生活“两张皮”的现象。科普实践中还存在其他一些二元对立的表现,包括科普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的固定化,在实践中形成了比较明显的主客体分离,公众是科普的对象,是客体,是被动的。更为深层的是,科学技术是主体,生活是客体,科学技术处于主体地位,而日常生活只能处于客体位置,只

7、能按科学技术的要求而被动改变,而不能很好地融合。以上二元对立现象,导致科普产品和服务结构化,比较关注特定的科普空间,科普缺失人文性,科普仅是一种向公众传输知识与技能的工具,从而难以在科学精神培育方面发挥作用。随着科学深入社会以及公众与科学关系的变化,社会上出现并在逐步扩大新的科普空间,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新的科普空间的最大特点是对生活空间有着更为细微的感知,与生活空间有着更为密切的互动。科普的人文属性、文化品质更加突显。科普不再是一种对象化的他者,而是融入公众日常生活中。在新的形势下,科普会更深层次地融入社会经济文化活动中。我们对科普的理解更应放宽,从科普的内涵、科普工作的体制与机制等方面加以改

8、革,打破当前科普实践中的二元对立现象。科学已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社会运行的基本动力之一,科学对于社会文明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从器物、到制度、到精神,处处都有科学的影子。与之相应,科普媒介也实现了泛在化,进入全要素科普时代,所有要素都包含或可以转化为科普要素。全要素科普时代有以下特点:一是科普的媒介泛在化。科普的媒介已不再局限于活动、科普场馆、电视广播节目、图书、期刊等传统形式,科普媒介已泛在化,甚至可以说,科普已媒介化,科普不仅仅是通过媒介来传播科学,许多媒介本身就具有科普功能,例如,各类科技产品本身就是科普媒介,通过大众消费行为,推动着科学进入生活、进入文化。二是科学议题已大众化。在公众

9、的视野中,科技不再纯粹是一种外在的知识,具体科技议题的决策会对自身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科技已内在于生活,内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认知,内在于个人的日常决策中。日常生活已成为科学大众化的重要实践场所。科技议题已不再是政府和专家的独有领地,普通公众的发声越来越活跃。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应用,科技议题辩论的主体越发多元化、平民化,且相关讨论或争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呈现出即时快速、议题更新快的特点。三是科普已不再是对象式传授,而是融入式实践,由被动行为转为自觉行为。在科学与社会新的关系中,科学成为公众日常生活实践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对自然的认知,有对社会的认知,有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10、,也有人文关怀和精神生活的需求,科学融入公众对于世界的基本认知里面,对公众的情绪、心理、态度、行为、知识、技能等产生深刻、持续的影响,从而影响着社会的文化与氛围。在日常生活中,科学不再是陌生的他者,而成为日常生活实践的一部分;公众对科学的认知,也不再是对象性的学习活动,而就是生活本身,是生活审美的组成部分。全要素科普时代,应更多地从促进科技与社会的融合视角来理解科普。科普是联系科学与公众的桥梁,处于科学与公众之间。传统的科普,比较偏向于科学一端,科普的主要任务是向公众传播科学,重视科学的实用价值。而当前的科普,应更多偏向于公众一端,主要任务应是将科学导入公众生活,这不是一种知识、技术的导入,而

11、是一种文化的导入。科普应以文化建设为载体,融入社会各个方面。科普创意产业是科普发展的重要趋势。高质量的科普创意产品和服务,会拥有越来越大的市场。同时,需要高度重视公众日常消费行为的科学文化建设功能。日常消费行为是科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媒介。科学具有实用性,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同时对于态度、心理、认知、行为习惯、常识建构,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而这些影响主要还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产生的。消费行为不仅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公众的思考方式和观念,改变着社会的运行与社会文化。有研究认为,大规模的物(商品)的消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改变了人们

12、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和自身的基本态度。这种改变不仅是社会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式的转变,同时也是一种整体性的文化转变。公众对于科学技术的消费,不仅仅是对实物的消费,更为重要的是对科学技术符号的消费。科学技术的符号消费,是当代人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科技元素广泛存在于当前的符号之流中,商场中的各类商品、大街上的各类现代建筑以及科技产品构成的景观、丰富的科技讯息和广告、基于科技的舒适生活的影像等,使广大公众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愉悦。有学者提出,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使日常生活以审美的方式呈现。科学元素已进入了日常生活审美,已成为体面的、有序的、有意义的生

13、活的基础因素。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和文学艺术一样,能够融入到人们的精神深处,滋润人的精神。科学知识、技能、精神、文化融为一体,科学的实用价值、符号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形成基于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审美。这一转型的核心是,科普由对象化的教育活动转变为在场、投入的生活体验。科普的内容、形式、媒介多元化,科普的泛在化是必然要求,科普空间也不再是独立的空间,而是融入社会和生活空间中,科普空间和生活空间实现合一,科普的表现形式大大丰富。当前需要打破传统的科普工作空间,不应局限在科普场馆、科普讲座、科普活动、技术推广与培训、科普图书、科普电视广播节目、科普网站等,科普空间应更加开放,应更加关注非正式场合,更

14、加关注未经策划的科普,关注生活本身中的科学。我们要打破对科普的狭义的理解,认为科普就是要规规矩矩学习科学,用科学来改造我们的生活,用科学来提高我们的能力。这种理解,会极大地降低科普的社会号召力,极大地削弱科普的影响力,极大地限制科普主体的多样性。由少量主体开展的有组织的科普工作,已不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科普工作主体呈现多元化、社会化的特点,由政府为主的组织行为转向泛在的、多主体的行为。我们可代之以新生活运动,或科学引领时尚生活等名义来开展科普,突出科普的生活取向。科普,不是枯燥的知识与技能普及,科普应向生活审美进发。当前,科普工作呈现新格局,其特点就是社会化、泛在化、日常化、消费化。与以往

15、结构化的科普工作格局不同,泛在化的科普工作不具有统一的结构与模式,更加注重利用多媒介化的、非正式的科普空间,更加强调日常性、生活性。科普工作的新格局中,科普工作及其场景是多元的,这就要求我们打破结构化科普对于科普工作的界定,用开放的眼光来看待科普工作,更加关注并充分利用社会中的科学现象,促进科学与社会、公众生活的融合。新格局下推动科普工作,应着意打造科学文化生活空间。科学文化生活空间包括三个维度。一是生活和生产技能的培育。科普要帮助公众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提供凸显民生服务、充满人文关怀和用户视角的科普产品与服务,关注日常生活场景。一方面,要用科技服务百姓生活。就像疫情期间,广泛宣传带口罩、勤洗

16、手一样,不仅仅引导公众行为上的改变,还要进一步追求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将科技知识转化为常识,融入到生活。另一方面,要关注科学的符号价值。科普引领时尚生活,不仅仅是简单地向公众传输一些科学知识、方法等,而是意在培育一种生活观念和生活审美。生活中的科学技术,不仅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作为生活得以展开的基础要素塑造着文化,影响着公众对日常生活的价值判断和对世界的感知,使科学成为生活审美的重要因素。二是在民生服务中融入科普。科普资源和服务下沉,是我国科普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如何提升科普的实效性,提高公众的获得感,将科普有机融入民生服务是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在打造文明、清洁、美丽、便利的社区生活环境方面,科普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有机融入。科普融入民生服务,不能仅仅理解为在社区搞些科普讲座、开展一些科普活动、做一些科普展板等,应真正把科普融入日常民生服务中,要强调日常性,而不是仪式性。注重利用科普的多种形式,不是只有科学知识的传授才是科普,推动公众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理性和谐的思维习惯、保持平和的心态、塑造沟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