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阳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信阳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为全面推进信阳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茶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深化推进“1335”工作布局,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贯通产加销、融合茶文施,推进茶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高全市茶产业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一条绿色底色足、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全、联农带农紧的茶产业生态链,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二、目标任务围绕“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大融合”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茶叶品质,
2、推动产业升级,培育龙头企业,打造茶叶品牌,健全市场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融合,着力构建文化铸魂、科技斌能、产业融合的茶产业发厩新格局,持续推动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市茶园面积保持稳定,茶树良种化率逐步提升,绿色茶园认证面积达到70万亩,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达到1万亩;全市茶叶总产量达到10万吨,涉茶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全市新培育1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茶叶龙头企业,2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茶叶龙头企业;实现全市茶叶出口量突破1万吨,货值力争达到3亿兀O三、推进措施结合国内外茶产业发展形势和我市茶产业发展实际,紧紧围绕“三茶统筹”,重点采取以下措施推动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一)
3、坚持文化引领,提升茶产业发展软实力1 .加强茶文化传承保护。组织开展茶文化调查研究,深入挖掘整理本地茶史、茶俗、茶歌、茶技、茶艺、茶品、茶人等茶文化相关资料、遗存,保护、修缮茶文化遗址、遗迹,将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布局,建立茶文化档案和保护名录。开展茶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申报工作,建设“信阳毛尖非遗传承基地,培养认定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弘扬茶文化。到2025年,全市“信阳毛尖”非遗传承基地达到15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达到35人。(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教育体育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各县区政府)2 .加强茶文
4、化宣传推广。普及茶文化知识,组织开展茶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活动。营造茶文化氛围,将茶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街道、广场、楼宇等公共区域和公益广告宜传中。加大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手机客户端、直播平台等新媒体的宣传力度,以年轻化表达诠释信阳茶文化,为信阳的茶文化“破圈传播注入新活力。创新办好信阳茶文化节.搭建信阳茶文化与国际国内交流互鉴的高端平台,着力打造茶文化高地。支持举办“谷雨、端午、中秋”三大茶会等民间茶事活动,梃高茶界、市民的参与度,根植茶文化。积极蛆织企业参加“国际茶日”以及国内重要茶博览会、茶交易会、茶叶评比等茶事活动,展示推介信阳茶文化,提升信阳茶文化影响力。(责任
5、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体育局、各县区政府)3 .加强茶文化设施建设。以建设“百家星级茶庄园”和打造茶文旅精品馍路为抓手,打造一批集生态茶园观光、茶文化展示、茶加工体脸等多功能一体的茶文旅项目。探索在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以茶为主体、融合茶空间、体险、展示、茶艺、品鉴、雅集等多元素集聚的地标性“茶综合体”,擦亮“毛尖之都城市名片。以恢发建设“八大茶社”为抓手,深入挖掘独具信阳特色的传统茶文化,开发茶文化产品,丰富茶文化内涵,讲好信阳茶故事。全市建成100个星级茶庄园,每个产茶县区打造1一2条茶文化精品旅游线珞,建设1一2个涉
6、茶文化主题空间。(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各县区政府)(二)强化产业升级,提高茶产业发展竞争力1 .建设生态茶园。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遵循生态优先、宜茶则茶、适度发展的原则,持续推进高标准生态茶园建设和低产低效茶园改造。组织开展茶叶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强化茶园科学管理.倡导茶树生态栽培,做好茶园测土配方施肥、茶树摘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等工作。鼓励茶企和茶叶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有机、绿色等相关认证。到2025年,全市有机茶园面积达到I万亩,绿色茶园面积达到70万亩.茶园绿色防控实现全覆盖。(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7、、市农科院、市科技局、各县区政府)2 .优化产品结构。按照市场消费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多样化、多元化,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在做好信阳毛尖茶的同时,不断丰富产品品类,加大信阳红、信阳白茶、再加工茶等多茶类及茶精深加工产品、茶衍生品、茶文创产品、新式茶饮的研发力度。坚持春夏秋茶并重,确保春季名优茶生产的同时,扩大更秋季大宗茶生产,提升茶叶产量和效益。推进茶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提升茶叶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市科技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信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各县区政府)3 .推动产业升皴。在做好传统工艺保护传
8、承的同时,大力推广现代化茶叶生产方式,健全标准化体系,逐步提高茶园管理机械化和茶叶加工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规范信阳毛尖、信阳红茶、信阳白茶等加工技术规程,加快制定完善一系列国家、地方、行业、团体标准和实物标准样。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茶叶包装有关规定,推动绿色包装应用。到2025年,全市新建改造手工茶坊100个,标准化茶叶加工厂200个。(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农科院、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信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市茶叶协会、各县区政府)4 .培育龙头企业。支持本地茶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每个产茶县区培育12个带动力强的链主企业,打造信阳本地企业集
9、群,,加大头部企业招引力度.力争3年内吸引5家以上茶行业头部品牌企业、IO家以上小巨人和专精特新企业入驻信阳,依托外力构建信阳茶企业矩阵。加大土地、交通、水利、电力、通信、金融、人才等方面支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探索“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四位一体产业联合体发展模式,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实现“以企业(合作社)带产业、以产业带农户”。(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同、市金融工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各县区政府)5 .强化品牌打造。推动“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百花齐放n强化
10、公用品牌保护使用管理,维护公用品牌声誉,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使用区域公用品牌,逐步实现区域公用品牌“三统一”(统一认证、统一工艺、统一标识)。组织开展品牌推介,加大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品牌宣传力度.提高信阳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茶叶协会、各县区政府)6 .健全市场体系。建设提升本地茶叶市场,配套完善,国家级信阳茶叶市场积极参与国内重点城市各类茶展会,加强市场联动和产销对接.提升信阳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支持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开拓国际市场,加大出口创汇。鼓励企业开展网络销售,健全线上、线下协调发展的市场网络体系。探索在省内外重点城市开设“信阳毛尖
11、”体验店或“两茶一菜”专营店,孵化培育信阳茶市场经营主体。到2025年,在全市培育5个直播示范基地,每年持续召开直播电商产业大会,培育一批信阳茶产业电商直播带货达人(团队)。各产茶县区每年组织参加国内展销推介活动不少于2场。(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市商务局、信阳海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茶叶协会、各县区政府7 .加强依法保护。严格按照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有关要求,维护信阳毛尖茶市场秩序,促进信阳毛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厩线上线下一体化执法,建立跨区域执法协作机制,依法商标侵权和生产、销售假冒信阳毛尖茶等行为。建立健全溯源体系,应用信阳毛尖茶防伪溯源功能,加强信
12、阳毛尖茶品牌保护。(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茶叶协会、各县区政府)(=)突出科技赋能,增强茶产业发展新动力1 .开展良种保护推广。对全市茶树种质资源开展普查,摸清底数和品种结构,建立全市野生老茶树保护名录、茶园数字化信息库和茶树种质资源库,对全市现有茶树种质资源做到应保尽保。积极开展茶树无性系良种选育工作,并通过国家级、省级审定备案。加大“信阳1()号”等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推广力度,逐步提高我市茶园无性系良种比例。到2025年,建设23个100亩以上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责任单位:市农科院、市农业农村局、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信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各县区政府)2 .构建质量安
13、全体系。加大茶园投入品的执法监管力度.对茶叶生产企业从种植、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实现茶叶质量安全可监控、可溯源。鼓励茶企业积极开展SC认证、有机认证和欧标认证等工作,强化质量安全意识。积极与国内外茶叶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推广绿色低碳生产模式.健全检测体系,建立风控机制,不断提升我市茶叶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到2025年,力争全市SC认证茶企业达3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区政府)3 .建立科技朦务体系。依托大别山实险室,开展茶叶精深加工、关键工艺技术、基础性研究等项目攻关。整合全市茶叶科研、教育资源,积极与国内知名茶叶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
14、,建立“三茶”专家库和科技服务体系,将科技链融入产业链,以科技助推产业发展。全市每年选派50名以上茶产业科技特派员到茶企开展技术服务,基本覆盖全市所有产茶县区。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产品研发中心,推动信息荏源、仪器设备共享,使企业成为产品创新和科技转化主体。(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农科院、市农业农村局、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信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各县区政府)4 .加快数字平台建设。加快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传统茶产业,鼓励茶企业建设数字茶园、数字工厂、数字仓储、数字溯源、数字茶旅、数字管理、数字营销等茶产业大数据应用场景,推进茶叶智能制造、智能包装、智慧茶园等数字茶业发展。加大财政
15、投入,鼓励社会参与,支持各产茶县区建设“茶产业数字服务平台”,对茶叶从种植、采摘、加工、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等全环节实行数字化服务管理,通过数字赋能,全面提升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责任单位: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政府)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整合教育、科技、农业、企业、社会等资源力量,围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支持通过人才进企业、科研进企业、文化进企业等措施.建立科研院校和企业人才互补的良好机制。利用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引进一批茶产业高素质人才;实施“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千人培训计划”,组织全市茶企、茶农、涉茶技术人员走出去
16、开展技术培训,到2025年培训100O人次以上。(贡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市农科院、各县区政府)四、保障措施(一)完善议事机制。建立信阳市茶产业专家议事机制,定期开展咨询会商,助力全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由市茶产业发展中心提出专家选聘意见,报市政府同意后颁发聘书。规划编制信阳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政府)(二)强化政策支持.按照信阳市信阳毛尖茶保护条例有关要求,市政府设立信阳毛尖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标准化茶园建设、茶叶质置检测、茶叶品牌建设、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市场开拓、宣传推介等工作;各县、区政府可以设立信阳毛尖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向茶产业创新金融服务,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