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情况报告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情况报告3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情况报告3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情况报告1篇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斤: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的通知(管办秘字(2016)55号)后,福建省人大博委会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常委会副主任陈伦为组长的执法检查组,赴泉州市开展实地检查。同时,请省政府并委托其他8个设区的市按照要求进行自查。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一、贯彻实施环保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实施环保法,立足生态省建设,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推进。“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0.7%.财政收入翻番的同时,COD(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2、实现“五年连降”,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硬任务;12条主要水系水质状况保持优艮;9个设区城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7.1%;森林覆盖率连续37年位居全国首位,水、大气、生态环境保持全优。(一)坚持严字当头,有效压实环保责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环保法贯彻实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全国率先成立以省委书记为组长、省长为常务副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并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生态环保工作的领导和组织保障。制定并完善福建省“十三五”生态省专项规划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推动形成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全国率
3、先建立党政领导生态目标责任制,将市长环保目标责任书升格为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由省委书记、省长与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党政“一把手”签订。自2014年起,在全国率先对34个限制开发区域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考核,改为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提高环保在地方官员绩效考核的比重。2016年,在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基础上,配套出台考核指标办法,使唯GDP的政绩考核成为历史。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试点,率先实践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等“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同时,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
4、环保督察实施方案,建立季度督查通报制度,将各设区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纳入省政府季度经济分析会主要议程,倒逼工作落实,有力地推动了环保法在全省各地的贯彻落实。(二)坚持重在落实,聚焦问题全力攻坚在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同时,我省聚焦突出问题,全力开展攻坚。一是促进结构调整。坚持绿色发展定位,全省全面完成“十二五”减排约束性目标,其中COD累计减排12.4%(国家下达指标为6.3%),氨氮累计减排12.4%(国家下达指标为8.4%),二氧化硫累计液排14.1%(国家下达指标为7%),氮氧化合物累计减排15.3%(国家下达指标为8.6%)0同时,对照“十二五减排目标,细化分解年度减排目标任务,对
5、重点减排县(市、区)实行单列考核,严格考核追责,有效传导减排压力,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南平市经济总量较低,但仍坚守底线,近三年没有新批一个矿产开发项目,没有新上一个重化工项目,先后叫停100多个不符合绿色发展定位的项目。与此同时,利用生态优势发展旅游养生、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产业,地方级财政收入增幅连续四年居全省前三。二是加快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思维,开启绿色发展模式,明确产业升级方向和关停淘汰的重点领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引导企业自觉走上转型升级之路。建陶行业是晋江市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燃气发生炉,污染高、耗能高,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2010年晋江
6、市所有陶亮原料企业分批次限期淘汰煤气发生炉,实现天然气替代,在全国率先完成陶瓷企业“煤改气”工作,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虽然建陶企业成本增加了,但通过节能和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档次,一批公司成功由低水平瓷砖生产企业转型成高科技建陶龙头企业。三是注重规范管理。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快环境保护工作由注重事前审批向加强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的转变。严格落实排污许可制度,球成全省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系统,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先期在造纸、水泥、皮革、建筑陶瓷、平板玻璃等8个行业试点推行,目前已进入常态化运作,二级市场活动程度和交易额居全国前列。完善环境检测网络,累计投入近10亿元,组织实施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7、三年行动(20132015),全省71家环境检测站通过标准化验收;9个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58个县(区)均建成环境空气自动站。推进水资源环境统一监测管理平台建设,目前已形成“一张图”实时涵盖全省重点领域、重大水库和重点地下水源地等主要水源的监测格局。同时,围绕群众关注的空气质量、水质等热点,主动公开各类环保信息,公布率99.97%。(三)坚持改革创新,狠抓污染防治工作积极适应新环保法的要求,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推动环保工作取得实效。一是重点推进水污染防治。认真落实“水十条”,在全国率先出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明确全省水污染防治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任务措施。出台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办
8、法,对全省重点流域生态补偿金的筹集、分配、使用作出规定。加强小流域整治,组织开展小流域及农村水环境整治行动,将全省44条劣于五类水质的小流域列入党政领导生态考核目标责任书,“一地一账、一河一策、一企一档”开展专项整治,并逐条流域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间表、路径图,推动新老问题一起解决。泉州市开展小流域“赛水质”活动,晋江干流水质达标率100%,其中I、11类水质比例56.4%,同比上升17.4%o建立“河长制”,由省、市、县(区)、乡(镇)四级政府领导担任“河长”,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治项目为抓手,分段而治、上下联动、各尽其责、整体推进,其中2015年投入17.4亿元,完成年度治理工程146个,取得阶
9、段性成效。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美丽乡镇建设带动水环境治理,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六江两溪”流域1公里范围内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生猪养殖污染治理,采取“控、拆、改、推”等方式,实行规模养殖场的标准化改造,探索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模式,推进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二是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刚性约束,制定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对污染源采取清洁生产改造和深入治理、限产限排、停业关闭等措施,确保达标排放。强化专项治理,突出抓好重点工业源的综合治理,以及道路烟尘、施工扬尘的污染控制,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福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福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及对提前淘汰报废“黄标车
10、”进行经济补偿,并连续多年进行监督检查,有效改善了城市大气质量,去年城市空气质量居全国第六。强化监测预警,建立省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席会议制度,分析研判污染天气成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三是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土壤污染防治的政府规章,根据国家部署,正组织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以重污染工矿企业、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农田周边土壤等为重点,启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试点。三明在全市推广福建金东矿业有限公司铅锌选矿废水循环回用技术,4年来共实施43个重金属减排工程,淘汰关停7家落后产能生产线,铅锌行业污染总体得到较好的控制。探索启动土壤环境质量评估和等级划
11、分工作,逐步建立农用地土培环境质量档案,分级管控耕地、园地。同时,出台加强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意见,推动设立固体废物监管机构,完善各项配套规章制度,强化危险废物源头管控、规范化管理和执法监管。十三五”期间,全省规划建设28个危废处置重点项目,今年巳有13个项目列为投资项目工程包。(四)坚持勤查重罚,严肃环境监察执法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以严肃执法促进法律刚性运行。2015年以来,全省共立案处罚环境违法案件3720件,处罚金额9868万元;组织“清水蓝天”环保执法专项行动,查办环境违法案件976起;办理适用新环保法“四个配套办法”1014起,其中行政拘留243起,工作成效得到国家环保部肯定。一
12、方面,坚持全面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依托综治网络,构建“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环保网络监管体系,采取“分区划片、重点蹲守、昼夜结合、工休错时”等方式进行突击检查,推动环境执法力量向基层延伸。漳州市整合环保监管力量和环境管理资源,依托城乡社区网格为细胞单元,建立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做到监管不留死角,没有盲区。另一方面,坚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联动。将执行“两高”司法解释与贯沏环保法相结合,环保部门与公检法部门定期在会商的基础上建立全方位协商机制,构建快处重罚、高压宸慑、全程监督和定期会商的案件查办模式。2013年以来,全省共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424起,有
13、力地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新修订的环保法宣传教育力度,在主流媒体开设专栏解读环保法,邀请记者随行现场报道环保监管执法情况,邀请环保专家走进媒体直播间,通过讲座、短信、公开信等方式、与群众实现良性互动:构建“一网二微一终端”平台,充分发挥12369热线和微信举报作用,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凝聚社会合力,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热情。二、存在问题贯彻实施环保法一年来,我省生态环境状况有了很大进步,但对照法律的规定、国家的要求、人民的期盼,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配套实施细则仍需完善新环保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但在具体实践中,相关配套实施细则不够明确,需进一步修改
14、完善。如,国家鼓励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公益诉讼、排污许可管理和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但缺乏具体操作细则,工作中难以把握。(二)一些环境问题仍然突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任务依然繁重,固体废物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垃圾处理等还存在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情况,液量化、资源化产业链尚未形成。危险废物处置工作能力不足,无害化处理尚需努力,全省危险废物处理能力仅占危险废物产生量的55%;2015年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只有696%和70%。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难度仍然较大,农药、化肥、农膜等造成的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小流域污染治理不容乐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情况仍然较为严重。(三
15、)群众环保意识仍然薄弱全民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全社会参与环保的氛囹还不够浓厚,全民共治的局面尚未有效形成。尽管加大了督查和打击力度,但仍有一些企业主存在侥幸心理,环保措施不落实、污染治理设施不运行等现象时有发生。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仍然突出,少数地方对环境保护还缺乏正确认识,对环保的重视和投入不够。(四)环保执法监管仍需加强由于历史原因,我省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编制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比处于较低水平,环保部门自身建设仍显薄弱,基层环境监察执法部门编制少、人员少,执法人员专业能力、装备水平不足,不能很好满足监察执法的需要。三、意见建议目前,我省环保工作历史欠账多、隐患多,稍有松悔,极易反弹。要牢固树立
16、环保意识,全面贯彻执行环保法,进一步增强环保工作“自党性、参与性、制度性、常态性”,努力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一)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必须超越和扬弃传统的发展模式。目前,我省节能减排面临“增减两难”的局面,如何处理好发展带来的增排与我省排放基数低的矛盾,如何更好地化解历史遗留积累的旧账,都迫切需要我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建议要进一步加快建陶行业“煤改气”等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大财政、税收等方面扶持力度,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和市场资源配置,积极探索建立环境成本合理负担机制和污染被排激励约束机制,促进排污单位树立环境意识,主动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目标。(二)进一步推进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小流域治理是水污染防治的工作重点。近期,中央出台涉农资金可由基层统筹用于扶贫的决定,建议小流域治理参照这一做法,将生态环保资金捆绑用于小流域污染治理。同时,总结推广晋江小流域“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