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纪录片《红色烙印 革命文物的故事》第三季观后感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列纪录片《红色烙印 革命文物的故事》第三季观后感2篇.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系列纪录片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第三季观后感近日,系列纪录片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第三季在央视播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广大党员干部应将革命文物的红色烙印深深蚀刻在心中,铭记艰苦卓绝的革命历史,继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段铁索”,铭记“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烙印,弘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长征精神。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虽不再需要跨越雪山草地,但“一段铁索”所象征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却是党员干部不可或缺的“数字桥梁”。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如数字鸿
2、沟、技术封锁等,广大党员干部应像当年红军战士那样,以“雄关漫道真如铁”的坚韧,积极拥抱新兴技术,勇于创新突破,以“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确保在信息化浪潮中不掉队、不迷失,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一部相机”,铭记“坚定正确,艰苦奋斗”的烙印,弘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延安精神。在新媒体时代,“一部相机”不仅是记录历史的工具,更是传播正能量、展现时代风貌的窗口。广大党员干部应铭记延安时期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运用好手中的“相机”(包括各类新媒体平台),积极传播党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面对网络舆论的复杂多变,要坚定信念,勇于“长风
3、破浪”,以智慧和勇气“直挂云帆济沧海”,引领社会风尚,凝聚人心力量。“一挺机枪”,铭记“英勇抗争,自强不息”的烙印,弘扬“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抗战精神。在全球化的今天,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局势依然波诡云语,各种挑战与风险并存。“一挺机枪”不仅是对英勇抗争历史的回忆,更是激励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保持高度警惕,勇于担当的象征。面对外部势力的挑衅与压力,广大党员干部要继承“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抗战精神,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系列纪录片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
4、故事第三季观后感红色烙印一一革命文物的故事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共同打造的300集系列微纪录片。革命文物作为红色资源,之所以成为难以磨灭的“烙印”,正是由于其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在无形中给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这些革命文物中感悟许党报国的崇高信仰、无私奉献的如磬初心、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并从中汲取爱国、为民、清廉之力,奋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从“一本歌集”中感悟“许党报国、致死不渝”的崇高信仰,汲取“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爱国力量。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歌集陪伴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的将士们度过了
5、艰苦的战斗岁月,这本歌集,是战士们一颗红心向党,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拯救国家民族于水火的坚定信念的缩影。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品格,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对党忠诚”,高擎信仰之旗、激燃信念之火,以碧血丹心的爱国之情,豪情干云的强国之志,舍我其谁的报国之行,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之中,于千难万险中矢志开拓,于风雨兼程中不懈进取,牢记时代赋予的责任,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从“一辆自行车”中感梧“矢志为民、无私奉献”的如磐初心,
6、汲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力量。“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是谷文昌对东山岛人民的坚定承诺。东山岛地处福建省最南端,风沙侵袭始终是当地群众的“心头大患”,为了制服风沙,他带领干部群众在百里海滩上摆开战场,多次组织群众筑堤拦沙、挑土压沙、植草固沙、种树防沙,在全县掀越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的全民造林运动。而一辆不起眼且后座绑着锄头的自行车,则是这位县委书记抗击风沙的“主战车”,记录着他不辞辛劳,与群众在田舍、村庄交谈工作每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百姓心为心,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姿态,把担子扛在肩
7、上,把困难踩入脚底,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发力,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方面持续用力,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和暖心人,切实把实事、好事办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以“无我”的奉献“不负”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从“一个箱子”中感悟“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汲取“两袖清风朝天去”的清廉力量。在著名的“窑洞对”中,面对如何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避免人亡政息、确保政权长期存在的问题,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让人民来监督政府。多年前在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反贪腐控告箱的设立,则早早出现了人民监督政府的具体做法,彰显了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廉洁自律的选择不仅彰显了党员干部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更是对自己价值观的坚守和对社会公正的维护。因此,对于金钱、权力以及其他各种诱惑,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清廉的作风,做到公私分明,廉洁奉公,时刻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定力,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强化自我约束,从根本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