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市场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市场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深化市场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为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市场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旨在通过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服务的市场交换关系,从而使效益外溢的地方性公共产品或服务得到补偿。近几年以来,市场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完善顶层设计、深化跨域合作、引入社会资本、创新金融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度,但距离“力保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在此背景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权责统一、合理补偿、统筹兼顾、转型发展,一直不间断深化市场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助于创新绿色融资机制、增加补偿资金体
2、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区域绿色发展。拓展补偿资金来源与融资机制。在推进市场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过程当中,拓展资金来源和创新融资手段极为关键。通过多渠道、多模式筹措资金,既能增强流域生态保护的经济基础,又能推进有关各方的积极参与。第一个是丰富补偿资金来源。以中央和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作为重要的引导疏通资金,激发企业、金融机构等社会资本的参与热情,同时积极筹措各类捐赠与援助资金,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资金支持体系。第二个是拓展融资机制。一方面,综合运用水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碳汇权等资源环境权交易模式,依托绿色金融产品和生态投资基金等市场化手段,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支持方式,吸引社
3、会资本投入。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创新融资工具,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等,建立市场化的生态保护专项基金和代币系统,提高资金的透明度和流动性,更好地服务于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同时,设立生态银行,整合流域内的相关资金,支持流域生态保护项目,优化资金配置,提升补偿机制的市场化水平。建立健全系统完整的责任体系。要使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更具成效,关键在于明确各方职责,形成系统完整的责任体系,促进各方协同合作,共同推进流域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第一个是明确补偿主体,包括下游政府、受益企业及其他参与者,其主要职责是通过提供经济支持和激励,推进上游地区保护生态。第二个是明确补偿客体,涵盖上游地区地方政府、企业、社
4、区、公众等,其主要职责是积极利用补偿资金落地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同时,推进学术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媒体及公众通过科研支持、信息传播和监督,促进市场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不间断向科学化、透明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做好项目储备并开展模式选择。开展项目储备和模式遴选,是推进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走深走实的重要环节,也是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抓手。首先,在遴选潜在项目时,应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兼顾生态保护、经济效益与民生福祉,力保多领域协调发展。第一个是基础设施类项目,包括污水处理厂、固废处理站及防护林建设等,为环境整治管理提供坚实支撑。第二个是生态文旅类项目,涵盖生态公园、度假村及生态疗
5、养院建设等,推进自然资源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三是教育类项目,如自然学校和生态博物馆等,旨在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四是能源类项目,包括新能源开发和能效提升等,以促进绿色能源的广泛应用。五是生态农业类项目,涉及有机农业、生态养殖和先进种植技术等,以支持可一直不间断农业发展。六是生态修复类项目,专注于河流、湿地及保护地修复等,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次,在项目模式选择方面,应灵活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环境导向开发、私人融资倡议、基础设施信托投资基金和企业主导开发等模式。在此过程当中,应当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等重大关系,不间断深化
6、市场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完善补偿标准与收益共享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和收益共享机制,是推进市场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效落地实施的重要基础。通过健全的制度设计,平稳推进流域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实现流域生态共治、发展共享。第一个是统筹制定补偿标准。应综合运用价值评估法、市场法制定补偿标准,以力保补偿的公正性与有效性。价值评估法通过科学测定生态资源的实际价值,力保补偿金额合理;市场法通过市场化手段由供需双方确定补偿标准。第二个是完善综合性收益共享机制。收益共享机制应涵盖经济、生态、社会与文化收益,实现多方共赢。在经济收益方面,通过市场化运作,为补偿参与者提供合理回报。在生态收
7、益方面,通过生态保护补偿,提升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社会收益方面,通过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提升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文化收益方面,通过弘扬生态文化,增强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平稳推进流域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建设。简而言之,收益主体包括经营主体企业、金融机构、投资者)、社会主体1公众、社会组织),政府则在政策引导疏通和监管方面提供支持,力保市场化机制的公平、公正与可一直不间断性。通过多方合作,共同构建流域生态保护收益的共享格局,力保补偿机制的高效运转。建立健全各主体风险分担机制。完善的风险分担机制有助于应对流域生态保护中的不确定性,力保各方在合作中公平受益、风险共担。通过明确风险种类和分
8、担主体,可以更好地防范潜在风险,提升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稳健性。首先,明确风险类型,包括经济风险、环境风险、技术风险和社会风险,在此基础上识别具体的风险因素。在经济层面,需制定完善的金融和保险制度,防范市场波动带来的经济风险;在环境层面,通过科学的监测和制,及时发现和应对环境风险;在技术层面,应加强技术评估和创新支持,降低技术应用带来的不确定性;在社会层面,需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其次,依据不同主体的职责和收益,确定风险分担主体。总体来看,第一个是政策风险、征地风险等主要由政府承担。第二个是项目技术风险、经济收益风险、融资风险等主要由经营主体承担。三是不可抗力风险由各主体共同承担。通过各方的协同合作,建立起经济、环境、技术、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风险防范和分担机制,力保市场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平稳运转与长久健康发展。张丛林刘昱祺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