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强赋能实体经济能级,全力支撑打响城市产业品牌,充分发挥工业产业基础、科技产业密集优势,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和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聚焦工业软件痛点问题,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出突破一批高端软件关键技术,填补一批技术空白,建全工业软件生态体系,稳步提升工业软件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一批示范应用,推动新型工业化聚势突破。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引领。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加速工业技术软件化进程,整体推进工业、软件创新共同进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集聚,激
2、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坚持应用牵引。以行业应用为导向,充分发挥工业产业基础雄厚,工业应用场景丰富优势,推动重点工业技术领域率先突破,整体水平持续提升。坚持多方参与。充分调动软件企业、制造业企业等多方主体的积极性,聚集各类产业主体力量,引导多方参与和合作,促进产业要素全面协同。三、总体目标按照创新驱动、品牌引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思路,聚焦工业软件领域创新资源,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全面形成产学研用集群,提高工业软件的研发能力,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建设成为领先的工业软件创新高地。(一)做大产业规模。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工业软件企业,培育引进100家以上工业软件企业,培育5
3、家新上市工业软件企业,培育5家重点工业软件企业。(二)合理产业布局。以市场为核心,促进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培育工业软件集群,在重大项目布局上向优势产业倾斜,发挥产业辐射带动功能,形成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加快工业软件产业协同发展。(三)提升供给能力。培育新型工业软件平台,实现工业软件产品和服务全领域覆盖,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取得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在技术深度与应用推广方面建立领先优势,提升工业软件智能化水平。(四)形成应用示范。核心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普遍落地应用,以重点行业应用需求为牵引,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工业软件替代步伐,在重点产业、重大装备等产业形成一批工业软件示范应用
4、。四、重点任务(一)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1 .培育壮大工业软件企业。支持中小型工业软件企业聚焦细分行业或专业领域,不断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培育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鼓励大中型工业软件重点企业快速扩张,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引导有条件的院所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成为工业软件经营主体,持续壮大特色工业产业,助力打造集成产业发展承载区。2 .夯实基础工业软件能力。整合产学研用多方力量,开展面向工控领域的实时操作系统,重点突破强实时性和高安全性等关键技术的攻关任务;发展分布式数据库核心技术,实现对实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智能技术为牵引,研制面向智能和新能源的操作系统、基础软件;支持基于分布式工业控制软
5、件标准和确定性技术,设计全新一代控制系统云化,发展工业云操作系统,提供多层次的安全防护和准入机制。(二)实施产业创新要素集聚1 .加大工业软件创新支持。围绕工业软件关键核心技术,遴选一批项目予以支持。鼓励高校院所、重点企业联合开展工业软件关键技术研发;鼓励重点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围绕和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工程,加强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加快突破一批具有全局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核心技术。建立健全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库,制定工业软件与基础软件融合程度评价标准,加快工业软件与基础软件、产品适配应用,推动软件产业重点领域技术融合创新,促进关键软件领域自主可控不断深化。加强工业软件与基础软件协同发展。2 .培育新
6、型工业软件平台。聚焦工业互联、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等领域,通过汇聚产业链资源,研发大规模制造模式下产业生态化协同要素交互模型和资源自组织算法,重点打造行业数智化工业软件平台,支持平台面向行业赋能。鼓励工业软件供需两侧企业共建实体化运作的工业软件研发平台,构建业务关联紧密的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工业软件云化先进技术,鼓励工业软件企业上云,加强工控安全。推动工业软件云化架构、轻量化等技术发展,鼓励工业软件企业打造开放的云技术生态,面向不同群体提供服务,推动云服务产品的创新。(三)实施新技术应用场景挖掘1 .建立工业软件应用机制。按照工业软件应用的基础条件,分阶段、分步骤、分行业有序推进。构建重
7、点细分行业技术创新资源库,立足工业软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作用,依托软件技术加速制造业改造和转型。围绕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工程,体系化梳理重点细分行业工业软件共性需求和业务场景,形成数字化转型工业软件需求清单;梳理软件产品供给情况,推动建设行业共性基础资源库,鼓励资源开放共享,减少企业重复研发成本。2 .强化工业数据赋能。强化产业链、供应链数字赋能,支持建设制造业数据中心,推动工业数据集、工业算力算法的综合布局。建立行业级工业机理模型和微服务组件库;聚焦高端装备领域建设工业高性能运算中心。构建工业知识,推进大数据存储、分析、挖掘、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融入到设计、决策、执行、服务、安全等制造业
8、全周期。适时面向中小企业开放数据服务资源,提升企业数据应用能力。汇聚工业数据,加快数据全过程应用,发展数据驱动的制造新模式新业态。3 .推动打造高水平应用场景。聚焦大型制造业企业开放应用场景,面向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应用需求,秉持开放、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共同挖掘应用场景、寻求解决方案,加快行业应用产品研发、迭代与升级。协同推进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在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打造一批行业高水平一体化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四)打造优质工业软件品牌1 .积极推动软件名品创建。结合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安排,统筹推进工业软件在大型企业的推广应用。持续开展工业软件优秀产品遴选工作,支持工业软件企业积极对有关重大专项
9、工程,高质量发展专项、服务业引导重点支持核心软件产品攻关,突破关键瓶颈,择优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工业优秀解决方案等奖项;开展首版次工业软件产品收集工作,积极支持重点企业参加工业赛和专题展。2 .积极培育工业软件大企业。围绕行业需求专门成立独立的工业软件公司,支持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构建工业软件健康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开展工业软件功能与性能比对,建成动态更新的优秀工业软件资源池,加强工业软件知识保护,鼓励工业软件企业积极开展相关领域标准规范。鼓励各类重点工业软件企业,加强市场对接工业软件企业,大力支持工业软件企业上市。(五)实施常态供需双方对接1 .强化重点行业供需对接。搭建线上供需
10、对接平台,集政策宣贯、云上研发、资源共享于一体,为企业转型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开展应用试点,形成工业软件典型示范案例,在使用过程中的应用成效,引导行业企业加快工业软件建设步伐。依托工业软件行业组织,聚焦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需求,对工业软件需求和供给精细分类,常态开展各细分行业供需对接活动。围绕重点工业行业,广泛开展政策宣贯、供需对接、技术交流和产品推广。(六)实施产业多维度协同建设2 .加快产业园创建指导协调工作机制。及时制定、更新支持软件名产业园建设的政策措施,深入开展软件产业园建设,将发展工业软件列入重点工作任务,加速工业软件企业聚集发展,形成产业协同效应。设立产业名园培育库,定期开展创建工
11、作评估,对成效突出的软件园区给予奖补。3 .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鼓励头部工业软件企业、创新中心或行业组织整合优质工业软件产品,提升工业软件行业集成能力,开展一站式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实现不同数据之间的数据流通,为需求侧企业提供多种可选方案,降低成本,减少对正常生产活动的影响。(七)实施专业人才供给保障1 .充分发挥专业智库作用。建设行业智库和技术专用服务平台,发挥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重要作用,依托大学、高校建设工作站、专业化技术服务平台,建立常态机制,为工业软件研发与应用提供决策和智力支持。2 .强化多层次人才保障。依据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加大复合型软件人才梯队培养力度,支持软件产业领军人才培
12、育,支持工业软件行业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鼓励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支持特色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鼓励软件企业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融合发展,全面推动软件进校园、进课堂,建设一批软件教学科研室。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结构和体系,培养工业软件复合型人才。开辟工业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专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工业软件高技能人才评价机制。3 .加快高端人才招引。鼓励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支持建设重点人才计划。加强人才引进的保障和配套支持,按有关规定提供安居保障、子女教育、健康医疗等方面的政策和特色服务。鼓励软件园区对承担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等关键软件重大技术攻关的高端人才、核心团队给予重点支持
13、。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保障。强化顶层设计和组织协调,推动成立工业软件推进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工业软件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引导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使用工业软件,发挥带头作用;组织行业协会等开展政策宣贯、产学研合作、供需对接、技术交流和成果推广。(二)强化政策保障。通过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加大对工业软件的支持力度。引导支持工业软件产业发展,鼓励完善政策服务,加大对工业软件企业的支持。发挥多层次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工业软件企业发展建设。(三)加快人才建设。依托重大人才工程和软件产业重点机构名单,加快培育引进一批精通工业基础知识和软件开发技能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推进高校开展特色化软件示范学院建设,支持软件企业、工业制造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和培训。支持开展面向工业软件的实训,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四)树立应用示范。围绕工业软件发展重点,开展工业软件应用示范,做好重点项目的组织落实、跟踪管理、示范推广。定期表彰示范案例、优秀产品,形成以关键领域应用、工业软件研发为核心载体的示范带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