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远去的回声.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664133 上传时间:2024-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曾远去的回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不曾远去的回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不曾远去的回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不曾远去的回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不曾远去的回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不曾远去的回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不曾远去的回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不曾远去的回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不曾远去的回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不曾远去的回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曾远去的回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曾远去的回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不曾远去的回声腊月刚过十五的月光,在被冷风吹过的寂夜里,愈发显得清亮,在窗前洒下参差斑驳的碎影,让人陡峭几分平和与清醒。翻阅耗时将近一年编纂的理解精神初稿,我的思绪很自然地进入到一个独特的世界,那是一片经过时间沉淀、萦绕着诸多感受的世界。(一)几年前,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时候,有记者找到我,想让我谈谈“理解万岁”口号的情况。为准备采访,头天晚上,我打开床底下一个很久未曾动过的储物箱。那里面的东西,都和“理解万岁”有关。发黄的剪报,尺寸不一的老照片,带着各种笔迹的信件,还有绣花的手帕、印有各种纪念标志的毛巾等。这些物品一旦进入视线,过去的日子就像原本散落的珍珠,一下子被串联起来。它们是我的人生

2、记忆,也是“理解万岁”口号的见证。它们背后的故事,故事中的人和事,一切的一切,都那样珍贵。我是1979年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就是人们常说的恢复高考后的“新三届”学生。那是一个激情四射的年代,被文革压抑了十年之久的思想与精神活力,借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浸染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洋溢在年轻的大学生身上。青春、理想与人生,在诗歌、辩论、喇叭裤、录音机的伴奏下,显得那样鲜亮明媚,那样充满生机。临近毕业的日子,也是最让人激动和不安的日子。热血的青春、满腔的抱负,究竟该在哪里安放?应该说,对于当时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来说,毕业选择还是很多的,可以去学校,去媒体,还可以选择去政府部门。现

3、在回过头来看,我还是以为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军装,选择了充满牺牲和挑战的老山前线。因为正是这个选择,让我后来有了与多数同学不同的生命基调和生活轨迹;也让“理解万岁”成为我一个独特的记忆符号,一处伴随我、激励我、影响我的精神标记。1983年秋,我与来自全国二十五所地方大专院校毕业的青年一起,进入长沙工程兵学校(现为国防科技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一年之后,经过严格的军政训练,我们以实习排长的身份,奔赴老山前线。炮火硝烟,生死考验,青春热血,军人价值,祖国母亲前线的时光,影响我一生。那里有我的初心,那里有我的梦想,那里有我精神高地,那里是我真正长大的地方。1985年初,我在猫耳洞接到通知,

4、离开南国的红土地,参加共青团中央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的“保边疆、献青春”演讲报告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讲。登上演讲台,硝烟已经远离,掌声鲜花齐至,百感交集。但是,随着与后方青年的交流增多,我发现很多青年大学生其实并不是真正了解、理解前线战士的精神世界。比如有人曾问,“战士们之所以这么勇敢,是因为有战场纪律的约束吧?”还有人认为,战士们这么勇敢是不是想立功啊?显然,这些问号说明青年学生们对当时前线将士的了解程度还显得非常有限。为了表达这种感觉,在一次座谈会上,当北京师范大学马立竞同学要求我给他们题字的时候,我在他们的班级日志上写下了“理解万岁”四个字,意思是希望青年大学生透过前线官兵的英雄事迹,理

5、解同龄人在前线流血牺牲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前线官兵们谈论“理解”问题,不是为个人乞求“怜悯式的理解”,他们希望得到后方人民在更高层次上的理解,那就是一自己在战场上做出的无私奉献,能够唤起更多人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唤越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关心祖国强盛和民族的腾飞,并为之做出奉献。应该说,“理解万岁”这四个字,是当时众多青年军人、特别是前线将士的共同心声。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题字被当时跟随报告团采访的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并很快进行了报道。1985年5月17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发表专题评论,标题就是“理解万岁“理解万岁”口号由此在全国传播开来,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当代一句著名口号。1998年底,“理解万岁

6、”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起,被中国青年报列为改革开放二十年最响亮的十句口号之一;2001年初又被人民日报列入“百年口号回顾”(二)打开储物箱的那个晚上,我独自一人坐了很久。那些与“理解万岁”相关的人和事,特别是那一个个青春的背影,那一幕幕激情燃烧的画面,在那个夜晚就像洪水一样喷涌出来,扑向我的脑海,让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应该说,当年我在一个特殊背景下的特殊场合提出“理解万岁”,并不是我一时兴起的发明创造,而是代表当年前线战友们说的一句心里话。“理解万岁”记录的是当年参战官兵特有的精神景观,其背后饱含着牺牲奉献、艰苦奋斗、家国情怀等众多主题词,凝结着成千上万战友的青春乃至生命。在战争

7、结束后的日子里,每当我听到身边有人说出“理解万岁”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一一那些逝去的青春与生命,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定格,而是不断在延伸。这些年来,我思念他们,脑海里经常闪现他们青春阳光的笑脸,经常挂着泪水从梦里醒来。静夜如整,睹物思人。在无尽的思念与回忆当中,我突然感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作为“理解万岁”口号的提出者,我不能让它就这样安静地躺在储物箱里,我应该主动做点什么。这样的事情,不论大小,不管以何种合适方式,都可以算作对在那场战争中牺牲烈士的一种祭典。同时,对我来说,这也是一种鞭策,一种人生的暗示。(三)2009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是改革开放30年。在这样的背

8、景下,很多与此相关的文化记忆,在人们身边营造出颇为浓厚的怀旧氛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不少人以一种相对客观和冷静的心态感悟并未远去的历史。比如,有关恢复高考的,有关国企改革的,有关下海创业的,当然也有对那场边境作战的。于是,“理解万岁”作为一个时代的烙印,很自然地又一次进入到媒体的视野。2009年10月,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军史巨著强军之路一亲历中国军队重大改革与发展丛书,邀请我撰文理解万岁诞生记,对“理解万岁”的提出和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篇文章随后被不少媒体转载。这一年,对我来说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组织上派我到国防大学基本系联合战役指挥员培训班学习。从多年机关工作中的繁杂事务中,突然进入

9、到一个相对单纯的学习环境,让我有了重新梳理“理解万岁”历史、更加深入研究理解问题的机会。我利用学习之余,查阅了大量相关的历史资料,并向不同领域里的专家请教,紧张地准备出版一本关于“理解万岁”的书。撰书过程,是单调而充实的。但在此过程中,让我至今记忆深刻的是,那一年建军节,我带着两个不满10岁的双胞胎女儿专程赶赴阔别了20多年的云南老山。再次踏上那片凝结着青春记忆的红土地,心中万般滋味难以言表。在烈士陵园,我向战友们敬烟献酒,忍不住失声痛哭。在某高地上,我抚摸尚留着弹孔的工事,仿佛那铭心刻骨的记忆就在昨天。那些熟悉的身影,当年那样年轻、那样聪明,怀着那么多美好的理想,但他们就这样永远地沉默在那里

10、,把真挚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托付给了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从云南回来的半年后,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理解万岁口号提出者的回忆与思考一书。这本书,第一次从“理解万岁”口号提出者的角度,认真梳理回顾了“理解万岁”口号提出的历史背景和传播过程,并就与“理解”有关的问题从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了初步的阐释。理解万岁出版后,应该说,在军内外还是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等多家中央新闻媒体和各大网站对此进行了报遒,还有中华读书报文摘报等媒体,对书中内容进行了摘登。2010年1月15日,我还作为重要作者代表,被中国青年出版社邀请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建社60周年庆

11、典。很多人由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我们现在经常挂在嘴边上的“理解万岁”,竟然同战争和军人相关,竟然有着那样一个不同寻常的历史背景。当然,更有很多人,深深为其中反映的一代军人的牺牲奉献,特别是他们的理想追求,他们对于军人使命和人生意义的理解,所感染,所触动。他们的反应,让我再一次回想起,当年演讲报告团在全国巡回演讲时,那永远让人难以忘怀的动人情景。英雄精神与崇高人生,对真正具有历史感的人们来说,是永远都不会忘记,永远值得崇敬的。当然,理解万岁一书的出版,对我来说还有一种标志性的意义,那就是真正进入理解问题的研究。就像人民日报刊发的书评中说的,理解万岁的出发点和旨归是对“人生意义何在”这一永恒命题的思

12、考;在市场经济时代,理解万岁对崇高人生价值观的再阐释和再呼唤更有其必要性,不仅要理解英雄人物的精神实质,更要理解自己的人生;如何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命题;作者同时也宣告“理解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从而为“理解”问题打开新的大门。是的,我给自己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进入到一片新的世界。那是关于“理解”的世界。(四)从提出“理解万岁”口号,再到研究与“理解”有关的问题,从内心上讲,我觉得这还是一种自觉,是从实践到理论的自觉。早在梳理“理解万岁”口号的传播过程之前,我就意识到,生活中多数人说出“理解万岁”的时候,已经远远超乎了这句口号原本的内涵。人们更多的是渴求被理解,

13、更多的是关注理解在良好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更为复杂的是,“理解”是一个包含着多种维度的复杂概念,有哲学认识论的,也有心理学维度的,还有社会学维度等。甚至,在东西方的语境中,“理解”的内涵也不尽相同。这种复杂性,导致在很多时候,我们只能说,你究竟在什么层面上讨论“理解”问题。这一点,我在撰写理解万岁时,深有体会。我在大学期间是学文学的,这些年的知识积累让我无法在短时间内把各个学科领域里关于理解问题的研究,都弄得非常透彻。面对似无边界的“理解”世界,我得先找到一条适合自己进入、并能由此走得更远的路子。经过同身边的专家学者反复沟通,我最终把这个入口定在了“理解精神”这个概念上。为什么要选择“理解精神

14、”?因为我觉得,“理解精神”与“理解万岁”在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在关于“理解”的内涵确认上也是一致的。理解之所以是一种精神,是基于理解的基本内涵。从认识层面说,理解绝不是“照相式”地将理解对象复制,更不是追求所谓的“绝对真理”或“绝对真实”,而是创造性地认识。这个过程使得“探索、创新、超越”等精神品质成为理解精神的内容。从心理层面说,理解基本内涵中包括的“尊重、宽容、谅解”等本身就属于人类特有的精神品质。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理解”是人的一种精神品质,理解是一种精神。在价值多元、文化多元的社会情境当中,提倡“理解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2010年8月,在理解万岁一书出版半年多时间后,我把

15、这些认识浓缩为大力提倡和弘扬理解精神一文。这篇文章后来发表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学习与研究杂志第8期上。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活页文选第33期转载了这篇文章。12月,新华文摘第23期又节选转载了这篇文章,并将标题改为什么是理解精神。一篇文章能够在短时间内被几家权威刊物刊登转载,说明“理解”问题研究有着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理解精神”这个入口,应该是可靠的。为了把“理解精神”的研究更加推向深入,随后我又与众多专家学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出版了论文集理解的声音,首都师范大学还专门成立了“理解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近几年来,这个中心不断有相关的研究成果问世,我也在不断积累,并在

16、部分刊物上发表了我对于“理解精神”的认识。这其中,有一次比较重要的研讨活动。2015年8月,我利用假期回到母校湖南师范大学,与几位专家教授,展开了一场关于“理解精神的座谈。这次研讨,我们比较系统地讨论了“理解精神”的内涵与外延问题。作为这次座谈会的成果,2015年10月我在原道杂志发表了超越、对话、和谐一理解精神对谈录一文。在此基础上,2015年12月我又在学习导刊发表了基于命运共同体的理解精神一文。这篇文章后来分别在2015年12月被文摘报转教,2016年5月又被新华文摘转载。(五)有人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这话或许不够准确,但是它提醒人们,如果单纯热衷于理论架构,而不注重理论在生活实践中的检验,那么一种理论就极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我对此深表认同。我本来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