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学(三).ppt(5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生 理 学第三章 血液循环一、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二、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二、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三、血管生理血管生理四、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五、器官循环器官循环第一节、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一)心动周期 1、定义:心脏收缩舒张一次,又称一次心跳。 2、时间:0.8s 3、意义 :如果心率增快,心动周期持续时间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缩短,但舒张期的缩短更明显。因此,心率增快时心肌的工作时间相对延长,休息时间相对缩短,这对心脏的持久活动是不利的。0.1s (二)心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产生心脏搏动的次数。 2
2、、正常值:平均75次分 正常成人范围60-100次分 3、影响因素 : 年龄 新生儿成人 性别 成年女性男性 生理状态 活动状态安静状态 二、心脏泵血过程 1、等容收缩期房室瓣与半月瓣房室瓣与半月瓣均处于关闭状态,均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容积不变,心室容积不变,故称为等客收缩故称为等客收缩期。期。2、快速射血期心室肌继续收缩,心心室肌继续收缩,心室内压继续上升,室内压继续上升,当心室内压当心室内压主动脉主动脉压,压,心室的血液将半月瓣心室的血液将半月瓣冲开,迅速射入动脉,冲开,迅速射入动脉,心室容积随之相应缩心室容积随之相应缩小。此期称为快速射小。此期称为快速射血期血期. 3、减慢射血期4、等容舒
3、张期等容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心室舒张开始,室内心室舒张开始,室内压下降,在心室内压压下降,在心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时,动低于主动脉压时,动脉内血液逆流推动半脉内血液逆流推动半月瓣关闭,防止血液月瓣关闭,防止血液返流入心室。返流入心室。4、快速充盈期随着心室继续舒张,室内随着心室继续舒张,室内压继续下降,直至心室内压继续下降,直至心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心房内压低于房内压时,心房内的血液冲开房室瓣而流入的血液冲开房室瓣而流入心室,心室容积随之增大。心室,心室容积随之增大。血液不断由静脉和心房进血液不断由静脉和心房进入心室的这段时间,称为入心室的这段时间,称为充盈期。充盈期。5、减慢充盈期 心房收缩期
4、 从心室的充盈量来看,通过心房收缩进入心室从心室的充盈量来看,通过心房收缩进入心室的血液量仅占的血液量仅占30,其余大部分血液都是由于,其余大部分血液都是由于心室舒张,室内压低于房内压将血液抽吸入心心室舒张,室内压低于房内压将血液抽吸入心室的。室的。常考知识点有:左心室压力最大快速射血期末;左心室容积最小等容舒张期末;左心室容积最大心房收缩期末;主动脉压力最低等容收缩期末;室内压上升最快等容收缩期;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等容舒张期;主动脉压力最高快速射血期末;主动脉血流量最大快速射血期;心室回心血量主要靠心室舒张期的抽吸作用,心房的射血仅占25%。(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5、四)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四)影响心脏泵血功能的因素心输出量心输出量= =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 心率心率1.1.心肌的前负荷心肌的前负荷: :指心舒末期心腔中充盈的血量。相当于心室舒张末指心舒末期心腔中充盈的血量。相当于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期容量, ,与静脉回心血量成正比与静脉回心血量成正比. .静脉回心量少静脉回心量少, ,博出量也减少博出量也减少. .2.2.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 :指决定心肌收缩力量的心肌细胞本身所处的功能状态指决定心肌收缩力量的心肌细胞本身所处的功能状态. . 心肌收缩力增强,博出量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博出量增加3.3.心肌的后负荷心肌的后负荷: :指心室收缩过程中遇到
6、的阻力指心室收缩过程中遇到的阻力, ,即为动脉血压即为动脉血压. .在前在前两者不变条件下两者不变条件下, ,动脉血压升高动脉血压升高, ,后负荷增大后负荷增大, ,博出量减少博出量减少4.4.心率心率: :心率过快过慢心率过快过慢, ,心输出量都会减少心输出量都会减少【例题例题】下列能使心输出量增加的因素是下列能使心输出量增加的因素是: :A.A.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高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增高B.B.心交感中枢紧张性增高心交感中枢紧张性增高C.C.静脉回心血量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少D.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小E.E.颈动脉窦内压力增高颈动脉窦内压力增高第二节、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第
7、二节、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1、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自律性和电生理特性。2、根据组织学和电生理学特性,可粗略地将心肌细胞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普通的心肌细胞,又称为工作细胞,包括心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执行收缩功能;一类是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又称自律细胞,组成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细胞和普肯野细胞等。(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一)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平台期平台期CACA内流内流NA内流内流K外流外流K外流外流NA-K泵泵2期(平台期)期(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动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
8、要原因,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心室肌细胞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区别的主肌细胞区别的主要特征。要特征。 K+平衡电位平衡电位-90mv(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4 4期自动除极判断期自动除极判断 自律性自律性0 0期去极化速度判断期去极化速度判断 快慢快慢慢反应自律细胞慢反应自律细胞 快反应自律细胞快反应自律细胞 普肯耶细胞窦房结细胞?细胞细胞心室肌细胞1 1、窦房结细胞、窦房结细胞 (1 1)跨膜电位的特点)跨膜电位的特点(窦房结)(窦房结) 1 1、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1 1期和期和2 2期期2 2、0 0
9、期去极化速度慢期去极化速度慢. . Ca Ca2+2+内流形成内流形成3 3、4 4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较快期自动去极化的速度较快4 4、自律性最高、自律性最高 2、浦肯野细胞、浦肯野细胞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二、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兴奋性自律性自律性传导性传导性收缩性收缩性电生理特性电生理特性机械特性机械特性心肌兴奋性周期性变心肌兴奋性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化的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别长,相当于心肌收缩,相当于心肌收缩活动的整个收缩期及舒活动的整个收缩期及舒张早期,因而心肌在收张早期,因而心肌在收缩期和舒张早期以前不缩期和舒张早期以前不会接受刺激产生第二次会接受刺激产生第二次兴奋和收缩,使心
10、肌不兴奋和收缩,使心肌不会发生强直收缩,从而会发生强直收缩,从而保证了心脏收缩舒张交保证了心脏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使心脏泵血功替进行,使心脏泵血功能得以完成。能得以完成。P波两心房去极化过程QRS波群 两心室去极化过程T波两心室复极过程PR间期代表从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所需要的时间PR段表示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房室束及普肯野纤维的时间QT间期表示心室开始兴奋到复极化完毕的时间ST段表示两心室均处于去极化状态(三)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例题例题5】房室交界区传导减慢可导致房室交界区传导减慢可导致: :A.PA.P波增宽波增宽B.QRSB.QRS波群增宽波群增宽C.TC.T波增宽波增宽D
11、.P-RD.P-R间期延长间期延长E.STE.ST段延长段延长第三节第三节 血管生理血管生理 (一)动脉血压(一)动脉血压1.1.动脉血压的形成动脉血压的形成 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前提。 动脉血压的形成是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者相动脉血压的形成是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互作用的结果。 2.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心室肌收缩,主动脉压急剧增高,在收缩的中心室肌收缩,主动脉压急剧增高,在收缩的中期达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主期达到最高值,称为收缩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达到
12、最低值动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达到最低值,称之为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称之为舒张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为脉搏压,简称脉压。 平均动脉血压大约等于舒张压加平均动脉血压大约等于舒张压加1/31/3脉压。脉压。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 1)每博输出量每博输出量收缩压收缩压,舒张压舒张压,脉压脉压 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的每搏输出量的多少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的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2 2) 心率心率 收缩压收缩压 ,舒张压舒张压 ,脉压脉压(3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收缩压收缩压 ,舒张压舒张压 ,脉压脉压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收缩压
13、收缩压 ,舒张压舒张压 ,脉压脉压 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二)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中心静脉压血压意义处理原则低低血容量不足扩容低正常血容量不足,心脏代偿功能好扩容高偏低心功不全强心高正常血容量过多或血容量正常,血管收缩强烈适当选用血管扩张剂(-肾上腺受体阻滞剂)高高水钠潴留(尿毒症,醛固酮增多症)或血管收缩强烈(如嗜铬细胞瘤)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1 1、循环平均充盈压、循环平均充盈压2 2、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3 3、体位改变、体位改变4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骨骼肌的挤压作用5 5、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深吸气时,胸
14、腔内压力下降,使体静脉回心量增多和肺循环容量增加,因此右心排血量相对增加而左心排血量相对减少。因此在深吸气时杂音增强,提示杂音发生在右心系统。(三)微循环(三)微循环 1.1.微循环的组成微循环的组成 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血毛细血管、动- -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7 7部分部分组成。组成。 2.2.微循环的作用微循环的作用 血液流经微循环有血液流经微循环有3 3种不同通路,种不同通路,各有其生理功能。各有其生理功能。 (1)(1)迂回通路:血液流经这一通路
15、时,血液与组织细迂回通路:血液流经这一通路时,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可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所以,这一通路又称胞之间可进行充分的物质交换。所以,这一通路又称“营养通路营养通路”。 (2)(2)直捷通路:其主要功能不是进行物质交换,而是直捷通路:其主要功能不是进行物质交换,而是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进入静脉,以满足体循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进入静脉,以满足体循环有足够的静脉回心血量。环有足够的静脉回心血量。 (3)(3)动动- -静脉短路:不能进行物质交换。在皮肤微循环静脉短路:不能进行物质交换。在皮肤微循环中,吻合支较多,对体温调节有一定作用。中,吻合支较多,对体温调节有一定作用。(四)组织
16、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1.组织液的生成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2.2.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1 1)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时,组织)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时,组织液生成增多。液生成增多。 (2 2)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使)血浆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使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而引起组织有效滤过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多而引起组织水肿。水肿。 (3 3)淋巴液回流。)淋巴液回流。 (4 4)毛细血管通透性。)毛细血管通透性。第四节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一)神经调节1.1.心脏的神经支配心脏的神经支配(1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心交感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上的11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使细胞膜对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使细胞膜对Ca2+Ca2+的通透性增高和的通透性增高和K+K+的的通透性降低,总的结果是对心的活动起兴奋作用。具体效应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