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不可不知的教学心理效应》有感.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65767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教学心理效应》有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教学心理效应》有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教师不可不知的教学心理效应》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教师不可不知的教学心理效应》有感.docx(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读教师不可不知的教学心理效应有感最近,我阅读了教师不可不知的教学心理效应一书。此书把我们教育教学工作中屡见不鲜的事,在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的角度上,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案例娓娓道来,层层剖析。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平时的很多事原来都有相应的心理效应的存在,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以及生活方面有很好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下面主要谈谈我感触最深的两个效应。一、木桶效应“木桶效应”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一个孩子学习的学科综合成绩好比一个大木桶,每一门学科成绩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孩子良好学习成绩

2、的稳定形成不能靠某几门学科成绩的突出,而是应该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特别取决于它的某些薄弱环节。因此当发现孩子的某些科目存在不足时就应及时提醒孩子,让其在这门学科上多花费些时间,做到“取长补短二二、超限效应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没有捐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

3、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孩子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阅读需要积淀与理解,通过阅读此书,我明白了想做好教育工作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科学的、理性的方法。这些心理效应不仅可以用在教育教学中,更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将常常温故知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使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更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心理学试题/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