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顺应论看《孙子兵法》辞格的翻译策略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语言顺应论看《孙子兵法》辞格的翻译策略选择.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摘要;从语言顺应论视角来看,翻译这一聘文化传播活动本质上是译者对目的语的动态服i应选择过程。祖林奈和丹马都译小组的两部孙子兵法英译本.充分体现了深吉在译介稗格时为满意英语读者的阅须要.I股应文化语境的动态变更而采纳的特性化翻译策略。关键词:语言顺应论:孙子兵法:英译本:辞格;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3?0135?05G孙子兵法不仅是一部宏大的兵学著作,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而且在语言文学方面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它具有词约意丰、朗朗上W的文学特点,其句式结构独特,内容言简意赅,带给读者阅读美感。该书几乎运用了先秦时期中国文学全部的辞格(最
2、典型的有比方、对偶和排比等),并且读起来酣畅得宜,自然妥当。但在孙子兵法英译历程中,很多译者仅仅视之为标准的军事争论文,为了迎合英语读者的理解须要,选择的也多以归化的翻译策略为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流传最广的崔林奈(IiOne1.gi1.es)译本(1910年出版)。直至2002年,丹马翻译小组(denmatrans1.ationgroup.后文简称丹马)才在辞格的翻译策略方面作出显著性变更,他们选择以断句分行的散文体来译介源文,其至部分段落采纳的是散文韵体形式,以期再现该书的文学艺术价值.在李运兴教授看来,翻译时有五种处理文化成分的模式,即文化直入(go-aheadmode1.),即源语文化表
3、达形式干脆进入译文;文化融合(integrationmode1.),源语文化表达形式与目的语表达形式相融合,以一种新语言形式进入目的语;文化诠释(annotationmode1.),源语文化表达形式供应文化语境信息:文化归化(adap1.a1.ionmode1.),略去源语表达形式,代之以目的语表达形式,使得源语文化意义丢失;文化阻断(b1.ockmode1.),源语文化表达形式消逝,文化意义未进入目的语语篇”(123?124)。借鉴这五种模式,我们可以勾画出孙了兵法各英译本针对源文辞格所作出的翻译策略选择。比利时语用学家杰夫?维索尔伦(jcfVCrSChUCrCn)在语用学新解-书中提出了“
4、语言顺应论(IingUiStiCadaptationtheory),他以综观视角和适应论观点来理解语用学现象,深刻地阐释了文学翻译的策略选择。维索尔伦认为,人们之所以能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缘由就在语音具有变异性(VariabiIity)、协1商性(negotiabi1.ity)和顺应性(adaptabi1.ity)2(59761).语言可供选择的一系列可能性即为变异性,而协商性指出高度敏捷的选择策略是人类对语言选择的基础。顺应性则是语言运用的核心,它使得语言运用者能够依据相关语境,从很多可能选项中作出协商性的语言选择,发挥出主体性,以满意交际对象的须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是语言
5、和语境互动的过程,不同的语境左右着语言的选择,并变更了语言符号的意义,而语言选择的目的则是为了保证交际的顺畅性。语言顺应论常用于指导对文学翻译的探讨,笔者拟尝试在该理论框架下,结合李运兴教授的文化成分处理模式的比较分析,以翟林奈和丹马两部译本为探讨对象,针对比方、对偶和排比这三种典型辞格,考察译者在翻译策略方面所作出的顺应性选择,最终揭示典籍英译活动中处理源文辞格的译介规律和原则。收稿日期:2012?03?18基金项H:湖南省社科基地托付项H(2010jd03h中南高校科学探讨基金人文社科杰出青年人才专项资助项目“翻译本体探讨”作者简介:屠国元(1964?),男,浙江宁波人,中南高校外国语学院
6、教授,博!生导师,主要探讨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吴陟(1976?),女,湖南长沙人,中南高校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探讨生,主要探讨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两译本在比方上的顺应性选择比方是增加文章形象性最常用、最rr效的修辞方法。它可以将生动、具体的形象诉诸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增加读者对文章的形象感。孙子兵法中妙喻迭出,句句精密,曾被认为“庄了妙于用虚,左传妙于用实,兼之者孙子之论兵也”。丹马在导言?应用孙子兵法中写道:“孙子兵法松散地组建起一套视察结论和模式,却极少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孙子没有通过逻辑实证来形成其学说,而是采纳类比(ana1.ogy)和隐喻(metaphor)。”3(xix
7、)明显,丹马已经意识到比方辞格可以使得争论透辟晓畅,也止概念呈现得爽利俊洁。随后,让我们比较一下崔林奈译本与丹马译本是如何就“势”这一核心概念来译介困难微妙的比方辞格的。G势篇中“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上,【员1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木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一段中,孙子所指的“任势”即为“造势”一一造成有利的主动态势。他以木石“可方可圆、方铮圆动”来比方“造势”的诀窍一一驾驭规律,因势利导,其关键在于驾驭和运用好军队,因敌变更地运用战略战术。作战指挥假如能够做到机动被捷,就慑将沉重的圆石从高山上滚卜.,用力小,却战果丰。此后,他乂淡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
8、者,势也:埼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故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矿弩,节如发机”。其今意是:“激流的快速奔泻,以至F冲走石块,这就是势啊;猛烈的鹰鹤搏击小鸟,以至于猎物毁骨折羽,这就是节呀。所以擅长指挥作战的将帅,他所造成的势是险峻的,突击行动季节奏短促而猛烈。势,就像拉满的弓弩;节犹如扣动替机。”这段文字生动地表现出“势”和“节”的文化意殖,而巨石、激流、雄鹰、强弩这样一些力与美的形象突出了斗争要素“势”与“节”的重要意义。因此,在阐述“势”这一抽象的军事学概念时,孙子摒弃了干脆采纳文字定义的方法,而是化抽象为形象,变深邃为平易通过间接的比方(“转木石”“激水”“矿弩”),犹如绘画般描
9、法景象。丹马在分析“势”时就指出,“该书通过隐喻和意象(imago)来说理: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苕,势也,势如矿弩,如转木石于千仞之山者。这些意象留在我们脑海中,无意识地形成思想:采纳直白的散文体(in1.inearProSC)却无法熨述出这些思想的力气”3(75)。而翟林奈译本则先后采纳onsetoftroops和energy”两个译名来指称“势”4(24)。若是不看源文,英语读者根本无法相识到它们源自同一个概念-“势”。这在肯定程度上减弱J概念的统一性,制造了理解上的湍流。丹马则深刻地相识到孙子阐释“势”的表达形式是“隐喻和意象”,于是他们选择了“以隐译隐”的翻译策略,通篇采纳原音(拼音)译
10、名“shih”来译介“势”,随后又通过详加评论来进一步注耕。这颇具“无为而治”的风范,也属于“文化直入”的翻译选择策略。事实上,这种明显的异化翻译策略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应:丹马以“文化留白”的方式保留了“文化分岐”,强调了文化差异,唤起了西方读者极大的爱好。而此前,全部的译者都实行的是“化隐为显”的译法,正如翟林奈,他们不得不选择个或多个近义词在译文各处中说明“势”依据阐释学观点,无论是孙子兵法源文本,还是英译本,它们都不行能成为一个完备自洽的整体,其内部存在很多“未定点”和“空白处”,而这些“文化空白”正是带给西方读者阅读乐趣的源泉。因此,译者在典籍英译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避开选用多个近义词来
11、阐择某一个反更出现的关键性概念,这样简单让读者修到思绪不清,扑朔迷离:而且隐含意图被显义译出后,也造成“信息浅薄化”,让读者无法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建力来体悟比方,自然也无法深化体验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美学效果。有时候,像丹马这样刻意经营好某些“文化留白”,反而能让西方读者参加其中,激发出爱好来渐渐品尝、细细解读。西方读者的阅读可视为一个不断向译本提问的过程,译文则在不断供应答案:适当的问题会不妍激发读者去追根穷源,这就顺应了读者剧烈的阅读愿里,让比方造成的审美意象交叉、重登、缠绕,逐步推动阅读进程。所以说,阅读“文化直入”法处理的译文可以让读者的文学审美体照融入新的文化语境,经过再次整合,将
12、呈现出潜在意蕴“所以西方读者经过细心阅读和回味隐喻,往往可以渐渐发觉“未定点”和“空白”中所隐藏的微言大义。因此,丹马译介“势”时避开选择近义词,也就规避了产生文化歧义的可能性。他们适当“留白”,不去追求在译文中进行“最终”的阐释。这样就让西方读者保持r心灵的开放,使之自行寻找豁然开朗的阅读喜悦。此外,丹马还结合了文化诠释法,而不是一味“留白”,他们在第三部分的评注中特地交代了“Shih”的来龙去脉,给出了具体注释:“势是形态(军事布局)的内在力气。势并不单单依维于力气要素。正如老了所言,水乃天卜之至柔,驰骋天卜之至坚。此水之力源于其特别形态,沿沟整而成瀑布。”3(154)该翻译小组还评论道:
13、”随着条件的变更,任何特定形势卜的势(Shih)会持续变更;正如我们沿着秤杆挂上祛码,其平衡点总在移动。通过计获得相识后,更简单找到支点。”3(132)于是,西方读者在阅读译文正文时虽然心存“悬疑”,却能够一挥而就地完成阅读;在激发出联想和审美愉悦之后,读者被诱导着深化思索,然后通过“评注”中与译者的理解“协商”,最终探寻到“shih”的真意。二、两译本在对偶上的顺应性选择G辞海将“对偶”定义为“采纳字数相等、句法相像的语句表现相反或相类的意思”。因此,“对偶”这种修辞格是将相反、相对的事物放在一起,通过相互比较,来描述和说明它们的性质。对偶的敏捷应用可以极大地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劝服力。而在英
14、文修辞中,”对偶(antithesis)”通常是指“不行调和的时立面或时比剧烈的意思骈置一道并处于长久的张力中”5(151),从英汉语中对“对偶”的定义可以看出其中的差别:汉语严格要求“字数相等”,在古汉语文学形式中的联文和律诗中尤其如此:而英语只要求对偶”做到短语、从句或句子在长度上大致相当,并不强求字数相等。其缘由就在于,英语属于多音节语言,并且在语法上也富于词尾变更。从拼法形式来看,即便是单音节词,其拼法字母的数量也有可能不同。而汉字在语音上具有单音节性,一字一音,声调也可资区分;在语法上,汉字也具有孤立性,既无词尾变更,乂书体方正。因此,将两个英语单词骈置一道,不太可能产生像两个汉字那
15、样“结体方正、两两相对”的对偶效果。不过,英汉民族在文学领域中都具有共同的追求一一要求文章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出形式整饬的美感。(1)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虚实篇)孙子将“先敌到达马上部署”与“后敌到达仓促部署”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军事行动宜于处,形成显明、剧烈的比较,让读者易于鉴别,明辨利害得失。(2)无遨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军争篇)源文中存在“正正”与“堂堂”这样的福字形容词,要译成英文,追求在外形与音调上与源文对等几近不行能,而要实现这十二字的“时偶”也极为困难。三、两译本在排比上的顺应性选择“排比”是孙子兵法中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之一,源文中不下二十余例,
16、篇篇皆具,通贯全文。大量奇妙地应用排比,再加上文采斐然,使得孙子兵法的语言节奏显明,和谐流畅,条理清楚,气概贯穿。辞海定义“排比”为:“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用结构相像的平行句法构成。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G孟子?滕文公下)。”陈望道先生指山:“排比与对偶颇Tf类似处,但区分有三:是对偶必需字数相等,排比不拘:二是对偶必需两两相对,排比不拘:三是对偶力避字同意同,排比却以字同、意同为常常状况。”6437)在文学百科全书中,*f1.ftt(para1.1.e1.ism)被定义为“英语诗体与散文体修辞的个组成部分,即在短语、句子或段落中支配相互并列、协调的意思,以使重要性相等、措辞相像的各成分间平衡、匀整”5(153)。具体的译文分析如下:(1)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