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水土流失率从2011年的8.2%降至2020年6.55%,比全省平均值低0.97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前列。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根据省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2、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及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并服务新发展格局,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全面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生态综合治理、生态安全提升、生态发展示范等三大行动,推动全市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奋力谱写新时代富美新建设新篇章。(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久久为功。各地要把推进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参与,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推动水土保持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坚持依法监管,规范有序。落实水土
3、保持各项法律法规,全面规范生产生活行为,有效管控新增水土流失。有关部门要坚持管行业必须管水保,强化横向协同和纵向指导,实现水土保持监管全覆盖。坚持系统治理,人水和谐。建立健全生态系统保护制度,进一步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动片区生态保护整体修复和系统治理,优化林分结构,改良土壤,精准提升自然修复能力,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在江河源头、水源区等上游地区开展封育保护,提升水源涵养能力;在山区丘陵区、城镇周边等中下游地区实施综合治理和预防监管,增强蓄水保土能力。综合考虑河道左右岸和流域全要素,实施“一河一策”,探索形成水土流失治理新模式。(三)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市完成
4、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0万亩,水土保持率达到93.5%左右,水土保持监管能力逐步加强,人为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全市森林覆盖率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森林蓄积量达2亿立方米,着力培育异龄林、混交林、复层林,林分结构进一步优化,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能力明显提升;果树、茶叶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生态茶果园发展水平进一步增强;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类水质达到100%,小流域I类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基本建成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体系。到2035年,全市水土保持率提高至94.5%以上,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林分结构更加合理,人为水土流失全面管控,重点水土流失区全面治理,基本建
5、成森林生态安全屏障,实现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二、主要任务(一)实施生态综合治理行动L持续削减水土流失斑存量。针对一般性林地流失斑块分类施策,对轻度流失采取封禁、抚育和施肥等治理措施,对中度流失采取封禁结合补植阔叶树等治理措施,对强烈及以上流失采取乔灌草等治理措施,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通过精准化治理,加快二重山、三重山和偏远分散等水土流失地的植被恢复,重点突出坡耕地综合整治以及还存在的个别崩岗治理;结合“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实施茶果园生态改造工程,采取幼龄茶果园套种绿肥,梯壁种草,茶果园道路两旁、沟边和山顶种树,配套建设道路、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措施,力争到2025年底前,实现绿
6、色生态茶园全域化。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 .注重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增量。落实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依法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严格落实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林业、城管、电力等部门水土保持监管职责,建立部门监管权责清单;健全水土保持监管与执法、执法与司法的有机衔接机制,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全面推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信用监管制度,严肃查处“未批先建”“未批先弃”“未验先投”等违法违规行为。针对矿山开采、交通道路、电力、工业园区施工等人为造成的流失类
7、型,采取不同治理措施进行精准治理,进一步压减现存的人为水土流失面积;探索实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废物利用+产业融合”的生态修复新模式;强化工业园区水土流失治理,完善截、排水系统,加强边坡防护,完善弃土、弃渣和临时堆土等拦挡覆盖,对园区裸露地进行绿化、美化,补植吸尘降噪树种等;做好住宅开发区、新村规划小区、庭院裸露地绿化工作,推动美丽庭院创建工作落细落实,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应绿尽绿,建设美丽家园。2025年底前,完成矿山修复0.05万亩、园区水土流失治理0.3万亩、交通道路及电力等复绿0.4万亩。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司法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林业局、
8、城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妇联,供电公司,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3 .不断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以全域统筹、系统治理为抓手,以河湖长制管理为平台,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筹施策,结合闽江上游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实施河道疏浚整治,打造一批具有亲水廊道、文化景观带的“美丽河湖”和“水美乡村”。把入河排污口纳入河湖长制日常重点巡查范围,全面溯源查清流域各类排污口情况和存在问题,“一口一策”制定整治方案,分类推进整治。2025年底前,建设安全生态水系200公里,其中打造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60公里。责
9、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城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实施生态安全提升行动4 .探索实施水土保持空间管控。依托国土空间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水土保持功能和国土空间管控要求,探索实施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划分重点防治区、生态脆弱区、流失严重区;完善公益林管护、天然林保护和生态补偿等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江河、湖泊、水库上游等重大区域的生态系统保护,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实现对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水土保持监测。责任单位:市财政局、自然资
10、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5 .持续提升林地水土保持能力。大力开展造林绿化,采取针叶林“去针套阔”、稀疏林“补阔”等抚育措施,实施松林改造工程,优化树种结构,改单层林为复层异龄林,改单一针叶林为针阔混交林,形成“乔灌草、多树种、多层次”的植被类型,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同时,注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加大封育管护力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2025年底前,全市完成封山育林96万亩、植树造林92万亩,森林抚育335万亩。责任单位:市水利局、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6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严禁
11、在25度以上陡坡地和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的山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禁止在重要饮用水水源一重山范围内的山坡地、重点流域干流、一级支流两岸外延500米或者一重山范围内从事挖沙、取土、采石、挖土洗砂或者从事其他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禁止开垦、开发、占用和破坏植物保护带。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鼓励茶果园套种绿肥,增施有机肥。围绕茶园、果园、经济林等山坡地开发,宣传推广山坡地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防治技术规范、配套栽培相关技术标准等,从源头上改变传统耕作方式。落实“非柴燃补”、生态移民等政策,防止割草打枝等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现象。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水利局、农业农村
12、局、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实施生态发展示范行动7 .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着力提升绿色发展活力,加大在政策制度、体制机制、技术创新、规律把握等方面的探索总结,建立林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制度,发挥市场优势,促进城乡互动,盘活各类生产要素与资源要素。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花、林禽等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发展旅游业,着力培育“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等富民产业工程;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推动水产业项目谋划,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大力推动“一瓶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市创建一批“国家水土保
13、持示范县”“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等具有示范推广带动效应的示范区。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8 .助力建设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全面保护武夷山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对区域内所有天然林实行严格保护,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强化湿地用途管制和利用监督,在崇阳溪、麻阳溪上游等河流两岸进行补植补造,促进闽江源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恢复。推行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有序开展退田还湖还湿。补齐环武夷山国家公园防洪体系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全
14、面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重点关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交通旅游环线乡镇、村庄水环境治理,持续构建城区生态补水格局,提升供水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加强闽江源头区、水源地以及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上的乡、村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持续做好坡耕地、崩岗、废弃矿山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进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2025年底前,实施武夷山环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个,综合治理河长157公里。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建阳区、邵武市、武夷山市、光泽县人民政府,武夷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9 .助力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培育。因地制
15、宜做好乡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构建绿水相间、绿带成网、绿环村庄的生态体系,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建成让群众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水土保持生态村。充分利用水土流失治理成果,着力开展村容村貌提升和生态产业培育。根据产业发展、村容村貌、生态特色、人本文化等进行分类打造,全面彰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推动部分优惠政策向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交通旅游环线乡村倾斜,助力推进7个乡村振兴重点县、12个特色乡镇、110个试点村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样板。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生态环境局、住建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文旅局、林业局,各县(市、区)人民政
16、府,武夷新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保障措施(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水土保持主体责任,完善市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推进制度,深化落实河湖长制,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强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评约束力,将水土保持工作列为各级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责任单位:市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二)拓展资金投入渠道。要多方争取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资金,市、县两级要确保水土保持补偿费专项用于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创新完善多渠道投入机制,积极推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村民自建等制度,鼓励和引导群众、农民合作社、企业、村组集体等,采取以工代赈、林权及山地经营权流转、资金入股等形式参与治理。责任单位:市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三)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拓展水保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开展水土保持宣传进校园活动。依托水土保持宣传日、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