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百村千户调研报告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2024“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百村千户调研报告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在2024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百村千户调研报告会上的讲话(范文)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再次举办“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百村千户调研成果发布与分享会,旨在提供一个交流平台,总结过去一年暑期乡村调研和寒假调研征文的成果,表彰在本轮社会实践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并启动2024年度新一轮大型调研工作。在此,我谨代表经济学院和“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项目组向与会的领导嘉宾、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地欢迎!向项目组织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老师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向圆满完成社会实践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借此机会,我想就发起和组织“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百村千户调研活动,结合开展动态谈一些认识
2、和看法,跟大家做一些交流。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的重要一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有鉴于此,在2021年底至2022年春节前,我们在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系统策划并开展了第一轮百村千户调查活动,我们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到广大农户和村庄、了解农村现状,全面收集和掌握一手材料、力争找准问题根源。基于2022年寒假和暑期的大型调研结果,我们顺利出版了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2022)一书,从“农户一村庄一乡镇”三个层面全面调查乡村振兴实施现状,科学评估国家支农惠农、乡村振兴等政策的初步效果,进而探索实现
3、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本次报告交流的是基于2023年度组织的新一轮大型调研,包括2023暑假和2024寒假案例调研。这一轮延续了前一轮基本框架,着重增加了产业振兴方面内容。这是因为,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重点在于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提升。因此,积极探索产业振兴与乡村现代化的新路径,有利于激发和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助力乡村焕发新活力。为此,项目组基于中国乡村振兴新形势新任务,突出聚焦了“乡村产业振兴”这一重大命题,系统梳理、设计出农户、乡镇、村庄三套问卷,并且进行反复打磨。调研方案发布后,共有553位同学报名,本着科学性和可实施的原则,项目组根据调研需要挑选了
4、228位参与培训,最终实际有效参与调研的同学共145位,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有79位,其他院校有66位。本轮调研地区涉及XX省、XX省、XX省、江西省、河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共计12个省级行政区,涉及107个乡镇、142个村庄、近2900个农户家庭。从实际调研情况看,近年来乡村产业的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和风险,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农业功能价值充分彰显,乡村业态更加丰富多元。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迅速提高,新建多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另一方面
5、,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很多地方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产品种类较为匮乏,这可能是地方特色,强调一品一产,但总体而言,这种单薄性使得产业在进一步提升附加值上受限,以及对产业链衔接是缺乏支撑的;此外,一些地区还存在结构性问题,产业体系的发展滞后问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完善问题、城乡之间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仍然是我们要关切的重大问题。饶杰平处长所在的XX省农业农村厅乡村建设促进处特别关注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所以我们今天特别邀请她在这个方面给予一些指导。总的来说,此次调研成效是比较突出的,也取得了预期的丰硕成果。各位调研员充分利用了假期回乡的机会,深入
6、基层,收集到第一手的原始资料,通过案例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为我们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支撑。我们也惊喜地发现同学们非常善于思考,努力将课堂上学到的一些知识运用到乡村振兴实践中,通过这种实践和理论学习的结合,取得了比较大的收获。在后续的活动中,通过案例比赛的方式,让同学们聚焦于我们所选择的一些特色地区和当地产业概况,提取它的亮点,并且挖掘在背后的发展方式和政策变化,进而总结提炼出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最后通过发布英雄榜的方式,挑选了28篇主题聚焦、具有典型意义的高质量案例,并且将它归类为产业链协同与农文旅融合、数字化转型与科技驱动、特色产业培育与优势发展三个大方面,最终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呈现。这
7、些成果也将在我们即将出版的书箱中得到呈现。之后,同学们也将跟我们分享在调研过程当中的故事和感想心得。我相信,这些成果将助力乡村振兴幸福图景的早日实现,让每个村庄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尽快地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届时,同学们的辛勤付出将获得应有的回报,这也与我们的期望相一致。回顾整个项目历程,我希望能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些感悟,我们是带着使命去开展这项工作,前提就是要了解真实的状况,因此我认为唯有通过调研,才可以得到真知、获得真理。记得在上一轮的分享会上,我谈到的主题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没有调查之前,是无法获得真实的感受。我们不仅仅是要有发言权,更主要的是通过调研能够获得真理,获得可以经得起
8、检验的最终的真知。用现在的一句话说,要构建自主的知识体系,要形成自己的理论,必须要有坚实的思想基础。所以理论的创新是来源于实践的,中国的发展经济学的创新可以成为我们自身的理论体系,需要有调研作为基础,这也是我们的前辈张培刚教授所做出的示范,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记得他年轻的时候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做调研。1934年,他从XX大学毕业以后,第一份工作是在前中央研究院社会调查研究所,他致力于融资调查,遍及了河北、XX、广西以及XX等地,长达6年的调查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而且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又遭受了日本的侵略,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包括张培刚教授的老一辈学者,他们这一批人所做的工作,就是坚持在深入
9、调查中了解中国国情,诊断发展路径,寻找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在此期间,他相继撰写多本高质量著作和数十篇论文,这些努力也为40年代他在哈佛求学期间,能够完成著名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这部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应该说,如果没有前期全面的调查积累,即使在世界最一流的学校,也难以形成独树一帜的农业国工业化理论体系。时至今日,这个理论仍然是具有非常独特的意义,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一个典范。而他所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后才被西方发展经济学界的一些大师陆续提出。张培刚教授的这个故事,实际上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只有在实践调研中,才可能找到真理。接下来,我举一个例子,也是老先生生
10、前给我们讲过的故事。他说,交易成本这一如今看来十分基础的概念,在当时的经济学研究中却并不存在。现在我们学习经济学,能够回溯交易成本或交易费用的存在,可追溯到1937年科斯的一篇文章,也是他在大学毕业以后到美国去做了一些调研,发现大企业和小作坊居然可以在市场上一样存活,是两种不同的类型。例如,英国的传统皮鞋店就是一个手工作坊,它是凭借精湛的工艺和良好的信誉存活几百年;而美国的福特公司拥有几十万人的生产线,同样是井井有条。这两者有什么本质差别?它们都是市场主体,差别在于规模大小。为什么福特公司可以规模大且有效,而有的小企业必须规模很小才能存在,甚至在竞争中被淘汰?关键在于交易成本,而这在经济学的日
11、常观察中也是有意义的。经济学中还有一个叫做弹性的概念。非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大概不知道什么叫弹性?我们形容为需求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例如,奢侈品对于低收入人群而言,价格远远超出其承受范围,需求弹性很大;但如果一个人中了100万美元的大奖,那么他对奢侈品的价格不再敏感,需求弹性降低。再以吃饭为例,即使在通货膨胀导致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人们依然需要每天吃饭,并不会因为价格上涨而选择少吃一顿,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弹性较低,即使价格发生变动,人们对其的需求量也不会出现较大波动。所以,这些基本的概念可以用来观察和理解生活中的行为。我讲一个故事,张培刚先生观察战时的中国,发现作为种粮区的两广、作为鱼米之乡的XX、
12、XX,米价却并不便宜;而在交通比较便利的沿海地区,反而可以购买到比较便宜的“洋米”,这背后是怎样故事?它的基本原理涉及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而国内贸易主要受地方保护主义和交通运输成本影响。商品从产地运输到销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市场是否开放;第二个是运费的高低,如果收路费,对于从产地运输到销地的贸易是苦不堪言的,成本会比较高。考虑到这两个因素,如果关卡比较少、市场通畅的时候,价格一定会低,否则价格奇高无比。所以这说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考虑直接成本,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背后的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的背后是制度分析,通过制度分析去发现真实事件背后的制度障碍,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启发性的。再举个例子,我
13、们常说南方人和北方人在饮食习惯上要南米北面,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北方人喜欢吃面,我小时候是在XX,面粉是很金贵的东西。这背后是什么道理?难道南方人喜欢吃米而不喜欢吃面吗?我看未必如此,因为据说面的营养价值会更高,导致北方人普遍长得高。在南方人家庭中,如果家庭殷实就可以买到面粉,哪怕是价格贵一点他也可以去买,由于家庭富裕,需求弹性较低。所以这里面有很多经济学的原理,对于我们的同学而言,如果想进一步有所发现,就要通过调研、通过思考把从书本上、在经济学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现实生活中。对于非经济学专业的同学,也可以来听听我们学院开设的选修课”经济学思维与观察”,每个学期对所有的学生开放,培养这种思维和意
14、识,这也应该是每个人都要掌握的本领。我们更要注重的是开展调研,哪怕是经济学的学生,在学习书本后,面对父母或者亲戚朋友询问经济学道理,如何看待宏观经济和当前形势,估计也是哑口无言。我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够有所分析和解读,这基于两点要求,第一是要懂得原理,第二是了解实际情况。所以我们要做好调研,才具备这种能力,再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有可能真正地回应我们社会所需要的问题,发展所需要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正是需要我们的一些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来源于实践,扎根于我们的中国大地,做好调研才有可能从个性到一般,通过总结提炼出所期待的理论。我们经济学院一贯倡导“小调研、大视野、真学问”的理念,也主张把书本所学的知
15、识运用到观察社会生活中,更主张以社会实践的成果来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所以我们坚持每年开展各种形式的调研,包括组织这种大规模的调研,其主要目的是让广大同学能够通过这样一次活动,把实践和育人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践如何更好地融合的方面做一些尝试。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XX省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我们调研组基于调研项目大国小农:中国“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困境与出路的调查研究的成果被评选为特等奖,这也是近年来我院在“挑战杯”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赛道取得的最好成绩,在这里向获奖者表示祝贺,期待更多的作品获得相应的荣誉。这次调研是作为一种尝试,我们期待着在实际过程中培养大家的调查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之后同学们还会进一步地分享,非常期待着每一位同学都能在调查中获得真知,获得成长。今天也是新一轮大型调研的启动会,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调研方案、调研实践机制,全方位做好相关的组织工作,力争让每一位参与调研的同学都能够获得有意义的、丰富的实践机会。我相信,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在实践中获得真知,让大家能够共同进步,也期待我们的调研进一步取得丰硕的成果。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