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室的美术课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教室的美术课 论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走出教室的美术课摘要:陶行知先生一直主张、践行用生活来教育,美术学科是强调观察和感受的学科,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中,美术课的开展形式往往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40分钟的室内教学成为美术课的主要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们的探索欲与观察力。笔者对宿迂市湖滨新区晓店实验学校开展的校园写生系列课程进行简要的总结并简单谈谈开展室外美术课的个人感受。关键词:自然、感受、写生大概因为专业的关系,我经常一个人到大自然中走动,不管什么季节、何种天气,只要有花草树木的地方,我都觉得那是个很好的地方。有时稍微走得远一点,离开城镇,走到田野中,感受草木的质朴,感受人从泥土中走来所带的真诚与厚重。大自然的美
2、有这种摄人心魄的力量,美术课里需要这种感受。然而今天的学生却被禁锢在60平米的教室里。回想我的学生时代,义务教育阶段,好像也没有上过一节室外的美术课,老师只用粉笔画或者幻灯片就可以给我们讲解世间万象。当然,现在的教学设备更加先进,有网络,有多媒体,但还是无法给孩子们那种踩到灼热的泥土、闻到芬芳的草香、看到婆娑的树影等等那些最直接的体验,更无法给孩子们天、地、人合一的精神感悟。“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雪,咏而归二论语中所描绘的这样一个美好的教育画面,在当前以课堂为主的艺术教育背景下,更令人神往,也更值得引起艺术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不久前,我读到一本书一一教育可以更
3、美好,其中有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个观点:教育不应局限在课堂内。我深受启发,随后,我在教学内容、方法上尝试进行一些改变。众所周知,教育即生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一直主张、践行用生活来教育,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到自然中去,虫叫鸟鸣、松涛阵阵、流水涔涔、远山剪影、云淡天高,便是最好的生活教育。教育的首要任务不仅是往学生的脑袋里多塞知识,也不仅是把学生局限在课堂中、校园中,而是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性,从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到19世纪欧洲兴起的儿童研究运动,都主张培养孩子们观察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动脑的能力,与朋友、父母走进大自然,描绘大自然,让他们在绘画中思考、在自然中思考。体验是艺术创
4、作的前提,不同时期的体验对不同阶段儿童的发展、创作都有不同的意义,很多心理学家也提出了儿童绘画发展阶段的概念。一般为三个分期:涂鸦期、样式期和写实期。其中儿童在10岁左右进入写实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希望掌握绘画技巧、技术,将自己看到的对象忠实地描绘出来,进入到“由画知到画见”的阶段。而三年级学生正是处于这个阶段。枯燥的课堂教学压制着孩子们对现实世界的渴望,走出教室迫在眉睫。针对上述问题,我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一些教育实践活动。一、开设校园写生课。我们学校环境清幽,教学楼后面有一个小池塘,曲径环绕,水中零星生长一些芦苇、水草,岸边草树种类繁多,枝叶扶疏。池塘有几处缺口,石阶顺势而下,隐藏在树影、草影之
5、中。曲径空缺处,有两块嶙峋的山石,像两颗明亮的眼睛点缀在整个园子中,一下子有了生气。这是一个完美的写生地点。进行写生活动之前,我用几节课时间对学生们进行了系统的写生基础训练,包括构图知识、色彩知识、常见树木、花草、昆虫、禽鸟、房屋的刻画、佳作欣赏等,使学生们在进行写生活动时有完善的理论、技术作为支撑。但是,学生们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由于池塘水位较深,低年级学生进行近距离写生活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所以我将写生地点设置在较远的、有围栏保护的操场内,使学生即能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到池塘周边的风景,也能够限制学生在安全的、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教学活动。二、把自然请进教室。每当雨季来临或是烈日当空、天寒地冻的
6、时候,室外写生就要告一段落了,但是单调的室内教学形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需要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从大自然中邀请一些“朋友”加入到课堂中。比如同学们带到教室的盆栽、绿植,餐桌上的果蔬等都能够成为孩子们描绘的对象。在这其中,石头是最特殊的一位。晓店镇依山傍水,骆马湖和三台山都离学校不远,辖区内矿藏丰富,盛产石英和黄、白沙,造型奇特的石头不计其数,我会要求同学们在课外多留意身边的小石头,挑选一些造型奇特的带到教室。雕刻中有种技法叫做“循石造型”,而我和同学们“循石设计”。大部分石头本身就具有美感,纹理、色泽、形状相互关联,不加修饰就是一件艺术品一一一件出自大自然之手的艺术品。孩子们对收集石头
7、本身就怀着强烈的欲望,更别提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对这些石头进行二次创作。寻找这些小石头就是一种亲近自然的行为,低头翻找就好像在田地间的劳作,发现小石头时的喜悦之情不亚于庄稼的丰收。这些都是体验,来自生活的体验,来自自然的体验。有的学生会在寻找小石头的途中顺带着清理周边的垃圾,使品德在无形中得到升华,这也是我对活动设置最初的愿望:人源于自然,要爱护自然。这些活动还只是我对孩子们“走出教室计划”的最初实践,在内容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还存在很多值得探讨、研究的地方。但我希望这个研究能够继续下去,因为我始终认为,教室外的美术课才是真正和体验有关、和生活有关的美术课,而人只有踩在大地上、行走在自然中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参考文献:汤勇教育可以更美好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