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柿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柿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国柿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中国是柿原产国之一,也是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国家。以柿商业化程度较高的日本、西班牙为重点比较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当前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对策体系的SWoT发展战略矩阵,基于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推动中国柿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一、中国柿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因素分析优势因素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中国原产柿属植物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参考中国统计年鉴,从全国各省(区)柿产量分布可看出,目前主栽区集中在陕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沿黄河流域和广东、福建、江苏、云南等沿长江流域及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占全国
2、柿树分布的90%以上,其中,广西、河北、河南三大主产区占57%左右(表1)。表120122016年中国柿产量排名前2012年2013年2014年地区产量/万t地区产量/万t地区产量/万t广西壮族自治区73.76广西壮族自治区79.70广西壮族自治区90.32河南省54.26河南省54.63河南省54.33河北省50.39河北省44.45河北省52.32陕西省33.29陕西省39.64陕西省39.56福建省19.87福建省20.70福建省21.08山东省16.29山西省16.79山西省16.81安徽省16.28山东省15.70山东省15.03江苏省14.62安徽省14.86江苏省14.94广东省
3、13.79江苏省14.31广东省14.89山西省12.64广东省14.30安徽省14.25的省份及其产量2015年2016年地区产量/万t地区产量/万t广西壮族自治区97.53广西壮族自治区117.83河北省52.26河北省58.36河南省51.98河南省50.91陕西省41.53陕西省38.21福建省21.80福建省23.51山西省16.62广东省15.70广东省15.57山东省14.30山东省14.58安徽省13.41安徽省13.90江苏省11.56江苏省13.88山西省11.54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此外,中国柿主栽区有不断南移的倾向,以山东省为例,柿产量从2012年的16.29万t下滑
4、至2016年的14.30万to而南方的广东省,则从2012年的13.79万t快速增长到2016年的15.70万t(图4-O111120122013201420152016年份山东省一广东省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图120122016年山东省、广东省柿产量变化中国柿主产区具有适宜柿树生长的各项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阳光充沛,温度适宜,多为温暖潮湿性气候,且雨水充沛,水源充足,有利于柿树生长结果。而且柿树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能够充分利用荒山坡地种植,因此,中国柿主产地集中在山区,远离城市和工业污染,柿果品质良好。如被誉为“中国柿子之乡”的陕西富平、山东临胸,以及拥有“中国甜柿之乡”之美称的湖北罗田均位于
5、山区。种质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中国是柿原产地,拥有丰富的品种资源,据中国果树志柿卷中记载,中国有963个栽培柿品种,是世界上保存柿种质资源最多的国家,其次为日本。因此,中国柿产业发展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源基础,且能通过后期的种质资源评价和利用,遗传改良和引种驯化,研发出优质品种,发挥产业最大效益。目前,中国栽培柿品种有800多个,从色泽上可分为红、黄、青、朱、黑柿等,从果形上可分为圆柿、长柿、方柿、葫芦柿、牛心柿等。有代表性的是产于华北的大磨盘柿,河南港池的牛心柿,河北、山东一带的莲花柿、镜面柿,陕西泾阳、三原一带的鸡心黄柿,陕西的富平尖柿,浙江杭州古荡的方柿,被誉为中国六大名柿。此外,还有陕西临潼
6、的火晶柿、华县的陆柿、彬县的尖顶柿;山东青岛的金瓶柿、益都的大萼子柿等都是国内有名的柿子。人力资源丰富柿作为水果类品种,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中国柿种植区域集中在山区,山区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相比日本,中国柿产业成本优势明显。在柿产业发展规模较大的区域,如“中国柿子之乡”富平县,柿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甜蜜产业,当地农户多参与柿全产业链,外出务工少。此外,据统计,目前中国从事柿生产和加工研究的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华中农业大学、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林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国家级和各主产区的省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这些单位为中国柿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生产规模大,产量高随
7、着柿产业化进程加快,中国柿树种植规模快速发展。据FAO统计数据,中国柿树栽培面积从2006年的63.60万hi1.i?上升到2017年的97.62万hm2,年均增长率为3.97%;总产量从2006年的232.03万t快速上升到2017年的415.48万t,年均增长率为5.44%;基于研发能力和柿园管理水平的提高,单产也从2006年的3.65th112上升到2017年的4.26th112,年均增长率1.41%(表2)。表220062017年中国柿种植面积及产量年份栽培面积/万hm2总产量行t单产/(t/hm?)200663.60232.033.65200764.00257.414.0220086
8、8.00272.(X)3.99200970.00283.424.05201072.81287.563.95201181.24318.723.92201286.31341.763.96201388.56353.884.00201492.18373.084.05201592.25379.144.11201694.00392.954.18201797.62415.484.26数据来源:KAOFAO中国数据仅限中国大陆.表3同从全球来看,中国柿产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2017年,全球柿栽培面积达到107.48万hi!中国占世界的90.83%;全球柿年产量为575.04万3中国占世界的72.25虬近年来,
9、西班牙柿产业规模反超日本,2017年其单产水平提升至21.81thm2,柿树栽培面积位居世界第三(1.85万h112),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二(40.41万t),但总产量仍然低于中国。与中国其他传统水果如柑橘、苹果、香蕉、梨等相比,中国柿果在水果类产品中所占比重仍较小,但中国柿产业在当今国际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科研能力、栽培育种和加工生产能力的提高,其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加强。弱势因素单产水平偏低中国虽是柿产量最高的国家,但与柿产业化水平高的国家相比,单产水平仍偏低。如,2016年西班牙柿单产高达21.81thm2,日本柿单产11.38th11)2,中国仅4.18thm不足日本的一半,更是远低
10、于西班牙,位居全球柿主产区单产水平的第6位。这说明,中国柿产业仍处在粗放式生产经营阶段,以面积换总产量易造成生态资源的大量耗费和恶化,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同时也说明中国柿产业发展的空间巨大,一旦单产水平得到提升,中国柿产量将遥遥领先世界各国。出口单价不高据FAo统计数据,结合中国柿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中国虽然是柿种植面积和产量第一的大国,但出口的比重偏低(表3),出口效益不高(图2),落后于其他主产区。2016年中国柿出口量5.56万t,出口额8798.4万美元,出口单价0.158万美元/3与全球柿总产排名前10的国家相比,远低于日本(0.358万美元/t),仅为日本的44%o这说明,中国柿产
11、业整体处于低附加值、低效益状态,在国际竞争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粗放型营销模式难以为继,唯有质量的提升、品牌的创建才能赢得市场。表320122016年中国柿出口量占总产的比率I总产量行t出口量行t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率/%2012341.762.230.6542013353.883.581.0122014373.083.881.0412015379.145.641.4872016392.955.561.416国家(地区)图22016年全球柿产量排名前10的主产区柿出口单价品牌优势不明显,物流模式单一中国六大名柿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具有特有的品牌创建优势,但多数地方政府和企业未能充分发挥地理标志农产品
12、优势,对产品多功能价值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很好的品牌效应,市场占有率偏低,行业经营效益不高。当前.,中国柿品牌创建较好的有陕西“富平柿子”、浙江“方山柿子”,均以“龙头企业+合作社”模式,推动产品多样化开发,形成季节性鲜食柿和全年可食产品,有效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反观新西兰,生产观念和营销理念先进,充分了解国际国内消费者需求,精心引进种植品种,严格柿生产、包装、贮运标准,果农和公司签订供销合作合同,权责明晰,拥有一套完善的柿产业运作机制,并推出了产自新西兰东海岸(吉斯本)脆甜柿品牌First”,意寓世界上见到第一缕阳光的地方,向消费者传递阳光、自然的信息。其柿营销理念和当前全球最大和最
13、成功的舜猴桃品牌运作案类似。即使新西兰引种、种植柿树时间才短短20多年,但发展迅速,柿已成为禄猴桃的互补水果,且大量出口至日本,有效避开了日本本地柿成熟期,赢得了日本市场。此外,柿果属易腐食品,保鲜期很短,不耐压,对贮藏和物流基础设施要求高。而柿加工品,如柿饼,同样对包装、运输有所要求。而目前,中国柿产品和其他农产品物流模式一样,运输方式单一,未在柿主产区针对柿产品构建大中型物流仓储基地,易造成大量柿果变质浪费。采后加工处理落后、加工产品单一中国柿加工企业多以加工柿饼为主,少部分也生产柿醋,开展果汁、果酱、果酒及提取物加工的企业少之又少,加工品较单一。相比日本,其柿加工品不仅表现在食用领域,如
14、柿饼、柿叶寿司、柿叶茶,还利用柿提取物,广泛应用在医药和日用化工领域,如化妆品、洗涤品、吸附剂、消臭剂、抑制血糖升高的保健品等,产业化程度高。加之,多数加工用柿主要为涩柿,必须经由标准化柿加工生产线和精密生产设备才能确保品质。而国内柿主产区缺乏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柿果加工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加工转化能力弱,多数内销柿加工品来自小微型加工作坊,多采用自然风干的传统手工工艺,先进设备严重不足,产品质量堪忧。市场上经常出现商贩在柿饼超期或霉变时,非法进行上粉、染色,严重影响了柿加工品品牌创建。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研发推广能力不足当前中国还未专门针对柿产业制定过发展规划,广西作为中国最大的柿种植主产省,也没有出台过柿产业发展规划。且中国科研经费基本都需要竞争争取,在缺乏稳定的、可持续的经费保证下,只能开展阶段性研究,难以确保项目研究的连贯性,难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在此情况下,科研单位间也存在明显的重复研究,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尤其是全国开展柿研究的团队集中在国家级、省级层面,主产县基本没有设立科研机构,而地方农技推广人员对最新研发成果不了解,难以及时推广应用,新成果转化率低。二、中国柿产业发展机遇与威胁因素分析机遇因素国内外柿产品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从国内市场看,消费趋于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