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ppt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50763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ppt(4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l一、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规定。一、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关规定。l二、外科预防性用药的规定。二、外科预防性用药的规定。l三、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三、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l四、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四、医疗机构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l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相关建议。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相关建议。前前 言言l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 ,也出现了由于不也出现

2、了由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后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后果, ,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 ,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影响。l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 :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无指无指征的治疗用药征的治疗用药, ,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 ,给药途径、给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 ,保障

3、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 ,卫生部卫生部20042004年年8 8月月1919日公布日公布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以下两点:1、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有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是否正确、合理。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4、(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用抗菌药物。(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点制订。(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方有指针应用抗菌药物(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方有指针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

5、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两菌四体、不含病毒)抗菌药物。(两菌四体、不含

6、病毒)(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l抗菌药物品种选用原则: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抗菌药物品种选用原则: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定。结果而定。l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病人开始抗菌药物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病人开始抗菌药物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本,立即送细菌培养。l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

7、,并结合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随后根据细菌培养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随后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给药方案。及药敏结果,调整给药方案。(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点选择用药l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适应症。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上述特点

8、,按临床适应症应症。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上述特点,按临床适应症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应注意应注意6项:项:1、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2、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3、给药途径:、给药途径:(1)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

9、,不必采用静脉或肌肉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肉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疗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疗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早转为口服给药。序贯疗法与转换疗法序贯疗法与转换疗法l序贯疗法序贯疗法:住院患者经短期静脉用药病情稳定后住院患者经短期静脉用药病情稳定后,将静脉注射剂改将静脉注射剂改为口服药物继续治疗为口服药物继续治疗.在不影响患者疗效的基础上在不影响患者疗效的基础上,可缩短住院时可缩短住院时间间,降低治疗费用降低治疗费用,预防长期静脉输液引起的感染预防长期静脉输液引起的感染

10、,减少静脉注射所减少静脉注射所致的疼痛及其他危险致的疼痛及其他危险.通常选用半衰期长且生物利用度接近注射通常选用半衰期长且生物利用度接近注射剂的抗菌药物口服替代注射剂继续进行治疗的方法剂的抗菌药物口服替代注射剂继续进行治疗的方法,它是同一种它是同一种药物不同剂型间的转换药物不同剂型间的转换.l转换疗法转换疗法:属于序贯疗法的范畴属于序贯疗法的范畴,其定义为作用相近的同类药物之其定义为作用相近的同类药物之间的转换间的转换.3、给药途径:、给药途径:(2)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

11、效浓度,反易引起过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因此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 4、给药次数: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给药次数: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最大地发挥药效,杀灭感染灶病原菌,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灶病原菌,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

12、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阿奇霉素每日一次,罗红可一日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阿奇霉素每日一次,罗红霉素每日二次)。霉素每日二次)。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抗菌作用与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时间依赖性抗生素:抗菌作用与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而与峰浓度关系较小。多数而与峰浓度关系较小。多数内酰胺类、部分大环内酯类(罗红内酰胺类、部分大环内酯类(

13、罗红霉素、克拉霉素)、林克霉素类、氨曲南等。建议给药方法:缩霉素、克拉霉素)、林克霉素类、氨曲南等。建议给药方法:缩短间隔,尽量延长血药浓度超过短间隔,尽量延长血药浓度超过MIC时间。时间。 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抗生素杀菌作用与临床效果与药物浓度浓度依赖性抗生素:抗生素杀菌作用与临床效果与药物浓度相关。包括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两性霉素相关。包括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等。建议给药方等。建议给药方法:提高血药浓度,适当延长投药间隔时间。法:提高血药浓度,适当延长投药间隔时间。l5、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疗程: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

14、症状消退后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如败血症、感染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性心内膜炎、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 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感染。 (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

15、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症等重症感染。 (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 (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通常采用)由于药物协同抗菌作用。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种药物联合。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加。合。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加。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联合应

16、用l抗菌药物根据作用性质可分类四类:抗菌药物根据作用性质可分类四类:l类为繁殖期或速效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类为繁殖期或速效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l类为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它们对静止类为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它们对静止期、繁殖期细菌均有杀灭作用。期、繁殖期细菌均有杀灭作用。l类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林克霉素类、氯霉素与大环内酯类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林克霉素类、氯霉素与大环内酯类。类。l类为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类为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l类和类和类合同可获得增强作用。类合同可获得增强作用。 类和类和类合用拮抗。其他类类合用拮抗。其他类合用多出现相加或无关。但应注意:作用机制相同的同一类药物合用多出现相加或无关。但应注意:作用机制相同的同一类药物的合用疗效并不增强,而可能相互增加毒性,如氨基糖苷类彼此的合用疗效并不增强,而可能相互增加毒性,如氨基糖苷类彼此间相互不合用。还要注意,联合用药可能使药物毒性相加或极大间相互不合用。还要注意,联合用药可能使药物毒性相加或极大增强,如单用万古霉素肾毒性一般较低,但若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