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读书:费孝通《乡土本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凌云读书:费孝通《乡土本色》.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凌云读书:费孝通乡土本色乡土本色费孝通首先,依题目来思考。本色是什么?就是原有的性质或本质,那么也就是说中国本身本质是乡土性的。乡土就是家乡的土地,它往往跟一些风俗、观念、风味相联系。暂且想到这,我们看费孝通先生还会带来怎样的惊喜。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基层,那就表示从社会的层次结构上说,那么基层社会层次,就应该是指支撑性的,又是低处的层次.后面的论述我们看乡土的中国如何具有对中国社会的支撑性的作用.)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这些社会的特性我们暂时
2、不提,将来再说。(一笔说过,但论证严密了。在这基层上有不同于乡土性的社会,我们这且说这基层,乡土的社会。)我们不妨先集中注意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他们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对一个国家的社会,首先认识基层的社会,起决定性作用的社会,有理.)【提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具有乡土性的观点.在观点的提出上没有说中国的社会就是乡土性的,只说基层,这是严密的说法。我们说乡下人士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农民就离不开泥土,其他人又怎能离开泥土呢?)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
3、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为的是我们看得更清楚,有时候聚焦看往往更清晰。)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从土里讨生活,这是农业文明起源的根本动机。)最近我遇着T立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象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这就是人的生存习
4、惯和生存技能所决定的,中原人习惯农耕社会,认定了农耕的价值,自然和游牧民族生活、思维的习惯不同。人就是在自己的习惯的圈儿里觉得一切是可靠的,是不是还可以说是觉得可驾驭的,其他可能就难以驾驭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中国人离不开泥土.但怎么论证呢?首先是大多数的乡下人从土里讨生活,然后说几大流域的人是离不开土地,就是离开了到周边的地方还是离不开,再走远一点到了游牧的草原依旧离不开,再远一点到
5、西伯利亚仍然离不开。原因是什么?要么是一种根性的习惯,一种思维的贯式。所以最后一句总结的漂亮。中国人离不开乡土,受到土的束缚,这是思维观念上的一种根性。】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士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所以乡下人离不开土,那是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土地神的数量多,说明乡下人对土地的依恋。这个例证无比巧妙。)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
6、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家乡的土治疗水土不服,从人们的习俗上说中国人是具有乡土性的,人们离不开这乡土.)【继续说中国人,甚或是从农耕发展起来的文明都离不开土,这是一个定律的结论,人总是离不开吃才能活下去,那么生活从哪来,自然就成为最重要的最需要依附的东西了.】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
7、不流动而发生的。(精妙的论述。叫人拍手称秒的论述,乡士气是因为不流动。)【议论文写作,在分析原因的时候,最好找到别人想不到,但一旦依据你的思想想到后不得不拍手称快的东西。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住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T弋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从事实论证乡村人口是不具流动性的。很有理。)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
8、社会的特性之一。(为了补合这论证的严空性,作者不得不加上这句,才至那天衣无缝的论证.)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区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进一步论证乡下人的这种不流动性。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怕引起误会,所以有这样的强调。)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国地,找不到土地
9、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是发迹了。(这个比喻妙不可言,乡下人根没有流动,但人口还是在变化,就如那树的种子,虽然离开了故土,但那依旧是带着故土的根的。)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事实论证,更加有力.前面的论述得以证明.)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有点突兀,让人开始抓不住了,且往下看。)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一处住在的集团为单位的。本来,从农业本身看,许
10、多人群居在一处是无需的。耕种活动里分工的程度很浅,至多在男女间有一些分工,好像女的插秧,男的锄地等。这种合作与其说是为了增加效率,不如说是因为在某一时间里的忙不过来,家里人出来帮帮忙罢了.耕种活动中既不向分工专业方面充分发展,农业本身也就没有聚集许多人住在一起的需要了.我们看见乡下有大小不同的聚居社区,也可以想到那是出于农业本身以外的原因了。【明白了,乡土的中国从人的关系上看,应该是孤立和隔膜的,但是往往是以一个一处处在的集团为单位孤立的,所以中国乡土是以村以寨聚居的。】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
11、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区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以国外进行对比J三可一种人的生存的关系样态是有根据的。人类的选择往往是因为多种因素造成的。)中国农民聚村而居(又一大乡土的特点)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
12、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T牛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客观理性的分析。任何事情的分析都要有一种归因意识,更重要的是少些感情用事,多些理性分析。)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进一步说明,不让读者误会。)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上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
13、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我在乡下生活多年,很有感触,很临近的村落,我都没有去过,孤立和隔膜没有给我们交流和融合的机会,关键是这种隔膜没有一种想法去打破,这就是乡土的本性了。)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说的极是,总结的极是。)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Ton
14、nieS的话说:前者是GemeinSChait,后者是Gese1.1.schait,用Durkheim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补充点知识:1.有机团结: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形成的社会团结,以社会高度分化、社会成员充分分工为基础,社会成员在道德和思想方面是异质的。在有机团结中,维系社会成员的纽带是他们不可超越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尤其以物质利益为根本内容的经济关系是最基本的方面。2.机械团结:以社会成员共有的宗教取向作为社会整合或群体联系的纽带。根本特征:社会成员在情感、意愿、信仰上的高度同质性。它存在于分工不够发达的传统社会。社会个体受传
15、统的支配,没有个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机械关系,社会的整合是建立在思想和道德同质基础上的.实质:农业社会的产物。)【这里费孝通先生说反了没有?我想费先生今天在这只是引用了社会学上的社会性质的两种分类,并没有说乡土社会就是有机的团结.那么费先生要论述的是什么呢?是礼俗社会是一种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法理社会是一种为完成一种任务而结合的社会。依次理解则通了。至于TonnieS怎么对应几种社会类别,那是他的事。!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我以后还要作细分析这两种社会的不同。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困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
16、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所以中国的乡土社会是因为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没有目的性,也不具有明确的分工.)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练,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中国的乡土社会的又一大特性,熟悉性。1“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照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