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党建兴则企业兴,党建强则企业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要加速建设一流企业,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激发国企新质生产力和发展创造力,切实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国企治理效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一、深刻认识抓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一)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一部国有企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国有企业党组织长期努力,没有
2、党员干部职工不懈奋斗,就没有国有企业的辉煌今天。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发展壮大国有企业,关键在党的建设。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做到组织落实、干部到位、职责明确、监督严格。(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可以有效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推进“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的带头作用,形成一支高度团结、信任和默契的管理团队。在这样的团队内部,同志之间能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打造一支“战斗力”强、责任心强、执行力强的队伍。(三)国有企
3、业党建工作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决策效能。通过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着力打造廉洁从业文化,强化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管理能力。这些制度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规范内部行为,提高内部监督机制,防止腐败和内部不正之风的发生。在决策方面,加强党建工作可以推进企业内部的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提高企业的决策效能和运作效率。二、正确认识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一)党龛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为增长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重点关注企业经营改革发展工作,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党的建设,使党建工作缺少必要的制度、资金、人才保障,导致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方式、工作理念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大大限制了国有企业党
4、建工作的发展。(二)党建队伍建设不够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抓党建强党建工作深入推进,但不少企业仍然缺乏高效率、高素质的党建工作队伍,现有党务工作人员的总体质量难以达到高质量党建工作的标准与要求,部分党务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思维方式不够科学,在具体工作中难以摆脱固有思路,导致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导致党建工作的整体质量不高。(三)支部堡垒作用发挥不足。基层党支部有着服务人民群众、凝聚八方力量、推动单位发展、创建和谐氛围的作用,但在现阶段的国企党建中,多数仍旧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党建活动方式较为传统,难以真正调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无形之中拉大了与群众的距离,限制了党支部组织功能的发挥。
5、三、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质量在党建工作开展中,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党建强、企业强;强党建、强企业”理念,紧紧围绕“争做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深入实施“双基”“双培”“双强”“双融”工程,推进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治理,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屡创历史新高,持续释放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动能。(一)深入实施“双基”工程,全面夯实基层基础。一是夯实基本组织。着眼业务拓展、管理模式等发展变化,持续加强组织体系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在业务单元、业务链条上应建尽建,确保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形有效全覆盖。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按照业务拓展到哪
6、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队伍就发展到哪里的原则,动态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建立与主体责任相一致、与管理幅度相匹配、与运行机制相适应的基层党组织体系。二是建强基本队伍。持续开展“五个一”锤炼活动,构建党务干部素质提升平台。分批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人员开展党建能力提升培训,推出理论基础固本强基、个人能力提素赋能、双融强企提质增效三大专题11门精品课程,系统化打造党务干部党建理论体系,有效提升基层党务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三是抓实基本动作。组织开展“学两个条例,创一流企业”专项活动(两个条例:即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重点对照“八个是否”找差距、找
7、原因、找对策,补短板、强弱项。编印党建工作任务清单基层党组织工作实务手册,强化实操性指导,推动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档升级。全面实行党支部书记与单位负责人“一肩挑”,支部委员优先从中层干部、青年骨干党员中选拔。每个支部配备1名党务工作人员,协助支部书记抓好工作落实。(二)深入实施“双培”工程,建强后备干部队伍。一是推进党员与骨干双向融合。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公司党委深入实施“双培”工程,研究制定“党员-骨干双培养”方案,结合公司“传帮带”和轮岗交流等工作机制,不断把党员培养为经营管理骨干、把经营管理骨干培养为党员,持续拓源育苗,优化改
8、善党员队伍结构和分布。二是健全双向跟踪培养机制。为每名“双培”对象建立培养档案,落实培养联系人,传授工作经验,深入交心谈心,不断提高“双培”对象业务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走出了一条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与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双赢的新路子。三是分层分类培养提升素质。结合“红网联心”工程,深入实施发展党员“星火计划”,建立党员与骨干长效帮促机制,为每名非党员骨干配备1名党建导师结成培养对子,加速非党员骨干思想政治成长。对非骨干党员,作为人力资源的“绩优股”开发,通过举办培训班、党员突击队、党员领办项目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快速成才。(三)深入实施“双强”工程,全面推进人才强企。一是强化思想政
9、治引领。全面落实各级党组织会议“第一议题”制度,按“双周学”机制高质量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坚定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深化全员思政“三学”。打造“红色殿堂”,引导全体员工持续从百年党史中学思想、学精神、学方法。针对新入职员工,公司党委书记专题讲授思政“第一课”,教育引导青年员工深刻理解把握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作用,强化使命担当。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每年组织全体中高层领导人员赴井冈山、延安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性修养提升培训,通过情景式、体验
10、式教学,结合经典毛选著作研学,切实做到学深悟透、学以致用。三是持续优化干部配置。强化“顶层”设计和“底层”强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制定出台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实施办法,按照“有理想、有目标、有激情、有韧劲、有担当、有业绩”的人才标准,实施“人员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薪酬能多能少”的动态管理,常态化开展员工队伍优化工作,不断提升团队整体质量。四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彻底破除传统国有企业等级工资制,引入市场化考核机制,实行“低基薪+高绩效”分配,以利润指标为核心,精准量化考核,刚性兑付奖惩,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亏损按比例赔补,并实行5%末位淘汰;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以实绩论英雉、凭实
11、绩用干部、用实绩兑奖惩,营造“有为有位”的工作氛围。全面实施子公司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强化优绩优酬导向和刚性考核兑现,实施核心管理骨干限制性股票激励、期权激励计划等。大力推进子公司混改,引入核心团队持股,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激励机制,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四)深入实施“双融”工程,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两个一以贯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细化党委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办公会“四会”议事规则,将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落到实处。制定出台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等党建工
12、作制度40余项,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二是发挥支部堡垒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年度目标任务,深化党建“项目制”管理,推动广大党员“揭榜”当先锋,领衔破难题。围绕数字化转型等重点攻关任务,组建党员突击队,开展创新创效竞赛活动,使难题变项目,项目变成果,成果变效益。打造党建品牌,与产业链上下游客户、金融机构、物流供应商等形成紧密的伙伴关系,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三是发挥考核导向作用,服务高质量发展。按照“分类考核、突出重点、细化要求”的原则,将党支部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具体要求转化为评价标准和考核指标,区分职能序列和业务序列的不同特点,以强基指标和强企指标为基础,构建“2421”党建
13、考核指标体系,使考核真正成为检验党支部工作成效的“试金石”,党支部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乡村环境整治,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关键一招。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注重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一、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意蕴将发展新质生产力贯穿乡村全面振兴全过程,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乡
14、村全面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新质生产力通过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具等手段,推动形成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由量变到质变,能够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新质生产力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有助于吸引更多人才回归参与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之中,推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有利于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三是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能够形成绿色、可持续发
15、展的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四是体现文化价值。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通过传承和挖掘乡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总之,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对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二、正确认识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农村经营模式的落后和新质生产力的不足,成为乡村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面对诸多挑战,更应综合考虑技术、资本、人才、市场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因
16、素,确保政策设计与地方落实之间能有效匹配,以发挥乡村振兴策略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一)技术落后,数字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地区,新质生产力的推进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发展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数字基础设施缺乏与技术推广困难等问题尤为明显。一方面,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已成为乡村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推广的主要障碍。如电力供应的不稳定、交通网络的局限性以及通信基础设施的落后等,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新技术在乡村的普及和应用。农业的机械化与智能化,依赖于电力的稳定供应,但乡村电力供应不足,致使相关设备工作中断。相较于城市地区,乡村地区网络覆盖率明显不足,不仅使乡村错失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的诸多益处,还变相增加了农民运用新质生产力学习新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困难,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乡村地区技术知识的传播较为迟缓,使用多媒体教室互动教学方式的乡村受教育者比例不足21%o教育资源短缺和技术推广方式的局限性,使农民很难及时获取并掌握技术,阻碍了新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