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体会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体会发言.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党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体会发言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国社会治理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引领作用,体现在社会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发扬“把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面对社会治理日益复杂的现状,党组织要发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疏通党组织结构的“神经末梢”,打通党组织体系“最后一公里”,建立
2、和完善独立、有效、坚固的组织架构和体系,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贯穿基层社会治理的主线,把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确保社会治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一)加强党组织体系化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加强组织建设,能为基层党组织聚力,党的基层组织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党的领导体制,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使dj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和彰显;必须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使党的组织“触角”和工作“阵地”持续延伸到社会治理最前沿,使党的
3、基层组织有形、有效、有力地嵌入社会治理体系,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工作体系,形成社会治理大联动格局。(二)加强党组织网格化建设。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载体。”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维护好社会稳定。”作为新时代社会治理dj模式的实践探索,网格化dj创新突破了以单位或部门设立党支部的单一模式,更加适应现阶段我国社会治理实际需求。完善网格化管理,必须明确基层网格的权责范围,加强基层网格资源的整合,从惠民生、顺民意出发,着眼于群众多层次的需求,最大限
4、度凝聚基层治理力量,打通基层治理堵点和难点,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三)加强党组织智慧化建设。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不再局限于线下服务,还有不断增加的线上服务,党组织的建设也不再局限于线下建设,智慧dj与网络dj应运而生,社会治理呈现“智慧化”“数字化”的趋势。党组织要根据群众需求不断创新和发展,开拓智慧dj和网络dj新模式,实现线上社会治理全覆盖、无死角。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简化社会治理事务、优化治理结构,实现dj工作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利用网络dj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增强党组织与群众联系的可及性,深化党组织与群众的交流和沟通,增强群
5、众对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使社会治理更加高效化、集成化、智能化。二、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引导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治理涉及多元群体对象、多项治理内容、多种服务需求,必然需要多方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二强化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把党员力量组织起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dj引领基层治理的基础性工程抓在手中。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
6、组织广大党员自觉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健全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建强以党员为骨干的专兼职网格员、应急管理和群防群治队伍,引导广大党员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在联系服务群众、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复杂问题等社会治理工作中当先锋、作表率。(二)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人民群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源头活水”,也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力量。随着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参与社会治理的意愿也越来越强,只有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任何组织或部门参与社会治理,都需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做到治理过程让群
7、众参与、治理成效让群众评判、治理成果让群众共享。(三)把“三新”力量组织起来。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整合“三新”力量要充分发挥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在资源、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化途径,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属地或行业基层社会治理。同时,党组织要加强对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的政策性支持和事中事后监管,充分发挥其弥补治理资源不足、提供公共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开展公益慈善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和积极作用,形成各方上下联动、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三、发挥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优势,保持社会治理创新的源泉
8、动力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要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社会治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社会治理变成亿万人民参与的生动实践,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坚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人民群众是根本。”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新时代新征程,要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经验,真正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充分激发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智慧和创造力,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参与感。把为
9、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努力破解惠民政策“落不细”、为民服务“跟不上”、群众意见“上不来”等问题,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做好基层治理工作。(二)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思想作风建设在我们党的建设中具有引领性、贯通性、支配性的作用,是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奥秘所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对党员干部来说,要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真正搞清“怎样做人”“怎样为官”等问题,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群众观。把“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作为改进作风的突破口,善于体察民情、听取民声、顺应民意,以党组织的优良作风把好社会治理之“舵”,推动工作开展,确保工作成效。(三)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J通过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建立由党组织主导,为群众提供有效服务的自治新机制。坚持优先协商,强化沟通对话意识,让群众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畅通基层民意渠道,召开自治协商座谈会议,面对面答疑解惑、听取意见、解决问题。党组织要做好引导服务工作,助推群众自发性组织发挥正向作用,促进其依法依规参与社会治理,实现基层行政管理与群众自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