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81章读后感20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经》第81章读后感2000字】.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道德经第81章读后感道德经又名老子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也是道家著名的思想著作,经历千年而不朽,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通过此次对道德经的学习我也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这些哲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阅读之后,仔细回味日常工作、生活,发现确实如书中所陈述的那样,心中也不由得增加了几分对作者的敬畏之情。道德经创作于春秋末年。春秋末年之际天下大乱,老子想要摒弃官位归隐山林,于是骑着青牛一路向西而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的请求下写作了道德经。说起道德经,大家都耳熟能详。书中有着很多寓言故事,也有着诸多深奥的哲理。例如本次在学习道德经第81章时,就感触颇多。书中原篇记载道:“信言不美
2、,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回忆过往生活,深感其所言不失为金科玉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是最好理解不过的了,人总喜欢说漂亮话、奉承话,古往今来历来如此,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历朝历代都有着鲜明的案例,商纣王身边的费仲,总是在商纣王面前说各种夸奖纣王的话,不断向纣王诉说各种“美言”,结果导致商纣王迷失在享乐之中。比干则是多次劝谏商纣王,指责商纣王的过失,然而商纣王却不相信,直接处死比干,最终导致商朝覆灭。所以以好听的话不能相信,可信的话听起来不顺耳。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利于病。”
3、说得就是这个道理。中肯的评价虽然不中听,但是确实有助于解决问题,虚假的美言虽然好听,但是无助于解决问题,只会导致问题更加严重。因此,我们职场工作也是如此,作为公司的区域经理,我们在管理工作中,也要严格注意这一点,在对待上级领导的过程中,我们要敢于直言,求真求实,不以美言糊弄上级,面对工作中的问题,要及时指出敢于直言弊端,不能唯唯诺诺,推卸责任。在对待下属时,我们也要积极采纳下面人员的建议,广泛征集下属人员的意见,制定科学合理地方案决策,不能因为下属人员说的符合自己的心思,就给予倭赏。更不能因为下属人员反驳自己的意见,就给予斥责,要客观事实地接纳下属人员的观点,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工作。“善者不
4、辩,辨者不善。”这也非常好理静,曾有古人云:“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通俗点来说就是:少说多干。实干的人并没有太多的言语,花言巧语的人并没有实干的态度。我们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被授予“共和国勋章”的张桂梅、钟南山等时代模范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张桂梅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并没有太多不一样的地方,学识和知识可能还远不及一些大学教授和学者,但是她有着坚韧如铁的“务实”态度,在云南边陛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克服困难的物质条件,驻守近40年。在此期间一直默殿地从事教育工作,不能抱怨过一句,脚踏实地地完成教学工作,没觉得不公平,也未曾说过自己的任何事迹,如果不是记者报道出来,世人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位楷模
5、英雄。钟南山院士也是如此,在抗击乙肝时,没有任何话语,直接奔赴抗疫战场。在2020年新冠抗疫时,也依旧如此,直接奔赴武汉前线,指挥一线抗疫工作,抗疫结束之后,默默返回广东,为病患诊断疾病。我们职场人士也应该如此,始终保持“务实少辩”的工作态度,默默地驻守于工作岗位。身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我们也应该秉承不抱怨、不埋怨的原则,认真践行自身的岗位职责,落实好工作任务,管理好自身的团队建设。自身所有的辛苦付出,公司的领导和周边同事都是有目共睹的,无须计较得失,更不能因为一些委屈、不公,心怀怨恨,坚守“善者不辨”的原则,踏踏实实地完成自身的工作。“言百不如行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工作生活中都是如此
6、,少说多做,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挽起袖子实干。纵使再巧舌如簧,也雉以是让种子开花结果,惟有精心栽种、施肥、浇水,才能使得种子结出丰硕的果实。因此,我们所有人都是一样,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实际工作上,都少一些虚浮的言语,多一些实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有辛苦付出的人,上天都不会辜负,最终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相反,只空谈理想,原地踏步,而不去践行,最终也难以实现梦想。“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话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职场生活。在工作中,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工作任务,尽可能多地想着我能为公司做什么,而不是终日想着公司能回报我们什么。当我们超标准完成工作内容时,公司自然也会绐我们更多的奖励。所谓“爱出者爱返”,只有我们主动付出,才会有回报。如果只想着回报,而不愿付出,最终会一无所获。职场工作也是同理,我们在不断为公司做出更多的贡献时,我们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公司也会不断提升我们的福利待遇、给予我们更大的发展空间。相反,如果我们始终盯着公司的待遇,不愿多付出、多努力,自身也难以得到提升,公司自然也不会改善我们的待遇。道德经虽然已成为历史,但是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至今依旧适用,是我们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身处烦躁的社会,我们也不妨静下心,捧一卷古经,读一段哲理,思考一下人生。既能增加自身的知识,也能陶冶自身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