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送审报告内容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送审报告内容要求.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送审报告内容要求为贯彻落实四川省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办法(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266号)第十六条“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阶段中应当编制抗震设防设计专篇”的规定,指导和规范工程设计单位编制抗震设防专项送审报告,编制本要求。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按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15)67号)的规定组织编制相关资料。一、封面主要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地勘单位、提交日期。加盖设计单位行政章。二、项目设计人员名册主要包括:承担该项目设计的建筑、结构专业负责人及主要设计人员、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审核人(审定人)、单位技术负责人。要求
2、打印并亲笔签名,加盖单位出图专用章和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执业印章。三、工程设计效果图彩色总平面鸟瞰图;可单列,也可置于封面或列于工程概况中。四、文本内容1 .工程概况工程地点,周围环境、总平面高差关系,建筑用途和主要功能描述,房屋栋数编号(或名称)、房屋高度、层数、地下室层数和层高、建筑面积(地上/地下)、结构形式、是否采用隔震减震技术、是否为地震篁点监视防御区、报审依据等。附建筑主要平、剖面图,结构典型平面布置图、结构单元防震缝划分平面图、空间结构应提供有代表性的支座详图。按单体建筑逐一陈述,项目复杂时可列表陈述。2 .设计依据3 .1设计资料2.1.1 批准的方案设计文件、建设工程规
3、划许可证复印件。2.1.2 结构设计咨询意见及回复等(若有)。2.2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标准和规定等。23岩土勘察报告。3 .设计条件和参数3.1 主要设计参数结构设讨工作年限、耐久性年限、安全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场地类别、特征周期、近场影响系数、不利地形或不利地质情况引起的地震作用放大系数、阻尼比、构件抗宸等级、周期折减系数、舒适度标准等。需要保证设防地震时正常使用功能建筑、需要基于抗震性能设计的建筑,应包含针对多遇、设防、罕遇、极罕遇(必要时)地震情况的设计参数。3.2 荷载主要恒、活荷载、风荷载(特殊体型(含屋盖
4、)的结构应有风洞试验或风载仿真分析计算报告)、雪荷载(含特殊组合)、积水荷载(必要时)。3.3 主要勘察成果工程勘察单位名称、勘察报告版本及编号,土层分布及描述,剪切波速测试成果和覆盖层厚度,建筑场地的划分(若划分为不利地段,应提出相应抗震措施建议),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IOkm范圉内是否存在发震断裂,场地类别,各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建议值表、桩基设计参数建议值表,地勘报告建议的基础形式和地基持力层。高边坡对建筑的影响和采取的措施(若有)。结构时程分析所需的地震动参数,不利地段的场地稳定评价(含液化判别、软土、震陷估计、断裂影响和地形影响),需要进行地基处理时应提出可采用的地基处理方式
5、建议,地下水的类型和抗浮设防水位等。4 .地基基础设计地基持力层选择、采用的基础形式、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存在液化土层时采取的抗液化措施、地基承载力、变形、稳定性验算、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倾覆和抗滑移计算(必要时)等。5 .结构设计5.1 房屋长度、高度、宽度、层数和高宽比、主要结构跨度、地下室层数和层高、结构体系和布置、房屋的抗宸等级、防震缝宽度。结构整体分析时嵌固端的选取(带地下室的结构需做嵌固端分析(列出刚度表分析)、传力途径、抗侧力体系的组成和主要特点等;抗震不利的部位和重要构件、需要特别加强的重要部位等需图示醒目表达。5.2 结构的规则性和抗震不利因素分析参照四川省抗震设防超限高层民
6、用建筑工程界定标准DB51/T5058进行规则性判断,并列出抗震不利因素。5.3 结构材料和主要构件尺寸。5.4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方案及对抗震的影响。6 .计算及分析6.1 计算软件名称、版本号和研发单位,计算模型及主要输入参数。结构计算的三维模型图(多塔取整体模型和结构单元独立模型、山地建筑取符合工程实际的计算模型)。6.2 主要计算分析结果6.2.1 主要计算分析结果结构的周期、周期比、单位面积重度、位移和扭转位移比、剪重比、刚重比、有效质量系数、轴压比(主要钢构件的应力比)、重要构件剪压比、楼层侧向刚度比、转换层上下楼层侧向刚度比(若有)、楼层受剪承载力比、倾覆稳定性、框架-剪力墙结构中
7、底层框架部分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比、弹塑性层间位移角(若有)、钢框架柱、支撑的长细比、梁、柱和支撵的板件宽厚比限值、钢结构复杂节点的有限元分析等主要指标,并应判断其合规性和合理性。6.2.2 性能化设计主要分析结果抗震性能目标、设防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整体控制指标、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变形验算、损伤程度分析、楼面水平加速度分析(必要时)等。6.3 特殊构件和部位的专项分析。特别不规则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或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必要时);特殊部位楼板设防和罕遇地震作用下楼板应力分析,结构超长的温度效应影响分析;对复杂节点或关键节点的详细分析;大跨度部位的舒适度分析;穿层柱的稳定性分析
8、和相关构件抗震承载力分析;悬挂结构、连体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等考虑施工工艺、施工顺序对结构内力分布的影响分析;预制框架和预制墙体的构件节点连接方式分析。6.4 大跨度屋盖结构的专项分析(1)大跨屋盖结构布置:明确屋盖的结构形式、传力特性、下部支承条件;明确主要传力构件、薄弱部位及加强措施;支承结构提供的约束条件;单向传力体系屋盖主结构间的可靠支撑;下弦节点支承桁架支座间的可靠措施;两向网架、双向张弦梁沿周边支座的水平支撑;屋盖支承于不同结构单元时的支承形式、交界处相关构件。(2)主要分析结果:整体模型与屋盖单独模型计算的结果;特殊屋盖考虑行波效应并进行多点和多方向地震输入分析结果;屋盖和支承结
9、构分缝位置不同时,各部位相互影响的分析结果;防连续倒塌验算(必要时;重要节点、复杂节点的详细有限元分析结果,必要时试验验证;稳定性腌算;舒适度验算;考虑施工过程影响分析结果;支座采用消能减震、隔震等技术时的专项分析结果。6.5 采用消能减震、隔震技术时,应提供消能减震、隔震设计专项分析6.5.1 隔震层结构平面布置图、竖向隔离缝平面布置图、结构和建筑水平隔离缝构造大样、设备管道穿越隔震层构造大样、楼梯及电梯穿越隔震层构造大样、隔震装置的类型、隔宸支座、阻尼器、抗风等装置的主要参数和检脸要求、隔震设计目标、计算模型、主要计算输入参数。6.5.2 隔震设计的主要分析结果(I)地震波的选取。(2)隔
10、震层设计结果:设防地震作用下的偏心率;隔震支座的长期作用压应力、罕遇地震作用下最大压应力和最大拉应力;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水平位移(特殊设防类建筑需考虑极罕遇地震);隔震层抗风险算;隔震建筑的抗倾覆脸算;隔震层恢复力验算。(3)隔震结构设计结果:设防地震作用下隔震前后的数据(周期、上部结构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上部结构各楼层的位移)对比分析;隔震层下部结构的层间位移角。(4)隔震层部件与连接件、埋件的设计计算:隔震层支墩、支柱及相连构件的承载力验算;与隔震支座相连的支墩、支柱及相连构件的局部承压和必要的冲切验算;橡胶隔震支座连接的承载力验算。6.5.3 消能器结构平面布置图、消能器的类型及消
11、能减震装置的主要参数和检验要求、消能部件构造大样、连接埋件大样、消能减震设计目标、计算模型、主要计算输入参数。6.5.4 消能减震设计的主要分析结果(I)地震波的选取。(2)设防和罕遇地震作用下有效附加阻尼比(或倾覆力矩)。(3)消能部件的选用和设计要求:消能器极限位移或极限速度;摩擦消能器的滑动状态、金属消能器和屈曲约束支撑的屈服状态;消能部件的恢复力模型;消能器支承构件沿消能器消能方向的刚度;黏弹性材料总厚度。(4)设防和罕遇地震作用下有效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和结果O(5)结枸计算分析结果:设防和罕遇地震下的层间变形验算和构件承载力验算结果;多遇地震作用下不考虑附加阻尼的结构承载力和层间变形
12、验算;消能减震效率(减震前后楼层剪力或层间位移角对比、减小幅度)、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器的滞回曲线;各地震水准作用下消能器出力及位移(速度),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能量曲线及消能器耗能占比;地震正常使用建筑的楼面水平加速度。(6)消能子结构的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7)连接消能器的预埋件设计。7 .抗震设计的加强措施汇总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抗震加强措施:包括结构布置措施、抗震等级、特殊内力调整、计算包络设计、截面及配筋加强措施、优化结构抗震性能的构造措施,特殊构件和部位的加强措施、钢构件应力比限值、防止钢梁平面外失稳的措施(新增)等;大跨度屋盖的抗震加强措施;消能减震设计的抗震加强措施;隔震结构设计的抗震加强措施;非结构构件的抗震加强措施。8 .总结及下一步工作(如试验要求等)六、文件格式要求9 本采用A3(电子版)。七、修改和复审送审报告的基本要求1.应在报告标题之后注明修改或复审。2 .应在报告正文最前面列出专家组审查意见和设计单位的回复、修改内容的提要,注明修改内容的章节或页面编号。3 .正文中修改或增加的内容和图表均应分色醒目表达。4 .图纸中修改过的构件或节点应当用云线圈出,并有相应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