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4138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特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推进中小学特色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现就全市中小学特色发展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全市教育“深耕细作、求实求效,扩优提质、务本务根”工作总要求和中小学高质量发展总目标,突出教育特征、学校发展特色和学生爱好特长,全面实施特色学校建设行动,守正创新、不拘一格,办好

2、老百姓家门口每一所学校,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优质学校;教好身边每一名学生,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优秀学生,奋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务本务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践行“三遵(尊)”教育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为学生发展提供多样化、可选择、最适合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机遇,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二)促进优质均衡。以特色学校建设为抓手,破解中小学治校办学动力活力不足、“千校一面”等问题,提升学校办学的“精气神”,培育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教育生态,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推动全市中小学校优质均衡发展。(三)鼓励守正创新。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在巩固已有特色基础上,

3、根据教育发展大方向、总要求,立足校情学情,在教学、管理、育人、文化、环境等一方面或几方面创新突破,培育发展新特色,不断满足学生和社会家长对高质量教育新期待。(四)系统协调推进。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特色学科(专业)培育为重点、兼顾治校办学各方面,追求卓越办学,加强顶层设计,一体化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精致管理、品质立校工作,着力打造新时代高品质学校。三、目标任务经过3-5年左右时间,特色发展理念在全市每一所中小学校都得到深入贯彻实施,学校发展同质化、办学活力不足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全市“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全面开花结果,义务教育学校“五育并举”落实到位,普高学校分层、分类、分流教育和强基培养等工作成效

4、显著,职教高地建设“一校一案”全面落地。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育人质量全面提升,全市省市特色高中数量20所左右、义务教育特色学校100所左右,发挥引领作用,形成全市中小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内涵丰富、生机盎然的发展格局,实现每校有特色、每生有特长的奋进目标。四、基本要求(-)准确把握特色发展定位L明确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努力和科学实践锻造出来的、能够体现并有效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精神品质,体现学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办学追求,具有创新性、独特性、科学性、稳定性等特点。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不是办重点校,而是持续增强学校办学活力,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保

5、障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2 .明确学校特色呈现形式。学校特色因校而异,涵盖制度、管理、教学、育人、评价、文化等治校办学的各方面。既可以是人文教育、理工教育、科技创新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红色基因教育、心理与卫生健康教育、体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海洋教育、生存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法治教育、家庭教育、中医药文化教育等教育特色,也可以是精致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综合评价、制度创新等管理特色,还可以是家校社联合育人、实践综合育人等其他特色。3 .明确特色发展实现路径。学校特色与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资源禀赋条件、学校改革等高度关联。学校应立足市情、校情、学情,坚持育人为本,根据自身

6、历史传统、办学条件和学生发展需求,科学定位学校特色,从一个或几个方面入手创新突破,在课程、师资、评价、管理、资源等方面保障到位,培育具有稳定性、整体性和鲜明风格的特色项目,形成具有学校自身优势的特色发展集群。(二)持续加强特色要素建设4 .加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基石。要以国家、地方课程实施为基础,立足市情和校情、学情,面向每一位学生,兼顾不同学生基础性、发展性和提高性需求,加强特色校本课程研发,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校本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要。高中学校要结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聚焦育人方式改革,做好校本课程结构、功能的升级工作。5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

7、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根本保障。要深入组织实施教师、教研、教学“三教提升”项目,以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生涯指导能力“三个能力”建设为重点,聚焦育人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持续加强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建设。要善用“项目+师资”双带动发展工作机制,抓特色项目以点促面,抓师资专业发展,提高满足智力支撑。6 .加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灵魂。要以阳光校园创建为抓手,坚持“六性三统一”的校园文化建设基本原则,与时俱进、持续加强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学校建设规划和校舍功能,建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人人

8、和谐、人物和谐的校园文化。要发挥校长引领作用和教师榜样作用,尊重教育规律、精通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破“五唯”、兴“五育”,着力建设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教育生态。(三)着力深化育人方式改革7 .深化教学方式改革。要聚焦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大力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的教学,创新跨学科、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任务驱动等学习方式变革,探索基于学科(专业)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探索,构建学生个性化培养模式。

9、8 .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依据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生兴趣特长,落实因材施教原则,优化教育教学管理。义务教育学校要以“十个一”项目为抓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落实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学校要深入实施分层、分类、分流教育,发挥强基培养的引领支撑作用,深化选课走班教学探索,强化任课教师责任和集体观念教育,发挥学生组织自主管理作用,提高育人质量。9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要为每一个孩子人生出彩创造机会,“三全育人”要落实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须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学校要创造条件建好用好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强化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

10、、审美素养、劳动和社会实践评价,发挥其评价引领作用,精准提供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尊重学生差异,创新学生差异发展路径。要将满足学生发展能力作为对教师贡献度评价的重要指标。(四)建立特色发展机制10 .建立内生培育和对标发展机制。学校特色发展有其内在生长逻辑,要充分发挥学校干部教师主体作用,依据学校章程,坚持“一校一策”,加强顶层设计和愿景引领,组建专家团队,组织深入研讨,形成工作方案,深化创建工作。要提高对标、对表、对题、对需能力,围绕特色发展定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益导向,对标市内外2-3所优质学校,加强学习借鉴和改进提升。11 .建立平台提升和组团发展机制。积极融入市全球海洋

11、中心城市建设、工业互联网之都建设、创业城市建设等重大平台以及市和区市教育集团建设、市级实验学校建设、阳光校园创建、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建设、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强镇筑基”行动、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双百工程”创新实验室建设、教学成果奖评定、教学案例推广等发展平台,在建平台和用平台中创新突破、推动学校发展。要善于抓住全市义务教育学校“五育并举”改革、高中学校育人方式改革、普职一体化改革、中高职一体化改革等契机,加入课题研究和实践创新团队,加强协同攻坚,为学校特色发展不断注入内生动力。12 .建立内引外联和共建共享机制。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必须坚持开门办学,善用社会各类优质教育资源。要善于向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和社会借力,聘请专家学者、能工巧匠、非遗传承人等开展师资培训、联合育人、特色提升等工作。教育教学设施要与学校特色发展同步一体化规划建设,要本着集约化的要求做好设施资源共享,为跨校游学提供支持。要加强特色办学宣传引领,用特色育人的实际成效赢得社会家长的广泛理解和认同,在特色酝酿中见微知著求精致,在特色培育中务本务根立品质,在特色宣传中求真务实赢口碑,努力把每一所学校都建设成为老百姓认可的好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绩效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