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非遗教育更好融入国民教育体系.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91804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将非遗教育更好融入国民教育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将非遗教育更好融入国民教育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将非遗教育更好融入国民教育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将非遗教育更好融入国民教育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将非遗教育更好融入国民教育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非遗教育更好融入国民教育体系.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将非遗教育更好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 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 自信自强。教育是非遗事业持续开展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非遗理念传播、非遗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及技艺的当代传承, 离不开国民教育体系。2021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 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将非遗保护工作“融入国 民教育体系”。教育部全面推进将非遗传承特长纳入国民教 育体系和学校美育工程。2023年11月6日,教育部新闻发 布会宣布:将非遗人才培养摆在国策的重要位置,非遗人才 的培养始终是非遗保护传承的重

2、中之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文 化强国的征程中,更加需要提升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 在联合国教科文公约框架下,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资 源与动力,参与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共同的美好未 来贡献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国民教育体系是国家面向全体公民提供的不同层次、不 同形态、不同类型的教育服务系统。将非遗教育融入国民教 育体系,意味着各个层级、各个类别的国民教育都需要纳入 非遗教育内容,非遗教育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 据两办意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 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出版非物质文化 遗产通识教育读本”,提出了贯穿始终的总体目标,同时强调 课程体系、

3、教材体系和通识读本,作为推进非遗教育的三大 关键措施。学校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主干,非遗教育作为当代民 族文化价值观、认同感与文化创造力培育的重要方式,要真 正发挥教育作用就必须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三进”要 从幼儿园开始,幼教是儿童成长的助推器,“教子婴孩三 岁看老”不仅是中国古训1,也符合现代早教的教学理念。儿 童是白纸,儿童的德育美育异常重要,我们在儿童对外界产 生兴趣时用非遗的美好事物与德行去影响、培育孩童,会形 成他们美好纯正的人生底色。这时的非遗教育要根据儿童发 育成长特点,以直观感性、好吃好看好玩的非遗产品引导儿 童对非遗的认知,并对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感情。到了 小学阶段

4、,在直观感受非遗的同时,在小学课内外教学可选 择非遗中的故事、神话与歌谣,通过启发讨论,让同学明白 事理与做人道理,获得伦理教育。小学还是学生特别具有模 仿力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非遗节会礼仪活动,培养小学生 初级文化传习能力。意见进一步指出:“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 色课程,鼓励建设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特色中 小学传承基地”,这是对中小学非遗课程教育的明确规定,同 时鼓励依托国家级非遗项目在中小学建设传承基地,在学校 空间内实现非遗活态传承,让青少年与非遗有日常亲密接触。 这是非遗在校园,而不是活动性地进校园,二者影响效果会 有显著差异,从而为非遗保护理念落地生根提供制度与措施

5、 保障。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大学自然是非遗传承保护的重 要基地,“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支 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高校非遗学科 体系和专业建设是目前破解高校进入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 关键。高等学校由于既有学科体制与专业限制,非遗研究与 人才培养很难找到立足生长空间,非遗要融入高等学校教育 就要以改革的姿态在学科建设中拓展空间。教育部与部分高 校正尝试在本科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在研究生培养方 面,以自设学科方向方式试点非遗研究生的培养,在北京师 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筝9所高校已经招收两届研究 生。2020年天津大学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自设非遗一级学科硕 士

6、学位点,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正式进入我国教育体制 和学科体系,已经招收三届研究生。2020年在艺术学科门类 下的艺术学理论类中,首次设立大学四年制本科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专业;同时在历史学门类下设立文化遗产学本科专 业。当前,虽然在一些大学设置了非遗保护专业,但尚未在 高校学科本硕博的学位体制中贯通,需要进一步加强非遗保 护本硕博的培养体制。意见还特别提出“在职业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相关专业和课程”,对职业学校在非遗保护方面的特别 作用予以强调。应该说,职业学校是培养非遗保护人力资源 的重要阵地,也是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衔接最合适的教育机 构。浙江艺术学院就设立了产学研一体化的非遗传习

7、院,设 立非遗传习作坊,提供营销非遗产品的展示平台,让传承人 在学院内直接面对同学。传授技艺,将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 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非遗学科定位,目前还处于讨论阶段。非遗学科属 于交叉学科,非遗保护需要多学科知识,任何单一学科都难 以独立承担。但有几个主干学科必须强调,如民俗学、社会 学、文学、艺术学、公共管理学、民间工艺学、文化遗产学 等,还有传播学、数字技术等。各个大学可根据自己的特色 作重点培养,掌握一般非遗理念、理论与专业基础,以及相 应调查记录评估的技术手段。非遗如果安置在文化遗产门类 下,与一般文化遗产、民俗学、民间工艺学等协调,可以为 国家提供专门人才。同时对于高等学校与职业学院来说,也 是其服务社会、增强高校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能力的有效实 践。近年来,在两办文件推动下,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虽 然有了明显进展,但是离非遗人才培养所需学科建设与专业 需求还有不小的距离,非遗学科归属、非遗人才培养体系、 非遗平台建设、非遗课程与非遗教材建设都还有待完善。我 们各级各类型的教育机构需要高度重视,真正落实中央办公 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意见精神,将中国非遗与民族 复兴大业,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密切关 联,就会获得保护非遗的信念、信心与坚韧向前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