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 新支柱、新赛道。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出部署时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 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本期特邀专家围 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引领未来的新支柱新赛道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何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是 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张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 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 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先进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 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
2、效益好等特征,对于培 育发展新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工业战 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 车、新能源、节能环保、航空航天、海洋装备九大产业,呈 现出重点领域发展壮大、新增长点涌现、创新能级跃升、竞 争实力增强的良好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五年规划为蓝图,不断培育发 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印发,此后,战略性新兴产业 被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 划。2020年,
3、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 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 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提出20个重点方向和支持政策。各 有关部门、各省区市也积极出台关于科技、人才、金融等方 面配套支持政策。今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高校增设 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区域发展急需紧缺专业;4月,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 制造业金融服务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强调,通过债券、 直投股权、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保险费产管理产 品等多种形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从国际上看,战略性新兴
4、产业是各国竞相角逐的新赛道、 新经济。美国2023年制定多项科技政策促进量子技术、生物 燃料、数字技术等发展。在半导体方面,计划2023年至2028 年每年投入I亿美元;在新能源方面,宣布分批投入2.96亿 美元、17.79亿美元和15.34亿美元,用于支持生物燃料、清 洁氢能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的新支柱、新赛遒。这可以 从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国际竞争几方面理解。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是发展新质 生产力的主阵地之一。从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看, 回顾全球经济发展史,在19世纪以前全球经济增长较为缓 慢。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跃升,经济实现快速
5、增长。进入新 时代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推进,迫切需要 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 革。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是孕育、应用这些新技术的优质土壤, 它以数字技术等诸多通用目的技术为支撑,具有强大的渗透 与融合能力,能够与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效率提升。 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为表征的产业数字 化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与此同时,作为技术创 新的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自身发展迅速,而且引领和 带动其他产业的技术创新,产生积极示范效应。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强大辐射作用,是推动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的着力点。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战略性新兴 产业的
6、兴起不仅是新技术在本领域的突破和应用,更重要的 是通过在供给侧创造新产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条升级和更 新。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终端产品新能源汽车的创新, 可带动上游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并推动 形成新的产业动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我国动力 电池的材料和新技术应用不断取得突破,当前已形成全球产 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因此,发展壮大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通过产业链的带动作用,不断形成新的 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高质 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跃升,是塑 造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领域。从国际竞争与合作视角看,当
7、前 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产业分工的本地化、区域化趋势日 益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保障经济平稳发展、应对风险 挑战的重要手段。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核心技术仍 处于发展初期,抢占这些技术高地、构筑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和发展空间,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发展实现从跟随”到“引 领”的突破。同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可以通过拓宽国 际市场、推动国际创新合作,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参 与有关国际标准制定,强化我国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推 动形成全球发展的动力源。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怎样,有哪些特 点?张其仔(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近年 来,我国
8、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发展质量提升,发 展动能强劲,不少领域已处于全球第一方阵甚至领先地位, 正在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梃升。一是强化科技引领,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核心技术攻关 布局持续展开,在重大技术攻关上,新型举国体制加快完善, 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持续加强,重大技术装备工程规划 得以实施,突破一批标志性重大装备,产业基础能力持续提 升。“绿能瀛”号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五代“长恒系列” 大型LNG船首制船,采用最新一代的双眼鳍线型设计和多 项低碳节能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23年国产 首艘大型邮轮“爰达魔都号”交付使用,标志着我国已具 备同时建造大型邮轮、大型液化天然气
9、运输船、航空母舰的 造船工业能力。华为燃麟9000S芯片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制 程达7纳米工艺,并通过架构创新与提高晶体管密度,性能 接近国外5纳米工艺产品。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全球 占比达42%, 6G、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研发处于全球第一阵 营。自主研制的中程窄体干线商用飞机国产大飞机C919总 体技术水平与研制装配线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年1月,由 东方空间研制的“引力一号”首飞成功,这是我国自主研制 的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朱雀等系列商业运载火箭 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商业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取得重 大突破。系统掌握高铁建造成套技术,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在 各种气候环境和复杂艰险条件下
10、建设和运营高铁的国家。煤 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特高压输电等走在世界前列。二是创新应用场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 兴产业融合发展。用好国内大市场和丰富应用场景,系统推 进5G、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技 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 型行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推进新一代信 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普及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 应用,加快重点行业智能升级。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 创新,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用好首 台(套)首批次政策,加快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 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绿
11、色制造工程,打造一 批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等,做强绿色制造 业,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基本形成综合型、特色型、专 业型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 8100万台(套),覆盖国民经济45个行业大类。截至2023 年底,我国支持遴选400多家国家级示范工厂,推动各地建 设万余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树立了 5500多个可复制 推广的智能制造典型场景范例,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制造 应用市场。发布394项国家标准,引导140多家龙头企业探 索构建“标准群”。三是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加强政府资金引导。强化对战 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项目投资牵引作用,按市场化方式引 导带动社会
12、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银行保险机构积 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 目的企业等经营主体创新发展,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攻 关突破,聚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生物 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强化资金 支持和风险保障,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信用贷款规模。四是激活企业创新活力,加大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力度。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高研 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例如,对集成电路企业和工业母机企 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 入当期损益的,按规定据实扣
13、除的基础上,在2023年1月1 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20%在税 前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在上述期间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 220%在税前摊销,激活企业创新动能。自促进大中小企业 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印发以来,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 稳步推进,专精特新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2年底,专 精特新中小企业已占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27%,占当年新上 市企业数量的59%。同时,实施领航企业工程和单项冠军工 程,打造一批领航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形成一批链主企业。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5万多家,“小巨人”企业1.2万 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探索融合化集群化路径在推
14、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方面,形成了哪些 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韩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创新战略研究室副主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 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指一定 地理范围内,与特定战略性新兴技术或产业相关的企业、科 研机构和服务机构等通过有效集聚、分工合作、协调创新, 形成的具有竞争优势和带动作用的产业组织形态。融合化和 集群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进趋势和重要方向,成为推动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是落实国家区域战 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工程,是推动战略性新兴 产业向全球产
15、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有力举措。2012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会同国家开发银行等,选择江苏、 安徽、湖北、广东、深圳等中东部五省市,开展区域战略性 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工作。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 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面向重点领域和重 点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建设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 业集群。“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 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健全产业集群组织 管理和专业化推进机制,建设创新和公共服务综合体,构建 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 引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2022
16、-2035年)强调,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 群发展,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引领 下,各地结合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围绕融合化 和集群化两大主题,布局形成了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了若干辐射带动能力突出的新 兴产业增长极,对资源要素的吸引和集聚功能不断增强,探 索形成了一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四川省成都市立足国家战略腹地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四 川大学、华西医院等研发优势,强化科伦等一批龙头企业带 动作用,集聚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精准医学产 业创新中心、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级创新 平台,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创新链条,天府国际 生物城、成都医学城等核心承载区集聚效应日趋显现,生物 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材料等细分产业做大 做强。2023年,全市生物医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 营收780亿元、利润145.2亿元,增幅分别高于全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