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工作】甘肃农家书屋在创新中“增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家书屋工作】甘肃农家书屋在创新中“增值”.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农家书屋H作】甘肃农家书屋在创新中“土曾值”作为全国最早建设农家书屋的省份,2005年至今,甘肃共 建成各类农家书屋1.72万个。1.72万个农家书屋带来了什么?据统计,经过IO多年的发 展,甘肃省农民人均图书拥有量达到1.98册,农民图书阅读率 从30%左右提高到2017年年底的47.3%。10余年间,甘肃省农 家书屋获得各类配送出版物超过2863万册,年均借阅登记量超 过200万册次。一、专业户的“参谋部”地处西部的甘肃,自然条件严酷,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任燕顺介绍,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及 藏区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集中了 58个贫困县。“农民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少,
2、成为全县脱贫的瓶颈。”甘肃 省陇西县政协副主席栾国泰说,陇西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 县,脱贫攻坚路上,陇西县盘活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藏着科技 与知识”的农家书屋自然成了破解贫困瓶颈的有效载体。就拿巩昌镇昌谷村村民李建国一家来说吧,由于自然条件艰 苦,土地上的收入有限,李建国从去年开始投入5万多元搞起了 养殖。现在他有空就往书屋跑,养牛技术方面的书是他的最爱。 李建国说:“这些书提升了我养牛的水平,明年大概可以增收一两万元。”截至2017年年底,陇西县贫困人口减少到5. 38万人,贫困 发生率下降到12.43%。今年陇西县将继续发挥农家书屋在扶观 念、扶志气、扶精神、扶知识、扶思路、扶技术等方
3、面的重要作 用。”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务工实用技术培训1,农民最欢迎 栾国泰说,学到技术、赚到钱,农民更爱往书屋跑,文化素质也 就渐渐得到了提升。“农户把在农家书屋学到的专业知识与我们村里的茶产业 开发相结合,实现了增收致富的目的。”“村上建农家书屋,我们 就近学到了知识,而且可以增加收入。”“村村有农家书屋,对培 养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一路采访中,文县碧口 镇水蒿村农家书屋管理员高清明、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镇什字坪 村村民鲜旺明、栾国泰的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让大家感受到,一 村一书屋,甘肃用有特色的创新证明,西北欠发达地区不仅可以 在文化领域做出成绩,而且可以用文化托举经济。二、
4、马背上的“信息桥”有特色的创新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再次得到了证明。生活在祁连山北麓的裕固族是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至今延 续着传统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针对地广人稀、牧民流动性大的 特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在牧业村开设农家书屋流动书箱,被当 地农牧民形象地称为“马背上的书屋”。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综合文化站站长杨锋介绍说,平时, 一个月送一次书,每次驮着400多册的新书换回前一次的。在夏 季农牧民转场放牧相对集中的季节,每年6月至9月是集中的送 书时间,管理员骑着马把图书送往游牧点,满足农牧民阅读、学 习的需求。西去的祁连山被高山草原覆盖。裕固族牧民杨雪承担着为大 河乡西岭村40万亩的草场上107户
5、牧民送书的任务,每次在祁 连山草原上送书,60公里的路程至少得走两三天。时下正值裕固族牧民陆续由冬春季牧场向高海拔的夏季牧 场转场的时节。为方便牧民看书,杨雪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往西岭 村夏季牧场游牧点送书的工作。今年,他准备把肉羊健康养殖 技术100问农村常用法律知识速查手册农民致富实用手册 惠农政策解读等图书送到游牧点。“马背上的书屋”成了农家书屋建设中,有效解决人口分散 居住区“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可圈可点的典型经验,更为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培养了一批“活字典”“土专家”,为牧民增收 致富架起了 “信息桥”。三、融合中的新平台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单烈日前在到甘肃观摩农家 书屋时说:“
6、你们的农家书屋各具特色。”今年75岁的什字坪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李华忠,是一名退休 教师。他告诉记者,依靠管理创新、活动创新,什字坪村农家书 屋全天候对外开放,年均借阅达2. 1万余人次、3万册次。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新闻出版科科长成喜全说,创新、融合 是实现全覆盖后各地着力最多的探索。比如,因地制宜搭建“文 教互哺”平台,变农家书屋为农村教育第二课堂、留守儿童管护 中心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依托村委会、农村电商商户建 立农家书屋,为农民脱贫致富添动力。据甘肃省局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刘晓文介绍,数字 农家书屋,为推动精准扶贫、提高农民素质提供了新帮手。读者 只要自备终端进入数字农家书屋所覆盖的区域,就能进入网上 “农家书屋”读书或免费下载图书。现在,甘肃省数字农家书屋 已达8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