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在人生道路上:师昌绪自传》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在人生道路上:师昌绪自传》心得体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读在人生道路上:师昌绪自传心得体会近日,区党工委组织部组织开展“党员读书月”活动,结合近期我的读书学习,我想简单谈一下我对读书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师昌绪先生是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珞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人生道路上:师昌绪自传记录了师老走过的90载风雨人生路。读后感慨良多。献身科学矢志报国。1948年,师昌绪先生留学美国,此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金属材料学研究,是当时被美国明令禁止回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经过回国斗争运动,他成为美国政府同意放行的首批中国留学生之一。麻省理工学院著名冶金学家M.柯恩教授曾经挽留他说:“你
2、如果嫌现在的职位低、赚钱少,我可以帮你争取!”师昌绪平静地说:“不是这个原因,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需要我。”1955年,师昌绪先生冲破重重阻挠,终于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并服从中国科学院分配,来到沈阳从事物理冶金研究。当时的沈阳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中国科学院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金属研究所,师昌绪先生在研究所里整整工作了30年。期间,他领导研发的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锲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研发这一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师昌绪先生本人也被誉为“中国高温合金之父”。在自传里师老曾这样写道:“因为人活着就要有所作为,为中国人民造福,以强国姿态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勇于
3、担当开拓创新。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酝酿成立腐蚀与防护研究所,之前上海、杭州、青岛和大连等地筹建研究所都因准备不足而落空。1982年,师昌绪先生主动请缨,在沈阳筹建了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简称腐蚀所),并兼任所长。腐蚀所成立后,先后争取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金属腐蚀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支持,取得鉴定成果1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4项、省部级奖9项。师昌绪先生十分关注与支持我国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基础数据积累工作。上世纪50年代末,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创建了我国材料大气、海水、土康腐蚀试验网站(简称腐蚀试验网站)。1986年正值科技体制改革,腐蚀试验网站经费没有着落,人员流失严
4、重,有些样品处于无人管理的局面。同时,基金委在组织“七五”重大项目时,对“材料大气、海水、土壤腐馋数据积累及基础研究是否继续立项,出现了意见分歧。面对这种情况,师昌绪先生做了大量工作,反变宣传该项基础性试脸研究工作对我国当前和今后建设的重要意义,最终得到理解与支持,该项工作从“七五”到“九五”一直被列为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心系国家倾注未来。作为材料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师昌绪先生为我国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倡导并参与主持中国工程院的建立,先后参与研发航空发动机、大飞机、纳米科学、镁合金、碳纤维等国家战略关键技术和核心材料。师昌绪先生极为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并大量招收研究生,使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新人辈出。他本人先后培养了100多名研究生,多人成为材料领域科学家和学术带头人,成为我国材料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在自传中,师昌绪先生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总结了四句话:“智慧、体魄是基础;勤奋、进取是动力;素质、品德是保证;环境、机遇是条件。”我一直把这四句话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同样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不仅要学习师老矢志报国的理想追求、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更要学习他虚怀若谷、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师老的精神激励着我努力拼搏,报效祖国,为国家的科技强大及社会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将优良传统和科学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今天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