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论文的创新标准及研究逻辑与基本要素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士论文的创新标准及研究逻辑与基本要素探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在破“五唯”和破除“SCI至上”的背景下,博士生学术评价要做战略性调整,要由强调发表SCl论文转向提升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博士生的学术评价将聚焦于学位论文自身、聚焦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那么,什么是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用什么标准评价博士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如何提高博士论文的学术创新性?本人将结合博士培养经验探讨这些问题。1 .学术标准:境界与能力。博士生是由学生走向学者的过渡阶段。要搞清楚博士教育的质量标准,首先必须探讨一个成熟学者的核心素养。成熟学者的核心素养就是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成熟学者的核心素养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术境界,另一个是学术创新能力。(I)学术境界。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为学与为人
2、是统一的。要了解一个学者的学术境界首先必须了解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冯友兰将为学为人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天地境界是一种超越性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为学的最高境界其实是养成一种“形而上品格二赵炬明根据冯友兰的四重人生境界说,以自己求学经历为例,提出五重学术境界说。一是地方境界。贵州大学的学者只想当地的事情,参照当地学术界的标准。二是全国境界。华中科技大学的学者,关心全国的事情,他们总是与全国的大学比,希望能够在全国领先。三是国际境界。北京大学的学者,不在意在全国争第,很关心能否在国际学术界占有席之地。四是全球境界。麦吉尔大学的学者,不少人自己就是国际学
3、术领域的领跑者,他们不是把国际学术界做参考系,而是把本领域中一小群领军人物作为主要参考点。五是古今境界: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学者,同时代无人能出其右,他们不在同时代人中找参照系,而是把历史上的伟大前辈的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基础和参照系,做出旷古未有的伟大成果。这给博士生的启示是:研究问题要有国际视野,要熟悉国际学术前沿,对国际学术界讨论的问题、采用的新方法、提出的新观点十分敏感。(2)学术创新能力。学术创新能力是博士生的关键能力。学术创新能力不是抽象的,它具体体现于学术研究过程之中。评价学术创新能力至少可以从如下六个方面进行。一是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都知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研
4、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是在价值引导下建构研究对象的过程。有没有问题意识决定了有没有学术创新。博士生的问题意识既与自己的学术境界有关,也与自己的学术积累有关。面对同样的社会现象,有人能提出有学术价值问题,有人提不出有学术价值问题。对博士论文来说,其设问方式最好以“为什么”开头,这样我们只需回答是因为什么,从而有利于将研究问题聚焦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二是方案设计能力。研究方案设计具体包括研究目的、研究问题、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研究分工、研究步骤、研究周期及其阶段研究任务、研究成本核算以及预期研究成果等方面的内容。研究方案设计能力是指研究者对一项课题的规划能力,强调他们能够对一项研究课题进行合
5、理分解,进而形成行动方案。研究方案设计能力反映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设计策略,实际上反映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提高博士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关键是让他们参与真实的课题设计。通过训练使博士生对研究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使他们在研究的前期工作中,对所要研究的问题,应采用的方法,想要得到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三是批判性阅读与概括能力。批判性阅读是文献概括的前提。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在理智上主动与作者内在对话的阅读模式。博士生在阅读时常常缺乏批判的态度,常常被作者的逻辑牵着鼻子走。批判性阅读强调读者要和文本保持一定的距离,独立地进行评价,而不是跟着作者的想法走。四是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调利用抽
6、象概念进行高水平思辨的能力。这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逻辑思维不同于形象思维,它是以概念为思维材料,以语言为载体,每推进一步都有充分依据的思维,它以抽象性为主要特征,其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与推理。逻辑思维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形式,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形式,类比推理是强调事物相似性的推理形式。通过三种推理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五是知识迁移能力与想象力。充满想象力的假设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迷则为凡,悟则为圣”,这是强调学者要有悟
7、性(想象力)。人类的心智一般分为观察、记忆、理解(分析和判断)、想象四大功能,其中想象力最重要,它是创造之泉源。学术想象力是一个学者知识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的集成。学术想象力体现为知识的迁移能力。所谓知识迁移能力是指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景,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素质和能力。知识之所以能够迁移,是因为不同专业领域存在相似的内在结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同构(isomorphism)o培养博士生的学术想象力就要鼓励他们从自己所熟悉的专业中总结出相对一般的结构进行跨领域的移植。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学术想象力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就是基于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通过想象力去建立一个以某个知识点为
8、中心的关联知识库,最终形成一个系统性知识体系。六是基本研究技能。基本研究技能是指顺利开展学术研究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查阅文献技能、数据收集技能、数据分析技能、科研表达技能等四个方面。查阅文献技能是一个博士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事实上,任何研究工作都需要去寻找、翻阅已有文献资料,在博士生阶段,更多的是查阅研究文献,如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外文研究文献主要是NCBI、EMB1.、webofscience等外文数据库。数据收集技能主要指博士生能够熟练运用问卷、量表、实验、抽样、测量等定量方法以及观察、访谈、田野调查等质性方法获取研究数据。数据分析技能指博士生能够熟练运用SPSS、STATA、
9、SAS、MatlabR语言、AMOSPython.CiteSPaCe等工具进行T检验、信度、效度、方差、参数、回归、结构方转、数据包络、倾向得分匹配等定量分析,或者运用NvivoUcinetAtlasPajeck等工具从事扎根理论探索、社会网络分析、案例分析、叙事分析、历史分析等。科研表达技能分为口头表达技能和书面表达技能两类,其中,口头表达技能主要指做学术报告的能力。书面表达技能主要指撰写科研论文、科技报告、项目申请等各种材料的能力。对博士生来说,用国际通用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的能力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科学化,强调用数据说话;第二,专业化,强调用专业共同体公认的方式撰写学术论文
10、。2 .实现路径:探讨高等教育博士论文的研究逻辑首先必须明确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关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我想强调两点。第一,高等教育学属于社会科学,而非人文学科。冷冰冰的数据、冷冰冰的分析是其突出的特点。第二,高等教育是一个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过强的学科边界意识是高等教育学一切问题的根源。作为一个学科边界模糊的“软学科”,高等教育学具有寄生性的特点,高度依赖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学一旦追求学科化,建立严格的学科边界,就会失去了自身生机与活力。高等教育学的知识生产必须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研究。高等教育学博士论文的研究逻辑包括五个关键步骤。(1)观察(observatio
11、n)。人类在认识上存在的一个困扰是: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而现实世界是无限的。如何突破这个困扰?根本的出路是缩小研究范围,即把现实世界中的一部分建构为研究对象。建构研究对象要受到一定文化观念的制约,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在一定价值观念指引下建构出研究对象。(2)分类(Classification)。对现象进行分类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分类的关键是找出现象的可比性,从无序中找出有序。马克斯韦伯(MAVeber)的理想类型法(idealtype)是一种很好的分类工具。理想类型是一个概念工具、一种思维的图像。这种思维图像能够为我们带来某种思想秩序。理想类型法的要点是从一个特定的观点出发,特别强调现实中的某些
12、成分,形成一套内在统一的理论。它常常片面地强调具体现象里面的某些成分,然后把他们提升为一种纯粹的概念(乌托邦)。(3)分类定性(Characterization)o分类的目的是把不同类别的性质和特点找出来,分类定性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归纳出每一类的特点。(4)理论化(Generalization)O理论化又称规律概括,是指把某类现象的性质变成一条规则,把分类的结果和分类定性归纳成一种带规律性的东西,上升为理论。(5)形成假说(HyPOthesis)。形成充满想象力的假设是科学研究的核心。人们常常通过假设来建构理论体系,假设来自于演绎,演绎的方式是预测,预测要求证伪,预测的结果必然回到现实中。预测
13、的副产品是显示一批从未发现的新现象和新事实。高等教育研究的最高境界不只是通过现象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通过规律揭示新的现象、发现新的世界、构建新的认识。高等教育学的博士生首先要提高为学为人的境界。只有大视野,才有大智慧。其次,要全面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包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研究方案设计能力、批判性阅读与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与想象力、基本研究技能。第三,要遵循基本的研究逻辑。观察、分类、分类定性、理论化、形成假设。高等教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大力提倡实证研究,要通过实证研究来发展知识、创新知识。实证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形成富有想象力的研究假设,二是细致的查证过程。前者是开放的
14、,后者是封闭的。所谓“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就是实证研究的写照。基于高等教育学科特点培养博士生当前高等教育学科的博士生培养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对博士生培养中的一些问题,学术共同体内的看法可能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一是高等教育学科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用有些学者的话说是“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因此对学科发展的一些问题还没有形成共识;二是高等教育学科的博士生导师群体是一个异质化程度较高的群体,他们在教育背景、知识结构、工作经历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本学科中不是教育学科出身的导师占比较高,甚至有很大一批导师来自于与教育学科差异较大的理工类学科,也有些导师具有长期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经验,
15、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经历必然导致他们对一些学科基本问题看法上的差异;三是进入到高等教育学科学习的博士生群体异质化程度也较高,由于这一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化、结构化程度不高,因此相对别的学科来说入学门槛较低,因此跨学科甚至跨门类、跨科类学习的学生很多,而且在这些学生中很多人抱着比较明显的实用目的而来,表现出较强的功利化倾向,这使得博士生群体的学习动机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对高等教育学科的博士生培养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只有直面挑战,从高等教育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才能切实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学科特点历来是本学科学术共同体成员关心的话题,笔者并不想从理论上对其进行论述和分析
16、,而是期望能够结合这一学科的特点,对博士生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1 .高等教育学科的实践性与博士生实践意识的培养。不只是高等教育学科,整个教育学科的实践性比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母学科”如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的实践性都更强。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范围比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活动更为清晰,而且前者会比较多地受到后者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教育是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合力塑造的结果,因此关于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也总会归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些“母学科”之上。高等教育学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大部分的研究是理论的应用研究以及现实的行动研究,而这两种研究都需要基于具体的高等教育实践和情景。在博士生的培养中,凸显高等教育学科的实践性并非意味着要让学生从事具体的高等教育实践工作,而是要培养学生在进行高等教育研究时的实践意识。这种意识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明确的问题意识,要清楚研究所要解决的高等教育问题是什么,并将其贯穿研究始终,这样的研究才能切到问题的本质,有分析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