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慈路道路工程(北段)初步设计计算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慈路道路工程(北段)初步设计计算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鸿慈路道路工程(北段)初步设计计算书1工程概况12设计依据、采用的技术规范及专家意见12.1设计依据12.2采用的技术规范23工程地质情况24边坡支挡结构设计154.1 设计参数154.2 支挡结构设计165桩板挡墙稳定性计算166结论301工程概况本次设计的鸿慈路位于。项目南起于上跨兴络线铁路桥梁终点,北止于现状龙华路,长度约1.3km,其中K7+888K8+432.015段为新建段;K8+432.015K8+519.015段为已建下穿成渝高速地通道段;K8+519.015K9+200段为现状改造段。本项目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时速50kmh,标准路幅宽32m,双向6车道,包含一座下穿成
2、渝高速地通道,长87m,该地通道结构为现状,本次仅进行排水、照明及装饰设计。如图所示,红色粗实线为本次设计设计范围。本项目设计内容包含道路、地通道、排水、照明、交通、绿化等工程内容。2设计依据、采用的技术规范及专家意见2.1设计依据(1)业主与我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2)兴谷路下穿道工程施工图设计(重庆市中机中联)(3)重庆高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4)重庆高新区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导则(5)重庆市生态园林建设技术导则(6)重庆市主城区绿化提质增花添色设计技术导则(7)沿山大道施工图设计图纸(苏交科)(8)业主提供的相关最新地形图资料1:500(2021.11)(9)高新区主要干道工程(C标段)鸿慈路(
3、K7+888.000K9+207.17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2022.08)(10)鸿慈路道路工程(北段)工程方案设计(林同松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2022.07)(Il)其他相关资料2.2采用的技术规范2. 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3. 2.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4. 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5. 2.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6. 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7. 2.6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
4、-2021)8. 2.7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51351-20199. 2.8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10. .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工程地质情况3.1 基础设施条件拟建高新区主要干道工程(C标段)鸿慈路(K7+888K9+2OO)项目位于重庆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含谷镇,周边市政路网已基本成熟,设计起点为龙村,下穿银昆高速,接于兴谷路,终点置于新谷路与龙华路交叉口,车辆能快速到达,交通较为方便。3.2 气象与水文工程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具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海拔高程30Om以下的沿江河谷区,年平均
5、气温为18.018.8C之间。气候特点:重庆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资源丰富,降水量充沛,具有冬暖春早、夏多伏旱、无霜期长、降水丰富但分布不均、日照少、湿度大、雾多、风速小等特点。气温:年平均气温约18.3C,年极端最高气温43.0C(2006.8.15),年极端最低气温-1.8oC(1955.01.11),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7,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5.7。降雨量:雨季平均起讫日期为5月2日9月27日,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一日最大降雨量216.6mm(2007.7.17)。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082.6mm,降雨量最高为1518.7m
6、m,降雨量最低为644.3mm。风:年平均风速为1.3ms,最大风速为26.7ms湿度:年蒸发量1079.2mm,最大年蒸发量1347.3mm(1959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7.7hPa,阴天年平均有200多天。拟建场地范围内未发现大型地表水水体,总体来说场地水文条件为简单。3.3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地势整体呈波状起伏,地面高程296.0Om304.00m,相对高差8.00m,场地整体地形宏观角度1。10。,局部边坡地段地形坡角50。60。3.4 地层岩性经地面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场地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堆积层和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各地层岩性特征
7、依新老顺序简述如下:3.4.1 第四系全新统(Q4)(1)人工填土(Q4ml)人工填土:杂色,由砂岩、砂质泥岩碎块石、粘性土等组成,碎块石粒径一般15mm250mm,最大粒径超过500mm,骨架颗粒含量25%60%,钻探揭露厚度0.0Om9.IOm(HCZK76),道路全段广泛分布。场地内填土分为近期堆填和远期堆填,近期填土分布范围为K7+888.000K8+420,地表表层因房屋拆除堆填而成,松散状为主,以杂填土为主;其余地段分布远期填土,堆填年限5年-7年,主要为兴谷路原路基及周边范围回填,作压实处理,路基范围内填土以中密为主,路基范围外填土以稍密为主,以素填土为主。(2)粉质粘土(Q4e
8、,+d,)灰黄色褐色,成份均匀,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塑软塑状,钻探揭露厚度为0.7m6.3m(FXZK70),主要分布在沿线原始地貌低洼、沟槽地带。线路里程K7+888-K8000段粉质粘土顶部主要为耕植土,富含有机质与植物根系,土层厚度厚Oom39Om(HCZK21)。3.4.2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质泥岩:紫红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为主,局部夹有薄层砂岩或团块,中厚厚层状,强风化带风化裂隙发育,岩质极软,岩芯破碎呈碎块状;中等风化带岩芯较完整,裂隙微发育,局部较发育,岩质极软软,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少量块状、厚片状,岩芯一一般节长20mm
9、200mm,最长岩芯超过30OmmcJ岩石单轴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7.44MPa,属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为IV级。砂质泥岩主要分布在里程K7+888K8+440。粉砂岩:黄褐色,矿物成分主要为粘土矿物,粉砂泥质结构,中厚厚层状,强风化带风化裂隙发育,岩质极软,岩芯破碎呈碎块状或粉末状;中等风化带岩芯较完整,裂隙微发育,局部较发育,岩质极软软,岩芯呈短柱状、长柱状、少量块状、厚片状,岩芯一般节长20mm100mm,最长岩芯超过15mm。岩石单轴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3.83MPa,属极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为V级。砂质泥岩主要分布在里程K7+888K8+440。砂岩:黄褐色、
10、灰白色,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中细粒结构,钙质胶结为主,中厚层状构造。岩石质较软,局部泥质含量较高,夹有泥质条带或泥质团块,偶有薄层粉砂岩夹层,胶结程度一般,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多呈碎块状、块状,少量呈饼状、短柱状,质极软;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长柱状,岩芯一般节长50mm200mm,最长岩芯超过350mm,局部裂隙发育较发育,波浪断口,无填充,岩芯局部破碎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岩石单轴天然抗压强度24.56MPa,属较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分级为IV级。砂岩主要分布在里程K8+440K9+200。3.5 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拟建场地内自然边坡未见变形及破坏迹象,稳定性较好,
11、地形坡角一般110。,拟建工程项目场地范围内基岩埋深0.0Om9.40m,基岩面高程297.0Om310.00m,基岩面倾角5261为主。场地内基岩强风化带岩质软,厚度一般1.0Om2.50m。基岩强风化带裂隙较发育,局部含风化带裂隙水,岩芯破碎,岩芯主要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场地内基岩中风化带岩质较硬,岩芯局部破碎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其余呈柱状、长柱状,岩体较完整完整,以较完整为主,岩芯节长一般40mm4(X)m.3.6 地质构造与地震拟建场地位于北暗向斜东翼(场地构造纲要图见图3.4-1)。,无活动断裂构造通过,岩层产状273279Z52o61,其中道路里程K7+888K8+180段产状为279
12、oZ61o,K8+180-K8+560段产状为275oZ56o,K8+560K9+200段产状为273/52。层面结合状况分离,层面光滑局部略有起伏,张开度小于3mm,层面间大部分无充填,仅局部偶见泥质或泥夹岩屑充填,结合很差,层面为硬性结构面。根据地面调查,区内岩体有两组构造裂隙存在,其特征如下:Jh产状为130135Z28o30,优势产状132Z28o,该组裂隙总体上较发育不发育,裂隙间距是2m4m,延伸长度3m5m,裂隙结合状况主要为分离状,裂隙面平面光滑,结构面张开度小于2m11,裂隙间未见充填,结合差,裂隙面为硬性结构面。J2:产状为1417Z70o80,优势产状15Z75o,该组裂
13、隙总体上较发育不发育,裂隙间距是2m6m,延伸长度3m5m,裂隙结合状况主要为分离状,裂隙面平面光滑,结构面张开度小于2mm,裂隙间未见充填,结合差,裂隙面为硬性结构面。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之图Al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之图Bl,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3.7 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场地地层主要由素填土、杂填土、粉质粘土、下伏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砂岩组成,粉质粘土为相对隔水层,素填土属于相对含(透)水层,砂质泥岩、粉砂岩为相对
14、隔水层,砂岩属于微弱含水层,基岩内的裂隙(风化裂隙及构造裂隙)属于含水空间。工程场地地下水按含水介质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包括风化带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分别说明如下:3.7.1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松散层孔隙水具有自成补给、径流、排泄系统的特点,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且受季节影响显著,属季节性潜水,水量较小。该类地下水主要分布于原始沟谷低凹地带的第四系土层中。3.7.2 基岩裂隙水包括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风化裂隙水分布在浅表基岩强风化带网状裂隙中,为局部性上层滞水或小区域潜水,受季节性影响大,各含水层具自成补给、径流、排泄系统特点,其水量较小。构造裂隙水分布于厚层块状砂
15、岩层中,以层间裂隙水或脉状裂隙水形式存在,水量动态变化不稳定。3.7.3 地水下补给、径流、排泄通过本次勘察:拟建线路起点到K8+440段场地地下水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整体以自然排泄为主,地表水及地下水由地势较高地段向较低地段排泄。K8+440-K9200段在现兴谷路段基础上扩建而成,现排水系统完善,地表水主要通过雨、污水管进行排泄。勘察期间,拟建项目场范围内未见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3.8 不良地质作用及地下障碍物3.8.1 不良地质作用经岩土工程调查和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及附近无滑坡、崩塌、泥石流、断层、地面沉降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3.8.2 地下障碍物勘察期间,通过物探探管等手段,查明沿线地下障碍物主要为沿线的地下管线,并查明钻孔附近管线的埋藏范围。详见“沿线高压线”章节。在勘探点的勘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有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3.9 特殊性岩土拟建项目场地范围内特殊性岩土为人工填土、表层残坡积土和强风化岩: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杂填土。素填土结构松散稍密为主,由砂质泥岩碎块、砂岩碎块、粘性土及岩屑组成,碎块含量不均,粒径差异大,不能直接采用为路床填料,经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