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三年(2024-2026)文化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学校三年(2024-2026)文化建设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XX小学学校三年(2024-2026)文化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当前,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存在明显的形式主义:其一是物表化;其二是文本化;其三是标语化。远离了教育的方向和目的。学校教育缺乏文化,会把孩子带到一个抽象、片面的地带,文化的缺失带来精神的浮躁甚至荒芜,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有根底的“怪物”。学校文化应是学校成员认同的信念、观念、语言、礼仪和传奇的聚合体,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同时显现在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物质载体之中。文化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最关键的东西在于使命、愿景、价值观。使命是学校的责任,即学校为什么而存在;愿景是学校
2、的蓝图,即学校未来的目标和样子;价值观则是学校对于好坏、善恶、美丑、成败、是非的基本信仰和评价标准,即哪些东西要坚守,有些高压线绝对不能碰,教育应该有所取舍。总的来说,使命、愿景、价值观决定了学校文化的根本。基于以上认识,我校要努力践行“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因为文化更多的是通过人来呈现,学生和教师所展现出来的气质就代表了学校的文化。师生的道德水准、课堂的氛围、师生的阅读生活以及师生的行为方式,都可以展现出学校气质。另外,学校的仪式、节日和庆典是学校文化传统的活标本,是学生生命中最值得关注的重要时刻。所以我校努力让一切文化制度内会为师生的自觉行为,从而促进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在学校中得到舒展、主动
3、成长,让普通人的潜力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要想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认为文化建设的力量是在坚持中达成培养目标。对于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做下去,做出规范、做出影响,就会形成学校文化,最终显现其教育价值和文化影响力。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的学风定为:致力于培养学生做到:自理,在生活中遇见自强自立的自己;自律,在校园里遇见文明优雅的自己;自主,在课堂上遇见积极奋进的自己;自觉,在生命中遇见主动成长的自己。二、营造积极、仓IJ新、共生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有特色的德育文化工作体系,培养具有培新特色的学生。1 .提升全体教师的德育工作意识,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
4、想道德建设,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加强班主任培训,促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鼓励参与各级各类班主任评比,建立班主任工作室,发挥德育骨干引领、辐射和孵化作用,开展年轻班主任指导培养工作。力争完善教师德育工作评价体系。2 .结合我区行为规范示范学校的具体要求,狠抓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主要抓好两个重点:一是学生良好行为养成教育,二是学生文明礼貌教育。发挥全员育人的思想,重点突出课堂主渠道作用,抓住随机教育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与少先队管理相结合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职能,配合学校各项活动的管理。探索素养教育的德育品牌。通过一日常规、好习惯等内容,开展“好习惯我能行”等系列活动,完善评价
5、机制,以素养教育引领学生主动成长,遇见更美的自己。3 .结合我区德育序列化的工作要求,利用重大节庆日或纪念日,在学生中坚持开展相对应的主题活动。常规纪念日如“学雷锋”纪念活动,清明节、教师节、等传统节日学校重大活动如开学典礼等都要认真安排,形成制度。同时要不失时机地在活动中渗透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4 .营造班级特色文化,创建温馨班级。每学期学校开展温馨班级评比活动,将班级文化作为评价班级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的延伸。各班自主确立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文化活动,引导树立一种班级精神,形成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集体。5 .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形成学校、社会
6、、家庭的教育合力,拓宽教育领域。坚持每学期开好两次具有较高质量和较大影响的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通过强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提高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参与度和决策权,进一步促进家长之间的教育交流,让家长资源主动成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新资源,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6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积极推进德育课程的融合,完善德育渗透课堂的细则。发挥课程建设在学科德育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形成一批以素养教育为主题的精品课。通过教研组、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开展活动。三、推进计划1 .2024年1月一2024年12月:提升全体教师的德育工作意识,加强班主任培训;通过一日常规、好习惯等内容,开展“好习惯我能行”等系列活动,完善评价机制,创建品牌活动。2 .2025年1月一2025年12月:开展德育序列化教育活动,开展温馨班级评比活动;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3.2026年1月一2026年12月:加强德育课程建设,积极推进德育课程的融合,完善德育渗透课堂的细则。四、成功标志1.德育队伍精良,参加各级各类班主任评比活动。3 .形成培新小学“好习惯我能行”教育品牌。4 .创建家长学校,开发德育特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