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58271 上传时间:2024-06-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40CCSP53团体标准T/CASMESXXX2024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urbanparkgreenspacerenovation(征求意见稿)XXX-XX-XX实施XXX-XX-XX发布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城市公园绿地改造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公园绿地改造的基本要求、改造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城市公园绿地的改建、扩建和提升。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2、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8408游乐设施安全规范GB5024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1192公园设计规范CJJ8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fT340绿化种植土壤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城市公园绿地Urbanparksandgreenspaces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科普教育、应急避险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3.2公园绿地改造UPgradingofparkgreenspace根据实际情况采取

3、全部或局部改建、扩建、保护、维护等方式对公园绿地的地形、园路及铺装场地、种植、建(构)筑物、给排水、电气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使之更适合使用者需求的过程。3.3区域绿地regionsIgreenland位于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具有城乡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保护、游憩健身、安全防护隔离、物种保护、园林苗木生产等功能的绿地,不包括耕地。4基本要求4.1.1 城市公园绿地改造应符合城乡总体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上位规划,应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原设计图纸和现状条件的基础上进行。4.1.2 改造前,应对城市公园绿地现状进行调研与评估,主要包括区位环境及交通、区域历史文化、公园功能定位、园路

4、系统、活动场地、公园景观要素、植物生长情况、设施使用状况、公园游人量等内容。4.1.3 改造前,应编制改造设计总体方案或修编公园总体方案,拟定分期实施计划。4.1.4 应综合考虑改造后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4.1.5 改造后城市公园绿地各类用地比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的规定。4.1.6 应保护公园绿地现有林木、地形、水体、建(构)筑物等,确保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4.1.7 宜发挥公园绿地集雨功能,增设雨水控制利用设施、节水型用水器具,采用节水灌溉措施。4.1.8 宜使用太阳能照明设施等低碳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4.1.9 应按照现

5、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相关规定增设无障碍设施。4.1.10 改造方案确定后,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编制设计及施工图。4.1.11 不应擅自修改公园红线范围、用地性质、整体定位;不应设计与公园绿地无关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建(构)筑物。4.1.12 根据上位规划明确用地范围、公园性质、服务半径和服务人群,确定公园绿地功能分区和改造内容。4.1.13 应根据公园现状条件,针对主要问题和需求对地形、园路及铺装场地、植物、建(构)筑物、给水排水、电气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4.1.14 应依据公园绿地的性质、区域位置、游人容量确定各类设施的规模、数量。5改造设计5.1 改

6、造前调查5.1.1 应对公园绿地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和分布长势、园路及铺装系统、原有建(构)筑物、各类管线等基础设施的现状进行调研,明确公园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5.1.2 应对公园绿地周边环境进行调研。5.1.3 应根据公园类型、区位、周边地区人口密度等实际情况核定公园的游人容量,游人容量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规定的方法计算。5.1.4 应调研公园绿地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及行为规律,使设施设备等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5.1.5 查阅公园绿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相关文件和图纸资料。主要包括:总平面图、竖向图、种植图、园路系统平面图、建(构)筑物及园林小品详图、给排水图、电气图、配套服务设

7、施分布图以及各类详图等。5.1.6 如果基础资料不详尽或与现状不符,应对公园绿地现状进行勘察测绘。5.2地形布局5.2.1根据公园类型、区位,结合现状资源条件和使用者需求,优化功能分区和景点。对地形、园路及铺装场地、种植、建(构)筑物、给排水和电气系统等做出改造提升方案。5.2.2应对公园绿地内现有的控制高程、拟保留现状物的高程、周边环境的高程及排水情况等进行详细勘测,作为竖向的改造依据。5.2.3地形改造宜整体连续,避开拟保留的现状物,并有利于排水。各类地表排水坡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的规定。5.2.4现状植物种植密度大且长势良好的区域不应改变原有地形;现状植物较为稀

8、疏的区域,可根据需要进行地形改造,应尽量减少树木移植。5.2.5地形改造原则上对原有水体不做修改,如需改动,应以尽量不破坏原有水体的防水结构为原则。5. 2.6现状水体景观如有损坏需要修复,可结合集雨节水技术进行改造。5.3 园路及铺装场地5. 3.1出入口改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公园改建、扩建时,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主次出入口的保留或新建,应与园路、周边场地及其他设施相协调:b)新建出入口位置应远离交通压力大的主干道及道路交叉口;c)应根据出入口大门的受损程度和风貌协调情况,对大门进行维修或新建。6. 3.2园路改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园路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应根据游人的行为习惯、主要

9、活动场地、出入口等因素调整园路布局、等级;b)新增园路宜选择在游人自发踩踏出的土路上建设,并与周边环境衔接顺畅;c)园路能满足使用需求、局部有破损时,应保留现有园路,对破损区域进行修葺。修葺后的园路路面宜与原有园路一致,宜选择防滑及透水的生态材料;d)应尽可能保留现有园路,新增园路不宜对现有植物进行过多伐移。7. 3.3梯道改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台阶基础稳定、面层破损时,应对台阶面层维修;b)台阶基础受损时,应对台阶基础、面层进行重建,并与园路衔接顺畅。8. 3.4铺装场地改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铺装场地的改造应尊重公园的历史、人文资源;b)现有场地功能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应根据使用

10、人群、游人量、使用功能等实际情况调整场地的形式、大小;c)现有场地的规模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可增加新的活动场地,场地的布置应结合公园景观布局及游人日常活动习惯建设,优先建设游人自发踩踏出的场地;d)新建或改建的铺装场地应充分利用现状乔木的遮荫效果,不宜破坏现状植物;铺装宜选择防滑材料及透水的生态材料;e)不同的专类公园,宜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铺装材料进行改造;f)铺装场地的建设不应改变现有植被的生长环境;g)儿童公园的改造,应考虑儿童活动的安全性、舒适性,材质色彩鲜艳;h)动物园的改造,应选择符合动物生活习性的材质、颜色。9. 3.5停车场改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公园绿地停车场

11、内部交通不顺畅、遮荫效果差、铺装破损时,应对其进行改建;b)停车场的规模不能满足当前需求时,应根据出入口位置、公园内外交通情况,调整机动车停车位和自行车存车处;c)新设的停车位,可结合现状乔木位置合理布置,达到夏季遮荫的效果;d)宜考虑设置一定数量的公用充电桩;e)应结合周边绿地的标高,统一考虑停车场的排水问题。10. 3.6园桥改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园桥年久失修、外观破损时,应对园桥外观进行修葺、对结构进行加固;b)园桥连接的园路级别提升时,应在测算评估后,对园桥进行加固或重新建设;c)园桥数量、位置不能满足需求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园桥。5.4 种植5.4.1绿地整理改造设计应符合下

12、列规定:a)结合公园绿地前期调查结果,对现状林地进行整理,确定保留、移植、伐除和新植的植物品种与区域;b)植被绿化种植土壤宜按照现行行业标准绿化种植土壤CJ/T340的要求进行土壤改良;c)保留现状古树名木以及长势优良的乔木、灌木、地被、藤本植物,植物保留优先等级由高到低应为乔木、灌木、藤本、地被;d)应对保留植物加强保护,现状大树应安置避雷针,易受损植物应设置保护设施;e)林地内如新建水利、高压电塔等设施,应对现状植物就近移植或修剪;f)对种植密度过大已影响植物生长的林地,应进行疏枝和间移;g)对于枯死、病死以及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植物,应经过论证后方可伐除;对于部分存在病株、弱株的林地,应遵循

13、“留强去弱、留优去劣”的原则进行伐除;h)对于影响透景线和建筑安全的植物,应剪除部分枝条;i)移植、伐除区域和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应根据场地特点和景观需要,新植植物组团。5.4.2植物配置改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遵循公园原有的植物景观分区、植物组群类型及植物配置,选用相应的植物品种进行补植;b)应根据植物生长速度提出近、远期的景观改造要求和措施;c)应统计现状植物品种,对植物进行编号并存档。对于古树名木和重要植物应登记在册,并设立标牌;d)植物配置改造设计应以现状植物组群类型及效果为依据,不宜过多种植对人体有影响的芳香植物,确定合理的配置模式和种植密度;e)补植植物的树种选择及苗木控制

14、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的相关规定;f)补植植物树种应避免与现有植物树种生态习性相克、产生不利影响;g)公园绿化用地应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树堰内可用其他覆盖物;h)补植和移植植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最小垂直距离、与地下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与建(构)筑物外缘的最小水平距离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的相关规定;i)区域绿地改造提升为公园绿地时,应根据常绿落叶比、乔灌比、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搭配以及公园的设计主题和功能,增加相应的植物种类。5.5 建(构)筑物5. 5.1建筑物改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应遵循公园原有的植物景观分区、植物组群类型及植物配置,选

15、用相应的植物品种进行补植;b)应根据植物生长速度提出近、远期的景观改造要求和措施;c)应统计现状植物品种,对植物进行编号并存档。对于古树名木和重要植物应登记在册,并设立标牌;d)植物配置改造设计应以现状植物组群类型及效果为依据,不宜过多种植对人体有影响的芳香植物,确定合理的配置模式和种植密度;e)补植植物的树种选择及苗木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的相关规定;f)补植植物树种应避免与现有植物树种生态习性相克、产生不利影响;g)公园绿化用地应全部用绿色植物覆盖,树堰内可用其他覆盖物;h)补植和移植植物与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之间最小垂直距离、与地下管线之间的安全距离、与建(构)筑物外缘的最小水平距离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的相关规定:i)区域绿地改造提升为公园绿地时,应根据常绿落叶比、乔灌比、速生树种和慢生树种搭配以及公园的设计主题和功能,增加相应的植物种类。6. 5.2围墙、围栏改造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原有封闭围墙,宜改造成通透围栏;b)原有围墙、围栏破损的,应进行修补;c)原有围墙、围栏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拆除;需要新建的,应符合现行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绿化工程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