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科技职业学院学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科技职业学院学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科技职业学院学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科研工作跨越式发展,激励科研人员进一 步强化团结协作,进一步明晰和强化学科方向及个人学术方向,营造良好 的科技创新环境和氛围,从体制和机制上引导科研人员逐渐形成适应现代 科学技术研究需要的学术(科技创新)团队,尽快提升我校的学术创新水 平,多出高层次、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学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是我校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 部分,旨在通过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机制创新,倡导和培育团队精神,凝练 学科方向,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以期在较短时期内培育出一批具有 较高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及其带领
2、的科研团队。第三条 学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以重 点学科的成员和研究方向为基础,以前沿性创新课题为导向,以体制与机 制创新为保障,以团队建设和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术 水平和多出成果为目标。第四条 学术(科技创新)团队分A、B两类进行建设和管理。A类团 队为学校重点支持的学术(科技创新)团队(又称科技创新团队),应依托 本校省、校级重点学科及其科研领域,瞄准国家和我省科技发展的战略目 标、重大科技专项、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有重要意义的基础 性研究或技术创新领域,或是多学科交叉的前瞻性研究领域,确定研究方 向,重点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
3、术研究。B类团队为学校倡 导的、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研究需要而组建的团队(又称学术团队),瞄准 具有发展前景和可预期产生重要学术成果的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特别是 紧密结合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第五条 学术(科技创新)团队应具有良好的科研合作工作基础。第二章学术(科技创新)团队申请条件第六条 团队应是在合作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研究集体,具有相对集中 的研究方向、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和良好的科研合作基础。第七条 团队的人员组成。A类团队学术带头人可以是校内人员,也可 以聘任校外人员担任,其他核心成员一般为2-4人;B类团队学术带头人一般应是校内人员,其他核心成员一般为2-4
4、人。核心成员应具有相近或相 关的学科专业。团队其他成员根据研究方向或项目需要灵活组织。第八条 团队核心成员的基本条件。A类团队学术带头人一般应具有博 土学位和教授职称(或者具有教授职称且公认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组织 领导能力),年龄不超过58周岁,有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具有较高的学 术造诣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作风正派,敢于创新,思路开阔,能团结 同事,在团队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在研纵向科研经费(主持)不少于5 万元或横向科研经费不少于20万元(主持);团队其他核心成员一般应具 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可以有1名负责主要科研实验的成员不受此条件限制)。 B类团队学术带头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及
5、以上职称,年龄不超过 55周岁,有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在相应方向已取得了数量较多、水平较 高的学术成果,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且从事科研工作积极性高,作风正派, 能团结同事,已立项市厅级以上纵向项目(或经费不少于5万元的横向项 目)至少1项(主持);团队其他核心成员一般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可 以有1名负责主要科研实验的成员不受此条件限制)。第九条 学术(科技创新)团队要求具有良好的学科基础和高标准的 建设目标,形成了合理的学术梯队,且团队成员有强烈的从事科学研究的 积极性、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第十条团队的研究方向符合国家和省、市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战 略目标,研究课题具有可预期的学术创新价值或
6、应用价值,能产生重大影 响的研究成果。第三章申报与审批第十一条 团队组建应遵循自愿组合原则,学院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应 引导、协调并协助学术带头人组建团队,并由申报组建学术(科技创新) 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向学科建设办公室提交书面申请,主要内容包括:(1) 团队人员构成与学术研究能力;(2)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建设目标;(3) 团队的研究思路和工作计划。第十二条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对各团队的申请书对照本办法规定 的申请条件进行初审。通过初审的A类团队,提交校学术委员会评审并要 求团队学术带头人进行评审答辩,经学术委员会评议和投票,同意票超过 三分之二的团队报请主管校领导审批后予以公布并立项建设。对通过初审
7、 的B类团队予以备案并公布。对不符合申请条件或简单拼凑的“团队”不 予备案或提交专家评审。通过初审但未通过校学术委员会评审的A类团队, 经整合后可列入B类团队备案。第十三条 对学术(科技创新)团队,学校将按照“成熟一个、立项 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分期分批立项建设。第四章组织管理与团队运作第十四条 各学院、各重点学科具有检查、督促、协调学术(科技创 新)团队运作的职责。学院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要积极协助和支持团队学术 带头人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在日常工作中切实履行检查、督促 职责。第十五条 对通过校学术委员会评审的A类团队,应根据团队建设内 容与建设目标,填写xx科技职业学院科技创新团队
8、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 所在重点学科应将不低于运行费总额的50%用于重点支持该团队运作,并可 根据需要向学校申请专项资助,学校将根据建设目标及团队申请确定资助 方式与资助金额。对于学校备案的B类团队,所在重点学科应在运行费使 用方面予以倾斜。重点学科运行费用于支持学术(科技创新)团队的额度 应不低于总额的80%o第十六条 学术(科技创新)团队主要体现为自愿结合、联系紧密、 积极合作开展科学研究的集体,学术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负责人,整个 团队应紧紧围绕学术带头人这个中心开展科研工作。学术带头人要有大局 意识,时刻把带领团队开展科研工作放在自身工作的重要位置,积极组织 团队研讨科研方向、科研课题和
9、工作思路,保持团队核心成员经常处于有 课题、有任务、有具体的科研工作可做;要合理分配工作,既能发挥各成 员的能力和特点,又基本保持核心成员工作任务相对均衡;要经常检查各 成员科研工作进展情况并予以指导和督促。团队成员要强化集体意识和团 队意识,尽量服从学术带头人安排,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从事科学研究, 按时完成团队分配的任务。团队应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团队组织协调、 自我约束的办法,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营造自由探索、相互激励、开拓 创新、宽容失败、团结合作、共享成果的良好的学术氛围。团队每两周至 少要召开一次学术会议。第十七条 团队应于每年三月十日前向所在学院、重点学科、校学科 建设办公室
10、提交本年度科研工作目标、计划(含申报计划、外联、科研实 验及其相关工作)及具体安排、人员分工。十二月三十一日前提交当年的 团队建设及科研工作工作年度进展报告。第十八条 根据人才引进的情况和项目实施的需要,团队学术带头人 有权对组成人员进行调整。人员调整经所在学院签署意见后,报所在重点 学科、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备案。第十九条 学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内容与建设任务应包括科研工 作和人才培养两方面。团队在获取国家重大和重点项目,争取科技经费, 解决重大理论、技术问题,获得国家级奖励,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等科研 工作方面要有明确、合理的建设目标。学术带头人要关注、关心团队成员 的成长与提高,经常指导团队
11、成员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成员提高职 称、学历创造条件并予以积极支持。第五章业绩考核与奖励第二十条 学术(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周期为四年,在建设期内, 各团队按申报方向和研究计划自主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队伍建设活动,并 将建设任务合理分解到各年度,学校每年末对其工作业绩进行年度考核,在第四年末进行期终考核。第二十一条A类团队(核心成员)在建设期内应同时完成以下科研任 务中的3项,期终考核评价为合格。(1)在国内一级期刊(或国内本学科最权威期刊)或国外权威期刊上 发表学术论文6篇;或理工科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 并有6篇文章被SCI、EI (核心库)收录;文科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12、上发表 学术论文15篇,并有4篇文章发表在CSSCl源刊上。(2)获准立项有经费资助的国家级课题1项;或获准立项有经费资助 (工科限2万元以上)的省部级课题3项以上(或市厅级以上纵向课题6 项)。(3)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或实用新型专利3项以上且成 果转让收益10万元以上。(4)获得科研经费100万元以上。第二十二条B类团队(核心成员)在建设期内应同时完成以下科研任 务中的2项,期终考核评价为合格。(1)在国内一级期刊(或国内本学科最权威期刊)或国外权威期刊上 发表学术论文3篇;或理工科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篇, 并有3篇文章被SCI、EI (核心库)收录;文科在全国中文
13、核心期刊上发表 学术论文8篇,并有3篇文章发表在CSSCl源刊上。(2)获准立项有经费资助的国家级课题1项;或获准立项有经费资助 (工科限2万元以上)的纵向课题4项(其中省部级课题1项以上);或文、 理科获准立项纵向课题4项(不含市社科联、市规划办课题,其中有经费 资助2项)。(3)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以上且成果转让收 益2万元以上。(4)获得科研经费40万元以上。第二十三条 建设期间,年度科研工作无显著进展的团队将被亮黄牌, 提出整改方案;连续两年无显著进展的团队将予以撤销。第二十四条 建设期末,完成三项以上科研任务的团队,学校将分别 授予“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优秀学术团队”,学术带头人分别授予“优秀 学术领军人物”、“优秀学术带头人”称号,并予以奖励。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五条 本办由学校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X年X月X日起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