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帝祈雨灵验现象研究.docx
《北宋皇帝祈雨灵验现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宋皇帝祈雨灵验现象研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除皇帝祈雨灵在以农耕为本的社会里,严重的旱灾,轻者导致农业生产的歉收,重者甚至会引发政局动荡,历史上天旱之际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即是明证,退步讲,即使没有揭竿而起,为谋生路而流离失所的流民也不利于政局的稳定,可以说久旱无雨是事关天下的大事按照现在的学科分类方法,降雨作为大气层内发生的现象,属于气象学研究的范畴,气象学与天文学属于不同的学科。但在北宋时,观云、占候、占星都应归入笼统的天文学范畴,陈遵妫先生称:“从我国历史来讲,天文学实际是研究星象和气象两门知识。”(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页。)当然当时所谓的占星、占候之学与现在学科意义上的天文学又是截然不同的概
2、念,有学者将其称为“天学,见江晓原:天学真原,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宋人邢禺曾指出:民之灾患,大者有四:一日疫,二日旱,三日水,四日畜灾。岁必有其一,但或轻或重耳。四事之害,早咦为甚,盖田无吠洽,悉不可救,所损必尽。传统儒家认为,灾荒的降临应是地上的统治出了问题,所以上至皇帝下至殷官吏都应该深刻反省自己的罪过,及时改正,力行德政。2皇帝作为一国之主,不管是出于敬畏上天的心理,还是从维护自身统治的角度笔者并不否认在面临持续干旱、久雨不晴、地震等气象或自然灾害时,古代帝王的忧民之心,甚至认可有些帝王本人甘愿受到上天的惩罚,而实现天佑苍生的真诚愿望,因为在当时社会上很多自然现象笼罩着神秘色彩
3、,皇帝对上天亦有敬畏之心:本文也无意分析北宋帝王祈雨的特点及仪式,而是想指出北宋帝王可以通过祈雨这个仪式,特别是祈雨后的降雨现象达到塑造皇权、神化皇权的目的,分析指出这一活动的背后是北宋皇帝通过当时的气象官员已经了解了未来几日的气象信息。,都要求他把天下苍生的苦乐放在心上,在天旱之时,亲自祈雨就成了皇帝以天下苍生为念,为百姓谋福的重要表现。为了应答天诫,收拢民心,北宋皇帝往往自担罪责,除举行祈雨仪式外,还会做出减胭、食蔬、虑囚等举措,宋太宗在久旱之际甚至做出要自焚以答天谴的姿态:“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自星文变见以来,久愆雨雪。朕为人父母,心不遑宁,直以身为牺牲,焚于烈火,亦足以答谢天谴。3以往
4、学者研究中多着眼于祈雨的仪式、规模、方法、场所等;亦或在谈及宋政府对天文事务的管理时对宋人祈雨稍有涉及日中村治兵衢:宋朝G祈雨,矶部武雄主编:了27G教育占社会一多贺秋五郎博士古希记念论文集,不昧堂出版,1983年版:段玉明:论北宋皇室在相国寺中的活动一兼论佛教的中国化,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曹庆榕:祈天忧人一祈雨与宋代文人心态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论文:熨广兴:唐宋时期佛教流播与祈雨活动的盛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宋红玉:中国古代寺祭礼制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届硕士论文:董煜宇:北宋天文管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王焕然:清诗铎祈雨术初探
5、,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3期等。,但从未关注到皇帝祈雨雨降这一灵验现象,更未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因而也未能意识到古代帝王通过祈雨雨降这一事件对皇权的塑造。史书中常见北宋皇帝在久旱之际进行祈雨,接着雨降,该现象不仅令宋人、甚至让今人看来也觉得惊奇,似乎皇帝身上确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而皇帝能够通过祈雨活动与上天交流,达到天人感应的效果。然而笔者却发现北宋皇帝在祈雨前已通过天文官对未来几日的气象状况有所了解,从而精心安排祈雨日期,这也是皇帝祈雨后不久即降雨的缘故。为了增强祈雨雨降的神秘性,达到聚人心、塑皇权的效果,皇帝并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已预知近期有雨的信息,这一祈雨灵验现象对维护北宋帝王的统治发挥了
6、独特的政治文化功能。现撰此文,试对这一现象略作分析。一、北宋皇帝祈雨灵验现象作为天子,既然皇权是上天授予,在百姓心中,他自然应有不同于凡人的神秘之处五代时期,政权走马灯-样变换,武人甚至喊出天子当兵强马壮者为之,君权神授思想已不如以前浓厚,但皇权依然在百姓心中有一定的神秘感,北宋帝王为维护统治,自然有意去渲染君权神秘。:同时作为万民之首,当子民因干旱而百稼不收从而流离失所之时,他有责任承担起,并且乐意承担起沟通人神的重任,从而缓解灾情。通过祈雨活动,皇帝可以让天下百姓见“仁主忧民之旨,圣人恤物之心长编卷30,端拱二年九月,第689页。政治需要也好,以天下苍生为念也罢,在祈雨前后,北宋皇帝总要摆
7、出种姿态,“以答天谴长编卷32,淳化二年三月己巳,第713页。在皇帝亲自祈雨后,如果雨降,即意味着上天对皇帝在人间统治的肯定。于是降雨后,君臣相贺,万民感呼,史官也会记载祈雨的整个过程,把降雨归功于皇帝的祈雨之举;也有朝臣迎合皇帝之意,书写得雨之事,希望永世流传。同时,降雨后皇帝会派遣官员或亲自谢雨,皇帝所希望看到的感人心,召和气,化灾为福得以实现长编卷30,端拱二年九月,第689页。从而看到皇帝祈雨所蕴含的深层次政治意义,甚至皇帝在祈雨中的姿态要大于降雨缓解旱情本身的意义。对于北宋皇帝的祈雨情况,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中记载较多,可见在宋人眼中帝王祈雨的重要性。但诸多原因,现存史料已不能尽现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宋 皇帝 祈雨 灵验 现象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