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优化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政策下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优化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双减政策下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优化设计“双减”政策强调,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避免重复作业、机械作业和无效作业,改为有的放矢地设计与学生个体差异匹配的个性化作业、差异化作业,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受传统教育观念、应试教育理念、教师教学经验和主观认知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当前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仍存在以知识记忆为主、重量胜过重质、内容机械散乱、形式单一浅薄等问题,因而持续改进和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迫在眉睫。一、研读吃透教材,以生为本凝趣味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既需要注重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发展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又需要不断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态度,由此才能
2、以作业为纽带,助力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接近数学知识的本质,举一反三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而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而且,教师要借助作业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精准把握大纲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发展的要求,使作业凝练出吸引学生的“生活化”和“趣味性”,这是“积蹉步以至千里”的前提。在学完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二)”这一知识后,教材后的练习题多为让学生看不同图形的“面”,观察看到物体的形状、数量等的不同,或让学生尝试摆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立体图形。如若教师仍然设计成此类作业,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疲态,或因已经掌握与此相关的知识而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且
3、作业内容枯燥无味,也极易让学生衍生抵触情绪。鉴于此,教师可以在搭配简单的基础题目的前提下,设计以生为本、彰显趣味的作业,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兴趣。作业1:古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涉及哪些数学知识?请你与父母口头交流、分享。作业2:你能利用数学学具,搭建出一个从正面看有四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有四个小正方形,从左面和右面看各有两个小正方形的物体吗?请将它画在图1虚线组成的正方形内。作业3:如果将你在图1中搭建好的物体,沿着图2的A点顺时针旋转90,你能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吗?上述三种作业,作业1为思考、交流、分享型作业,是与语文知识融合而来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加深数学与
4、语文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跨学科意识。从对诗句的分析与解析再结合生活经验,不难发现当“横看”和“侧看”山峰时,会看到不同的风景,这是因为角度不同,所以得到的结果也有所差异,数学课中所学的“观察物体”知识其实也是这个原理;作业2、作业3为实践探究型作业,既需要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发散思维,建立问题框架,又需要学生将思考所得的答案“画出来”,其摒弃了传统的“写”和“算”,有利于学生自主、反复尝试,潜移默化地调动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思维,因而能凸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二、科学适量为尚,减负增效重功能减负增效是“双减”政策的主基调,要想在降低“负担”的前提下达成既定目标,切实发挥作业的功能
5、,就必须在“数量”及“质量”上下功夫。“双减”政策下的数学作业设计不仅要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展开,而且要做到难易适度、题量适中,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助力学生在差异化的学习和作业体验中,感知数学学习的乐趣,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从而真正在减负增效中发挥作业的多元功能。在学完“三角形”后,结合新课标提出的“形成量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几何直观”具体要求,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和学习能力水平,教师设计的数学作业可围绕三个层面展开:(1)三角形的特性;(2)三角形的分类;(3)三角形的内角和。基于此,教师可设计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主的判断型作业,设计有关三角
6、形特性的题目。判断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否正确?判断有具体数值的三边连接,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等,这样的题目难度不大且占用时间不长,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完成。而对于三角形分类内容相关的作业,教师则可设计实践探究型作业。让学生在一张正方形白纸上画出“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者设计“裁剪两个等腰三角形能组成什么图形?”“将一个长方形对折后得到的图形是哪类三角形”“围绕三角形的特征制作一个思维导图”等。如此难易程度与题量设计的作业,与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相契合,学生通过思考、动手,既能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又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思考深度挖掘“三角形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规律”,且在动手中
7、将抽象的几何图形直观地呈现出来,近距离地观察几何图形,形成初步的几何直观,最终更好地发挥作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多重功能,吸引学生在作业中走进神秘广博的数学世界。三、贴合学生实际,延展内容练能力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校园学习活动中,而是应落实在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贴合学生发展实际、学情实际的基础上,利用作业延展所学的数学内容,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助力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求。在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后,由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广泛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如长方形的桌椅、书本等,可以说与学
8、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依托学生在生活中见到的不同四边形,让学生以实践的形式展开探究,进一步加深对四边形特点的了解,并形成良好的生活观念,学会有意识地站在数学的角度看待及解决问题。因此,本单元设计如下数学作业:1 .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事物,并和你的同学或同桌分享交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什么特点?它们的共同点在哪里?2 .根据课堂所学的相关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有助于加深印象、更精准地掌握所学知识的思维导图,包括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性质、区别、共同点等。3 .利用你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设计一个周长为42米的花坛,并在图纸上将其画出来,同时标注花坛的长和宽。4 .你能找到合适的正确的方法,比
9、较出“凸”和“凹”形花园哪个周长长、哪个周长短吗?5 .请你和你的小伙伴一起设计一个基于长方形和四边形特点的体育游戏吧!上述作业分别从抓牢学生的知识技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合作能力着手设计,既实现对所学的有限的数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又促进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四、优化作业结构,多元形式提素养核心素养是伴随学生终身成长的,而非用完即止的短期表现能力。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曾说,离开学校以后,70%的学生将不会再使用小学以上的数学知识。此处的“数学知识”主要表现为数学学科的概念性及理论性知识,学生在作业中所形成的能力将会在循环的实践中得到不断锤炼。鉴于此,教师可以优化作业结构,创新作业形
10、式,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训练学生的能力,以达到提高其数学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在学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知识后,教师设计与此有关的作业则可从优化作业结构开始。即以基础型作业为学生必做作业,以拓展型作业和开放型作业为学生选做作业,并设计难易程度、解题步骤呈现螺旋上升趋势的作业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如设计游戏型作业。游戏规则:每次随机抽取所发的五张不同颜色且难易程度不一的卡纸中的一张,挑战在20秒内计算出卡纸上所画图形的面积,即可获得20分;快速随机抽取蓝色卡纸上所画的多边形,并在30秒时间内,从中分割出两个及其以上的多边形,即可得到“闯关精灵卡”,获得参加挑战性数学答题游戏活动的机会等
11、,以此让作业富有趣味,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教师还可以设计实践型作业。作业内容:根据所学的多边形面积的相关内容,计算出你家的沙发、茶几、写字桌、客厅地板的面积,并分享你的计算方法与步骤,拍摄照片拼图发送至班级群。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探究型作业。作业内容:计算我们的数学书面积有多大?书的长方形可分为几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面积是多少?10万个这样的三角形面积多大?能和一个篮球场面积相比吗?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猜想验证等方式完成作业。如此既能使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奇妙所在,又间接树立了学生乐于研究数学知识、独立应用数学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计算“沙发
12、、客厅地面的面积”时,学生需站在数学的角度进行估算,并利用尺子测量客厅的长宽,计算其面积,量感、计算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也自然水到渠成。五、嵌入跨学科元素,综合运用促发展从本质上看,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与艺术、工程、科学等诸多领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通过在作业设计中嵌入跨学科元素,设计出一系列跨学科作业。如在“圆”的教学后,“圆”的诸多知识不管是在数学领域、工程领域,抑或是美术、语文领域,都可以广泛窥见其身影,由此教师可以此为切入口,设计出数学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跨学科作业。如和语文课程结合:”圆出于方,方出于矩”“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圆,一中同长也”
13、,这体现出圆的何种特点?与本单元的知识点有何内在联系?让学生联系语文知识进行分析与解答。同样也可以与美术课结合,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圆形,通过对比、旋转、平移,设计出一系列精美的图案。在图案设计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明显开发,能够体会到图形世界的别样之美,感受到数学独有的艺术魅力,同时可以让学生制作圆面积的推导模型,锻炼学生的推理思维和转化思维,帮助学生在今后更好地处理建模、设计跨学科问题。在“圆的面积”中,学生已经通过将圆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等积变换思想,以此为出发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圆转化为三角形、梯形等,再根据转化成的不同图形的面积公式重新推
14、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跨学科作业设计实现了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连接,在分析“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时,学生需利用语文知识进行解译,即“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切割而来的”,在古文翻译中提高了语文水平,且从中窥探出有关“积分”的模糊概念,提高了认知水平。而在结合美术学科设计各色图案时,能够站在美术的角度进行创作,建立富有数学特征的数学模型,从而提高建模能力、空间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可谓一举多得。总而言之,“双减”政策下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优化设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非一朝一夕即可见效,教师应持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内省外证,才能以科学、适宜的作业设计为媒介,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积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