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农业副市长在2024年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次集体学习会上的交流发言&在全县茶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管农业副市长在2024年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次集体学习会上的交流发言&在全县茶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分管农业副市长在2024年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次集体学习会上的交流发言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奋斗目标、提供了方法路径。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推动我市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重大决定,把现代化大农业作为“四大集群”培育之首,凸显了市委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的使命担当,彰显了在推进农业强市建设中抢抓机遇、乘势快上的信心勇气。*作为农业大市、粮食大市,经过近些年的合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厚积成势、动能强劲、大有
2、可为,步入了快车道、跑出了加速度,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具备在“东北要振兴、*要先行”中当先锋、站排头的条件,必将加快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一、提升“大产能”,坚决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首要任务。*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促生产、提产能,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80亿斤以上,2023年达到83.3亿斤,创历史新高。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为抓手,持
3、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国家高水平粮食安全保障基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毫不动摇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坚持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深入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推动保护性耕作适宜区域全覆盖,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力争到2027年开发盐碱地等后备耕地资源22.56万亩。充分调动地方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巩固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438.2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53.4%o结合*农业资源区域特点和粮食生产实际,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因灾设防、因害施策,按
4、照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加快补齐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配套设施短板,积极探索整区域推进模式,力争到2027年在全国率先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主攻大面积单产提升。深入实施单产提升行动,全环节全链条挖掘“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增产潜力,大力推行“水肥一体化+密植”“一喷多促+密植”等重大增产技术,加快筛选更多耐密、耐盐碱突破性品种,集成运用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等增产增效手段,总结推广粮食高产典型经验模式,推动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二、做强“大产业”,全力打造全国高端食品加工基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发
5、展现代化大农业关键是要跳出“就农业谈农业”的传统思维,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大资源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利用好地上地下、水上水下、山上山下等各种农业资源,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大农业、大产业之路。做强加工业。制定出台含金量高、突破性强的政策措施,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县域布局,用“大政策”“硬措施”“强投入”引领“大发展”O大力引进域外头部领军企业,持续发展壮大本土企业。整合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等项目资金集中投放,实施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以存量带增量,以增量求突破,力争到2030年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精加工成为超万亿级大产业。做优特产业。推动“人参”“黑木耳”“山珍”等优特
6、农产品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推进参菌鹿蛙等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全产业链发展,力争“十四五”末参业和黑木耳综合产值分别突破80亿元、23亿元,鹿茸产量、桑黄栽培规模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全面发展“四季农业”,持续推进“百万亩棚室”建设工程,力争到“十四五”末建成8万亩,不断发展壮大设施果蔬产业,丰富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做响大品牌。深入实施农产品品牌强农行动,提升老品牌、打造新品牌、整合“小散杂”品牌,重点加强七大“吉字号”品牌建设,力争打造成享誉国内外的驰名品牌。办好长春农博会、东博会、农民丰收节等各类展会节庆活动,组织市内企业参加浙江、广东等优质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加强产品包
7、装设计,精准推介产品优势,让我市的优质农产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消费者心中。三、发展“大科技”,加速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源动力、驱动力。必须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农业动能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振兴现代种业。扎实推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种业创新攻关、种业基地提升、种业企业扶优、种业市场净化“五大行动”,加快推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着力构建完善“产学研”相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发展体系,加快选
8、育更多多抗广适、高产优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赋能农业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力争到“十四五”末研发出突破性新品种10个,培育1家全国种业十强企业。建强农机装备。着眼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对新型农机装备的现实需求,加强农机农艺相融合,加快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高端智能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加大成熟农机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机推广“普及率”、作业“覆盖面”,实施“优机优补”,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力争到“十四五”末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o发展智慧农业。紧盯转型数字化、服务智能化、社会共享化、产业高级化新趋势,升级完善数字农业
9、“云平台”,在种业资源、农业机械、特色产业等方面,加快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加强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数字村”建设,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让数字“下田”、农事“上云”,力争到“十四五”末建成“数字村”100个。四、推进“大经营”,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方向。破解全市“谁来种地”这一难题,需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培育一大批务农种粮主力军,将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嵌入现代化大农业,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发展主体。启动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壮大三年攻坚行动,支持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各类服务组织
10、组建联合体,持续加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开展国家、市、市、县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四级联创和市、市、县级家庭农场三级联创,力争到2027年全市示范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65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到4500家。优化服务。推广松原市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保姆式全程托管、菜单式环节托管等多种模式,开展整县、整乡、整村托管试点,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创新服务模式、升级服务质量,用服务规模化带动生产规模化,力争到2027年土地流转、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到90%左右。建强平台。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培育高水平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推进
11、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优化交易系统、简化交易流程,推进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标准化。推动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中化MAP)提档升级。力争到2027年建设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5个,乡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50个,村级服务站点500个。五、打造“大生态”,全面建设黑土地上的绿色大粮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生产生态一起抓。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绿色、低碳农业,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加快形成资源节
12、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循环农业。构建种植、养殖、加工立体式产业循环链,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协同推进饲用加工与畜牧业发展。将林地立体经营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提升参菌等林特产品生态经济效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反季农产品供应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五化”利用,力争到“十四五”末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o发展绿色农业。聚焦打造100万亩北方稻渔生产基地,加大对宜渔稻田、泡塘和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力度,大力推广稻鱼、稻蟹、稻纵、稻虾等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推进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13、。以创建全国绿色发展先行区为抓手,着力提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确保产出高效、产品安全。发展低碳农业。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三新”配套等精准施肥技术模式,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着力构建农膜全链管理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开展农田残留地膜、化肥农药塑料包装等清理整治,努力走出一条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现代化大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发言完毕,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在全县茶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业界同仁,女士
14、们、先生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和大家在这里相聚,共同出席全县茶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这是对我县茶产业的一次深度聚焦,也是对未来发展蓝图的一次重要擘画。首先,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长期以来为我县茶产业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广大茶农、茶企以及关心支持茶业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由衷的感谢!我县自古以来便是茶叶的重要产区,茶文化底蕴深厚,茶资源丰富。近年来,我们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茶叶种植面积稳步扩大,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茶旅融合新业态初具规模,茶产业已成为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以及
15、人民群众对高品质茶产品和服务的新期待,我们仍需保持清醒的认识,直面挑战,抢抓机遇,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茶产业再上新台阶。为此,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一、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业科技含量一是全面强化科技创新在茶产业中的支撑作用。积极倡导并大力推动茶企业与各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展开深度合作,共建高水平、高规格的研发技术中心,以创新驱动为引领,致力于引进国内外先进且适应我县本土生态条件的优良茶树品种,并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不断探索和完善绿色、环保、高效的茶树栽培技术体系,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茶叶精深加工工艺,从而有效提升茶产品的内在品质和技术含量,增加其科技附加值,使我县茶产业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二
16、是积极推动智慧茶园的建设和普及应用。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起覆盖茶园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茶园生态环境的各项指标,如土壤湿度、光照强度、气温变化等,实现对茶园生长环境的精细化调控;同时,通过对茶园病虫害数据的智能分析和预警,提前采取科学防治措施,减少农药使用,保障茶叶的绿色安全;此外,借助精准施肥灌溉技术,按照茶树生长需求精确投放养分,既节约资源又优化产出,从而全面提升茶园的管理效能和茶叶的综合品质,推进我县茶产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二、强化品牌建设,拓宽市场销售渠道一是塑造区域公用品牌。深度整合县域内的优质茶叶资源,将散落各处的瑰宝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通过统一且具有辨识度的品牌形象设计,展现我县茶叶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我们将深入挖掘并生动讲述我县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与人文故事,以富有情感共鸣的内容传播,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从而有效提升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我县茶”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品质象征。二是多元化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