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旱魃叙事与魃鬼事象异化的社会机制——从辽东佟世思《耳书》相关载录说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旱魃叙事与魃鬼事象异化的社会机制——从辽东佟世思《耳书》相关载录说起.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明清旱瞬博与侬静异化的社会机制_从辽东佟世思耳书斓蒲松龄击魁行曾怀疑早然为虐传闻:早民忧早讹言起,造言物鬼殃群农。坟中死者已三载,云此枯骼能为凶。在北方,民间与文本叙事中旱蜴仍被认为是旱灾成因之一。论者多偏重早期早越崇拜,归为农事禳灾,与此联系还有求雨、舞雪、暴巫等117-19o如果搜寻总结晚近的民俗信仰材料,不仅能更丰言之,被视为国学与国民性研究组成部分,还可以看出此民间信仰向关外流传的轨迹2。-佟世思并不认同旱魅为僵尸说明清时期,特别是山东早处信仰仍十分顽固而普遍。明史张骥传载正统八年,吏部尚书王直等应诏,博举廷臣公廉有学行者,骥在其列,巡抚山东:“先是,济南设抚民官,专抚流民。后反为民扰
2、,膜奏罢之。俗遇旱,辄伐新葬冢墓,残其肢体,以为旱所由致,名日打旱骨椿(桩),以骥言禁绝。还朝,进右少卿。已,命巡视济宁至淮、扬饥民。骥立法捕蝗,停不急务,躅逋发康,民赖以济。他禁绝早越信奉导致的暴行,与其捕蝗的积极救灾举措具有一致性。大清律例贼盗发冢载,嘉庆九年(1804),高密久旱,村民李宪德坟土湿被发现,被传死后变成旱越。于是各村民众刨坟开棺,将李尸烧毁。李家告状,此案因无成例可循,刑部就以“发冢开棺见尸律判领头的仲二“拟绞监候”(等于当今的死缓),了结此案。然而,位于东北辽东地区中心的辽阳,有佟世思(1649-1691,一说16511692,字俨若)著耳书,其对于僵尸的描述,却并没有提
3、到早然:世称:“人死后,假尸能自起舞。”吾乡某家有人死,死之夕,其家人数辈与某皆环尸寝。某独不成寐,闻有欷献声。少顷,见死者起,自去其所覆被,又自解两足所缚布,行寝者侧,各于其头际以鼻嗅者三,并太息而去,至某处则否,寻复归尸所,自覆以被,缚足布。俄,又作欷献声,去被、解缚,自起如前。某讶之,乃大叫,辟户走,尸随之至一处,某倒,尸亦倒。明日得尸于墙下,归殖焉。某病四十日始愈。3可见这一习俗,当时尚未传入辽宁的辽阳一带,因此佟世思没有将僵尸与旱越联系起来。据薛洪勋先生考证,耳书约写于出任知县前,跟随“家大人官所经到”地,其河南女作为康熙十二年(1873)的奇案可证。耳书序称:“耳书近于诞,余不欲成
4、之。谓吾儒读书明道,未可以无据之说惑乱心志也。而卒成之者,以得于家大人宦迹之所经到也。盖天地之大,何所不有。人特于见闻所未到,则不之信耳。余从家大人宦迹半天下,其间岁月之迁流,山川之修阻,与夫物情之变幻,世故之艰危,未易以一二言尽止。此随笔所记已,有告之于人,人不尽信者,而其他又可知也。是则耳书之所为成也,或无其理有其事,或其事虽不恒见而其说则可以为劝惩。余固尝于身所经到处,确有所闻于其地。否则,座上诸宾僚偶述其所见所闻以告于余者,而究非同于臆说之罔据也。然书以耳”名,亦第以耳之者,存之而已。如谓土君子读书明道而外,不妨更据摭奇异之事而一一笔之于书,以自比于谭天志怪也。终非余之所敢出也已。因此
5、,1.旱藏的民俗信仰具有“非普遍性”,带有地域的不均衡性2儡生、官员对于旱越迷信的排斥,影响到其地域性的传播生成。佟世思的看法,当来自担任地方官的父亲佟国祯,六岁孤,山舅父范文程养大,而佟世思本人是在父任无为州(安徽无为县)知州时出生,后随父宦游各地,见多识广,于是对旱越信仰有着自己的正确看法。宋代雷神往往是惩罚人世罪孽的4,女性雷神形象如夷坚志南丰雷媪:“因大雨,堕雷媪于廷,扰扰东西,苍黄失措,发茁然赤色,甚短。两足但三指,大略皆如人形。”而佟世思并未将其与旱越、僵尸联系起来。二北方旱魅的“鹫鸟”构形及联类动因明清灾害叙事中旱越形象的载录呈现复杂性,如清初曾衍东小豆棚的文献追索:诗大雅早越为
6、虐,毛传云:旱神也。未闻有人死为越者。山海经载黄帝征蚩尤,尤清风伯、雨师作大风雨,帝乃召女然止之,遂诛蚩尤。神异经言,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目在顶上,行如风,名日越,所见之国大旱,又名旱母遇者得之,没溷中乃死,旱灾即消。此亦诞语不经。然要未有以死人称魁之理。”5卷十六旱嫩辨,365366说明清人所了解的旱越,实由来已久。所引山海经故事显示,在远古的族群征伐中,越神显现出强大无比的威力;神异经的“越”人,身材短小,独目而“行如风”,而“旱母”之称更使其与旱灾消长直接对应起来。后人想象的早处形象之一,即“卷鸟”类怪禽及其他怪异物体。首先,旱越外貌常常被描述为具有“鹫鸟”的特征。乾隆后期满族作家和
7、邦额(1736?)夜谭随录(成书略早于袁枚子不语)也写某公未第时夜宿古寺,柩中尸出,身白眼绿,疾奔如风,被他以书击中,次日众人持械近前观察:“举体白发长寸许,巨口过腮,卜指坚甲如鹰爪。”僧如恍然大悟:“怪底一受无雨,此物为虐也。而焚烧之时,如同一般鬼怪那样唧唧之声不绝,臭不可近。这才得知,用来击打旱蜴的书是周易下卷。6197198这一较早的原创性书写,到了清末李庆辰醉茶志怪卷二这里,旱越就成了“如人,遍体绿毛,长寸许,双目赤如灯火和邦额的早搬叙事,暗示出越鬼能够像猛禽那样攫取人或牲畜,具有不可预知的潜在危险;而这个破坏力极强的邪物又是来自棺材里的另一不可知也更不愿知的世界。这其中除了有对死亡的
8、恐惧外,也蕴含着对于异空间不可知的超常物质的恐惧,显示出人自身的无力与无奈。而从作者的慨叹:“怅孤魂于万里,无日还家;叹朽骨于百年,淮人布奠”,透露出它是无主之尸,因无人祭奠而“致成旱越为虐,戾气成妖”;而搬鬼的生成似又与“无主之尸”无人祭祀的民风浇薄有关系,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形成冤怅之气,致使自然运行规律失常形成灾异,这是古人几成共识的灾害生成的社会伦理观念之一。其次,旱越的另一状貌是“人面鸟喙,此与神话传说中的“雷公”形貌相类。由此相关文献甚至有某种鸟类出现辄预示旱灾降临之载:“山经言,鸟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见则大旱。万历壬辰七月初,像章城中,此鸟来集永宁寺屋上,高二尺许,燕雀从而群噪之
9、。其年五月晦至七月中,酷暑无雨,田禾尽枯。”7730因枭鸣体大而叫声怪异刺耳,且有吃腐肉习性,古人以为它的出现是死亡的象征。将其构设为嫄鬼的外在形象,当是农事经验与联类思维的结果。其三,旱越常在夜间活动,并伴有火光出现,还会如同鸟类那样出没于峰巅树梢之上。清末壶天录描绘早越的形貌活动规律:“己卯岁七月间,光福山人彼此喧传旱越出世:每逢星月交辉,有一物出没峰顶,箕踞树巅,其形似人非人,似鬼非鬼,面目须发,不可谛视。第觉周身上下,昨如铅垩,头上冠若仰盂,常有白气上冲霄汉。山人众口一词,谓自有此物,及今两月未有雨泽,想此为厉耳。越为旱神,俗谓鬼而僵尸者。即为越,彼鬼也,何灵能为厉乎?殆亦旱象既成,鬼
10、故假之为厉耳。若设有然而即无雨,则天且受(授)权于敕也,天岂其然?”8158虽对上天授予旱越“降雨”的威能产生疑问,但也将充满神秘感的早钺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并传递出世俗大众普遍认同的观念:早然出世必有大旱,物鬼是人鬼混合体,能飞行踞树上,闪烁着灰白色的光芒。又传闻金贞祐初:“登封西吉成村有早物为虐,父老云:早越至必有火光,即越也。少年辈人昏凭高望之,果见火光入农家,以大格击之,火焰散乱,有声如驼。古人说早线长三尺,其行如风,未闻有声也。”9277故事增添了早蝴凭火而行,被击打时发出怪声的细节描写。综上见出,作为北方农事禳灾较有代表性的、流传较久且内蕴稳定的驱除旱题仪式,明清时代已有了基本定型
11、的旱越意象。而最常见的一种越神观念性存在物就是如焦鸟般夜间飞行,或蹲踞于树巅的灰黑色怪物”等,这一具象性形象的生成,既与较具体的民俗生活事象关系密切,也与久远的五行生克理念有内在联系,而旱物至必有火光则是其运行中的表现状态,是对火的崇拜与畏惧及联类思维的结果。三僵尸作为旱魅幻形及“异空间”物质恐惧明清时期中原旱越民间记忆的又一突出之处,是将旱越与僵尸发生了联系。对此袁枚曾有总结:一种似兽,一种乃僵尸所变,皆能为旱,止风雨。惟山上旱越名格,为害尤甚,似人而长头,顶有一目,能吃龙,雨师皆畏之。见云起,仰首吹嘘,云即散而日愈烈,人不能制。或云:天应早,则山川之气融结而成。忽然不见,则雨。10续子不语
12、,卷三旱越有三种,557这段话有三个要点:一是“假尸变为早搬”说;二是说出了旱影的种类一兽越、僵尸越和独目人形越;三是旱物的能量很大,它居然“能吃龙”,还能令雨师畏惧,且能将本来可以降临地面的雨水水汽吹走吹散,对这最后一点,民国武侠小说如还珠楼主的描写则将其发展到了极致。不过,清人这里的早物叙事,总体上奠定了丰厚的基础。首先,对于“僵尸能幻化为旱糠的叙事构设,很可能是因其形貌上的相似。许奉恩写某人客游姑苏独宿,居然见到僵尸现形:“目微启,见案上灯光暗如萤;距榻尺有咫,一物从地出半身,长尺许,黄毛毯毯,状类物猴,掉头望福上,气咻咻然,目碧色,炯如猫睛。其半身尚藏地下,闻人转侧声,欹遁不见。大骇,
13、以为目昏音,所见不确,起挑灯,再就枕。心烦躁,复不能寐,姑启目觇之。灯复暗,前物复自地出,闻人声,依旧遁去。如是者三”后来听当地人说此地下有枯棺,年久成僵尸。11卷一僵尸,22一23僵尸的枯干形状,也令人联想到干旱和造成旱灾的旱越。如果联系到这墓中干枯怪物,还可以化成引火、兴火怪兽,那么,其与旱越的联系就更加昭然若揭。里乘还载,周辣人刺史叙述道光初江苏崇明秋获后无故火起,风雨骤至时有一物自古场中出:“形如狡猊,竞体皆火,所过草木尽灰。空中数龙下与物斗,雷电随之,且斗且走,入海而去,海水为之沸腾,经日始定。或日:此物即金毛观也。11卷七金毛狙,235怪肉既然是从古琢中钻出,又不能不被看作是呈现出
14、旱越的某种特征,于是“僵尸一旱的联系被落到实处。其次,由早处与僵尸内在联系的描述,可以理解其必然触发相应对的民俗心理,带来了求雨时对“僵尸”的处理需要,最主要是埋掉、焚毁(均为驱逐)或击打(毁损,暴力镇邪)o弗雷泽曾注意到求雨仪式中巫术的普遍性,他认为中国人掩埋僵尸即为止旱:中国人相信当人们的尸体没有被埋葬时他们的灵魂就将感受到雨淋的难受,正如同那些活着的人们没有栖身之所在露天之下不蔽风雨所感受到的一样。因此,这些可怜的灵魂就尽其力所能及来防止下雨,并且常常是努力过火而发生了旱灾。这在中国是一切灾祸之中最可怕的,因为歉收和饥饿致使死亡随之而来。因而当旱灾来临时,中国当权者的经常做法,是把那些未
15、掩埋的,被风吹干了的尸骨加以埋葬,以终止这场旱灾,祈天降雨。12108-109上述了解当然还很不够。不过让僵尸安宁的最好办法当然还是安葬,这与古代长久而来入土为安信奉支配下的埋骨迁葬习俗有关,是葬俗与御灾习俗的结合体。又因为旱物往往过恶,于是焚烧这极端性的方式也不可免。僵尸成为旱越生成的一种形态、替代物或载体,因此求雨活动成了攻击、毁焚僵尸的群众性抗灾行为。李庆辰也称房山亢旱因僵尸变化的旱越捣鬼,僵尸被焚大雨即降,信奉来自实地观察:有术人云:“西山冢中,有僵尸变为早贬。”为乡人指其处。议共发之,坟主不许,众鸣于官。官不能禁,谓术人日:“众惑汝言,牢不可破。若无早然,坐汝以盗坟罪。术人力白其不诬
16、。乃开犷,则一空棺,板有巨孔,棺旁卧一物如人,遍体绿毛,长寸许,双目赤如灯火。见人,起立欲遁,众缚而焚之。未几,大雨。土人云:“每阴云四布,辄有白气自坟中出,即时晴朗。”固不必因术人之言而始信也。1.13卷二早然,141关于旱越所托身的僵尸,似还在蜕变强大中,虽已能阻雨致旱,却未能料及求雨者的攻击。以击打僵尸驱除旱越的抗灾法术,在常旱的山东地区由来已久。明代正统十年巡抚山东大理寺右寺丞张骏上疏:“山东人,旱,即伐初葬者冢墓,残其肢体,以为旱所由致,名曰打旱骨椿此岂亵渎天地且摇人心,清严其禁。14卷138,2735-2736明史本传收载。而杨循吉蓬轩别记也概括:“河南、山东愚民,遭亢旱,辄指新葬尸骸为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