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docx
《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翻译: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作者简介: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一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主题思想:这是一首写隐者闲适生活以及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重点赏析:全诗描绘出一
2、幅月夜竹林弹琴吟咏图,表现出一种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情趣。诗人在描写景物时,只用了“幽篁”“深林”“明月”三个词,在写人物活动时,只用了“独坐”“弹琴”“长啸”三个词,却妙趣自成,境界自出,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全诗在语言上从自然中见至味,从平淡中见高韵。自然平淡的语言美与清幽澄净的意境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实例赏析:1、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些?答:本诗描绘了月夜竹林的清新幽静,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词语是:独坐、弹琴、长啸。2、“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
3、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独”字好在哪里?答:“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表现诗人的孤高自许、高洁脱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情。3、赏析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答: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淡泊、超拔脱俗的气质。4、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答: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展现出如诗如画的美景,表
4、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翻译: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主题思想:本诗写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
5、个夜晚,听到抒发离别之情的笛声,引起了思乡之情。重点赏析:这首诗全篇紧扣一个“闻”字,抒发了诗人闻笛的感受。第一句从笛声落笔,那未曾路面的吹笛人用笛声打动了深夜不眠之人,这就是“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是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借着春风传遍了洛阳城。“散”字用得十分巧妙,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掠拨着像诗人一样深夜无眠的人的情思。第三句点出了折柳曲,“折柳”二字一语双关,既指曲名折杨柳,也暗指诗人的客愁乡思,为全诗点睛之笔。同时,为结句蓄势。第四句,点明主旨,抒发思乡之情。实例赏析:1、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答:“暗”主要是说笛声
6、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游子思乡之苦。2、“飞”和“暗”用得好,说说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是什么?答:“飞”字写出出乎听众的意料,使无形的声音形象化。“暗”,写出吹笛人吹笛是毫不经意地吹。第二句和第四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又是什么?答:第二句的艺术手法是夸张。它的表达效果是:极力渲染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第四句的艺术手法是反问。它的表达效果是: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3、前人评价说“折柳”二字是全诗
7、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它的寓意是惜别怀远的象征。我同意关键之说。只有理解折柳的象征意义才能理解此诗的主题。“柳”在风力的吹动下有循环往复、依恋不舍的姿态,这姿态就象依恋不舍的离人分别时的情态,所以在古典诗歌中,柳,作为写作对象,常用来作为惜别怀远的象征。如诗经里有“惜我往矣,扬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纷”。柳永雨铃霖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而,“折柳”曲有惜别怀远的寓意。(或者我不同意关键之说,因为即便不知道“折柳”的寓意,但最后一句直接表达诗人惜别怀远的思想感情很明确。)4、此诗写得感人,说说它的感人之处。答:本诗没有详写笛声,而是写
![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docx_第1页](https://www.yzwku.com/fileroot_temp1/2024-6/15/a50c499a-c3d8-4ce3-bd85-d4e72c11b8c0/a50c499a-c3d8-4ce3-bd85-d4e72c11b8c01.gif)
![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docx_第2页](https://www.yzwku.com/fileroot_temp1/2024-6/15/a50c499a-c3d8-4ce3-bd85-d4e72c11b8c0/a50c499a-c3d8-4ce3-bd85-d4e72c11b8c02.gif)
![部编七年级下册古诗词梳理及重点赏析.docx_第3页](https://www.yzwku.com/fileroot_temp1/2024-6/15/a50c499a-c3d8-4ce3-bd85-d4e72c11b8c0/a50c499a-c3d8-4ce3-bd85-d4e72c11b8c03.gi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七 年级 下册 古诗词 梳理 重点 赏析
![提示](https://www.yzwku.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