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草创与守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草创与守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贞观政要草创与守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文本一: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日:“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至如隋曲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四年,太宗论隋。魏征对日:“臣往在隋朝,曾闻有盗发,炀帝令於士澄捕逐。但有疑似,苦加拷林,枉承贼者二千余人,并令同日斩决。大理丞张元济怪之,试寻其状。乃有六七人,先禁他所,亦遭推勘,不胜苦痛,自诬行盗。有司以炀帝已令斩决,遂不执奏,并杀之。”太宗日:“此岂唯炀帝无道,臣下亦不尽心。须相匡谏,不避诛戮
2、,岂得馋行谄佞,苟求悦誉?君臣如此,何得不败?朕赖公等共相辅佐遂令囹圄空虚愿公等善始克终恒如今日。”十年,太宗谓侍臣日:“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魏征对日:“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破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少不为难。然就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养,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日:“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J(节选自贞观政要)文本二: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兔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
3、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节选自谏太宗十思疏)10 .文章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把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朕赖A公等B共相辅佐C遂令囹圄D空虚E愿公等F善始克终G恒H如今日11 .下列对于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炀”是隋炀帝的谥号,指“好内远礼二谥号往往有特定的含义,如晋灵公的“灵”指“乱而不损二B. “岂得惟行谄佞”与齐桓晋文之事中“此惟救死而恐不赡”的两个“惟”意思相同C. “苦加拷掠”与阿房宫赋中“剽掠其人”的两个“掠”意思相同。D. “国之衰弊”与六国论中“弊在赂秦”的“弊”意
4、思不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太宗认为,不管国家混乱还是安定,君臣都应该同舟共济。臣进直言,君纳忠谏,方是治国之道。B.唐太宗认为,隋朝盗窃案处理不当是因为臣不尽忠,并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要吸取教训。C.魏征辅助唐太宗安定天下,深知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必使国家陷入危亡境地,所以告诫太宗守成更难。D.在两则选文中,魏征都强调了人君之德多衰于功成志得之后,认为君主在“善始”之后,仍要“克终二13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译文:(2)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译文:1
5、4.史学界认为,唐太宗和魏征君臣配合默契,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二人默契的具体表现。(3分)【答案解析】10. CEG11. C【解析】“意思相同”错误。“拷掠”的“掠”意为“拷打”;“剽掠”的“掠”意为“掳掠,掠夺二12. B【解析】“隋朝盗窃案处理不当是因为臣不尽忠,并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要吸取教训”错误。根据原文“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可知,唐太宗认为,隋朝灭亡是因为皇帝无道和大臣不尽忠两个原因造成的,而不仅仅是大臣的原因;并且“隋朝灭亡”并非“盗窃案处理不当”直接导致的。13. (1)这个惨痛的教训离我们并不远,我和各位大臣能不谨慎吗?我们不能被后人所耻笑啊。(得分点:
6、“可得”,怎可,怎能;“为所”,表被动;“嗤”,耻笑;整体句意。各1分)(2)竭尽诚心,吴越也能结成一体,看不起别人,骨肉亲人也会成为陌路之人。(“竭诚”,竭尽诚心;“傲物”,看不起别人;“行路”,路人;整体句意。各1分)14. (3分)唐太宗认为君主自己应当贤能、“善纳忠谏”,魏征劝谏君主警惕“纵情傲物”“志趣骄逸”;唐太宗认为臣应匡正君主,魏征认为君主应“竭诚待下”;唐太宗赞同魏征“取之易而守之难”的观点。参考译文:文本一:贞观三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无论国家安定还是混乱,安全还是危险,君臣都应该同舟共济。如果君主能接受忠言,臣子能够直言进谏,那么君臣之间就会非常默契,这是自古以来治国所重
7、视的方法。像隋炀帝,他为人非常暴虐,臣下不敢进言,这使他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最后国破家亡,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杀死。这个惨痛的教训离我们并不远,我和各位大臣能不谨慎吗?我们不能被后人所耻笑啊。”贞观四年,唐太宗谈论隋朝统治的时候,魏征回答说:“我过去在隋朝,曾听说有盗窃案发生,炀帝派於士澄追捕。只要发现可疑的人,就苦苦拷打,被迫含冤承认自己是盗贼的有二千多人,隋炀帝下令在同一天全都斩决。大理丞张元济感到奇怪,试查有关案件的文书,竟有六七人在盗窃案发生的那天,原先就关押在别的地方,可也被审问拷打,受不了痛苦,自己屈认行盗。有关部门因为炀帝已下令斩决,就不把真相上奏,结果把这些人都杀掉。”太宗说:
8、“这不仅是隋炀帝暴虐无道,臣下们也不尽心办事。他们应当匡正谏谆,不怕有杀身之祸,怎能一味谄媚奉迎,不讲原则地去讨皇上的欢心和称誉。隋朝君臣都是这样,怎么能不失败?我依靠你们共同辅佐,就能使监狱空无一人。希望你们能善始善终,常像今天一样。”贞观十年时,唐太宗问侍从的大臣:“在帝王的事业中,创业与守业哪件事比较艰难?”魏征回答说:“帝王的兴起,一定是在前朝衰乱的时候,这时推翻昏乱的旧主,百姓就乐于拥戴,四海之内也都会先后归顺,这正是天授人与,如此看来创业不那么艰难。然而已经取得天下之后,骄傲放纵,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而徭役没有休止,百姓已经穷困凋敝而奢侈的事务还仍然不停,国家的衰败,常常就是这样开始的
9、。这样看来,守业更难。”太宗说:“魏征辅助我安定天下,担心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会使国家陷入危亡,所以知道守业的艰难。”文本二:过去夺取天下时德行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德行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实现了志愿,就会放纵自己的性情,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吴越也能结成一体,看不起别人,骨肉亲人也会成为陌路之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人民,用盛怒来威吓人民,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顺,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于大小,可畏惧的是百姓心怀怨恨: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奔驰的马车却用朽烂的绳索,怎么可以忽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