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3篇.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3篇篇1: 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方案)作为我国义 务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在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热切期待中终于面世。新方 案中更加明确的培养目标、更加系统的课程设置和九年贯通的课程与学业 标准,全面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了对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学生身心 发展规律的深度融合,为中小学的教育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路径。我们 要研判校情,统筹谋划,锚定改进领域,研究策略方法,加强自我评估,以创 造性落实新版课程方案为契机,全面提升学校课程的整体育人能力。一、“顶天立地”,加强学校课程一体化设计义务教育面向所
2、有适龄儿童、少年,突出全纳性、全面性和基础性。新 方案进一步明确了 “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育人目标,提出五大基本 原则,聚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面向未来,进行了课程系 统化的设计。当前教育实践还有一些需要克服的割裂现象,比如学段断层、三级课程 设计系统性不够、面对不同的学生需求针对性不强等。学校课程建设要“顶 天立地“。“顶天”就是要聚焦国家和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聚焦育人目 标和课程标准的落实;“立地”就是要深入研究学校实际和回应学校每一 个孩子的真实需求,强化针对性。既要充分发挥国家课程的主体性和基础性 作用,又要发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补充拓展功能,进行一体化系统设
3、计。 要建立必修和选修机制,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课程组合。新方 案为学校预留了充分的探索空间,为更好的满足每一个学生需求提供了更 多可能。近年来,在北京十一学校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北京十一龙越实 验中学针对初中学段的特点,开展了积极探索,围绕育人目标,将国家主十 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特长赋能课程三级体系整体设计。用丰富的课程尽量 覆盖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孩子打开视野和边界;用多样性课程,满足孩子多 样化需求。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充分说明新方案是可行的,更加符合育人 规律。二、聚焦素养,推动学习方式变革新方案中强调,要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 因材施教,把劳动课程
4、单独列出,重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 “双减”的要求,转变讲授式的被动学习,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激发学 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高阶思维与能力,必须从改变学习方式开始,特别 是打破学科边界,打通学校与社会生活的链接,打破时间、地点束缚,提供更 多元的资源支撑,用最适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学得更好。跨学科任务式学习把真实的问题引进课堂,通过有意思、有意义、有可 能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面对真实问题的挑战,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学习 过程中,把紧扣课标的学习量规和成功标准贯穿其中,培养自我评估能力,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开启深度学习, 提升核心素养。比如,北京十一龙
5、械实验中学数学建模课程的学习产品校 园监控系统改进建议,成为学校安全管理改进方案,不但能让学生感受到 学以致用的意义,更让学生体会到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从而提升 思维品质。这种学习超出学科本身,能更好发挥其综合育人的价值。充分发 挥学科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做中学,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拓展思维视野。三、育人为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新方案实施,关键是教师,同时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要 引导教师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提高全方位育人能力;帮助教 师打破竖井式分科的边界,提升跨学科学习设计能力;抓住实施中的关键点, 如作业设计、学习任务设计、考试与命题、多元评价
6、方式等,通过项目研究 进行突破。发挥校本研修作用,建立跨学科大教研机制,培育先锋学科,搭建 分享平台,把教师培养成学习的领导者。我们要牢牢抓住新版课程方案实施的契机,全面提升学校课程的育人 能力。用勇于改革的创新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才培养贡献自己的 力量。篇2: 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让核心素养落地”,是本次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修订的工 作重点。核心素养导向,既是课标研制工作的主线,也是课标文本的主旋律。一、用核心素养来表述课程目标,让课程“目中有人”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及发展结果的期待,是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活动 设计、学业质量确立的基本方向和依据。此次课标修订
7、,力求使课程目标自 觉体现本课程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基本贡献,结合本课程的性质、理 念及课程的基本内容,从核心素养视角对课程总目标及学段目标进行表述。 课程目标的素养导向,有利于转变那种将知识、技能的获得等同于学生发展 的目标取向,引领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从核心素养视角来促进和观察学生 的全面发展。二、以课程内容结构化来引领教学实践变革,让学生在主动活动中生成 素养本次课标修订的一项重要变革,是以结构化的方式(如主题、项目、任 务等)来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结构化,意在改变知识、技能的简单线性 排列方式,强化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凸显学科的本质、思想方法以及内在逻 辑Q课程内容结构化,既强调学科
8、知识结构,还强调在这样的结构中所隐含 着的学生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结构化,为课程内容的活化、动态化,教学活 动的综合性、实践性提供内容基础结构化的内容组织方式,凸显出不同的知 识技能在学科知识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所承载的不同教育价值,提示着 教学实践以整体有序、多样综合的方式来挖掘知识的育人价值。课程内容 结构化,有利于克服教学中知识点的逐点解析、技能的单项训练等弊端,引 导教师主动变革教学实践,从关注知识技能的“点状”“传输”自觉变革 为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关注教学的关联性、整体性,关 注学生在主动活动中所形成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态度、品格、境界 的综合效应,关注学生核
9、心素养的养成。需要指出的是,内容结构化,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或无视知识点,而是 要在知识结构中去重新认识和定位知识点的意义与价值,要在学生的主动 活动中实现知识点的教育价值。在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 一章,有“内容 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内在 关联。“内容要求”指向“学什么”强调在结构中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学 习的重要性,防止知识虚化;“学业要求指向学得怎样,一结合教学 内容要求,提出素养发展目标;“教学提示”指向“怎么学”即:学习 这样的内容、达到这样的要求,学生必须经历哪些基本的、典型的活动,让 课程“活”起来、”动”起来,让学生进入课程,让课程内容变为学
10、生主动 学习的活动。三、依素养发展水平来描述学业质量,让学生素养具体化、鲜明化学生素养发展,贯穿课标全文本,隐含在课程内容及教学实践中,体现 在课程学习结果的具体描述中。例如:数学学科提出应培养学生具有如下素 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 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Q那么,如何才算具有了数学的“眼光”“思 维”“语言”,有什么样的表现才能判定学生是“会用” 了,能够观察、思 考、表达现实世界中的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会” 了?这就既需要有课程 目标的总体指向,需要内容的选择、组织,还需要在各部分内容的,学业要 求,及最终的,学业质量,部分中,做具体的描述,使核心
11、素养,不再 是空洞的语词口号而变成学生真实的能力、品格和价值观。此次课标修订, 希望让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教科书编写的依据、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教学 评价的依据,让课标使用者感到课标能用、管用、好用,真正引领、推动教学 实践的深度变革,提高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让核心素养落地,实现立德 树人的根本任务。篇3: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从国家层面厘清了育人目 标,明确了改革方向,优化了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再动员再 部署。通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能从中看到新方案、新 标准中以核心素养导向贯穿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主要凸
12、显了 “四个深化”。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学科育人目标。核心素养导向是本次新课标所 有课程都遵循的依据。新课标强调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其 中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初中阶段侧重对概念的理解。把小学和初中 一盘棋考虑,不割裂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是这次新课标修订的一大特色。具 体到数学学科的“三会”核心素养,细化到小学阶段的个、初中阶段的 9个核心词、关键词,贯穿于课标的字里行间,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 目标。在:11版课标的基础上继续强调“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 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与“四能”(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 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的素养具体到“四
13、基”和“四能”的育人目标,更具体、更易理解,给一线教学指明了方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结构化教学内容。数学课程的四个领域有了部 分内容的调整和整合,课程内容的修订除将部分内容安排的学段做了调整 外,如将“负数”“方程”“反比例”移到了初中,重点是对数学课程内容 进行了结构化整合。如在“数与代数”知识领域,将“数的认识”与“数的 运算”统整为“数与运算”,增加并单列了 “数量关系”这一知识子领域, 并用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统整常见的数量关系。通过知识结构化,为发展学 生核心素养提供路径,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 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结构化、一体化教学内容的构建,注重
14、主 题教学,使得教与学体系更明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教学方式变革。从课标的教学内容说明这一部 分中,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这一改编很明确的提 出了素养的教学一定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01、版课标中就强调“过程 与方法”目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理念在一线老 师中得到广泛认同,在实践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 中大部分留于形式或者没有目标导向,22版的课标更强调通过实践获取、理 解与运用知识,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巩固、创新自己的学科知识。学科 实践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性,而且强调真实的社会性,这一变化更 加强调以学生学习
15、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变革。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深化学业质量的新要求。此版课标首次将“学业质 量”加入其中,明确地指出学科质量的要求就是为了素养的达成和发展情 况,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加强了幼、小、初、高的学段 衔接,并对每一个学段都有具体的要求。这样的修订,明确“学到什么程 度”,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 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不仅明确了 “为什么教”“教什么” “教到 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 “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素养教学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接下来的时间我要带头加强新标准和新 方案的学习,联系教学实际积极思考,用新理念新方法落实好标准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