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定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保定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保定市气象局2022年4月,X,1刖百第一章发展环境一、“十三五”发展成效二、“十四五”面临形势第二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第三章主要任务一、构建智慧精准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一)发展立体协同精密监测(二)推进精细化预报预警能力支撑(三)发展智慧感知供给的精细气象业务二、构建普惠共享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一)保护生命安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二)服务生产发展,提升气象助力经济发展能力(三)促进生活富裕,提升气象服务公众供给能力(四)面向生态良好,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三、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一)实施气象科技创新(二)建设高素质人才
2、队伍(三)建设一流气象基础设施第四章资金筹措与投资概算一、深化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推动规划实施二、多方筹措资金,确保项目落地三、投资估算第五章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落实二、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三、健全法治体系,保障事业发展四、扩大开放合作,推进共建共享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在防灾减灾、社会发展和服务保障重大战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开启气象现代化向更高水平迈进新征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京雄保生
3、态建设一体化、“五个保定”、“八个高地”、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跳出小气象、做实大气象,全面谋划“十四五”保定气象事业,对于推进新时代保定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保障保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河北省气象局和保定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保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和河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保定市气象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保定气象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是未来五年保定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据。一、发展现状与形势(一)
4、“十三五”发展成效“十三五”期间,保定气象事业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深入贯彻河北省气象局、保定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服务保障重大战略为导向,主动对接、勇于作为,深度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气象现代化迈出坚实的步伐。气象监测预报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作用更加显著,为推进新时代保定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 .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健全。成立市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建成市、区县一体化智能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初步形成“市-区县-乡镇-村”四级预警体系。有序推进乡镇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
5、导、应急预案为共同行动指引的灾害联防制度。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职能充分发挥,强化气象灾害防御科技支撑,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完善气象灾害基础数据库,摸清底数精准服务。建设气象灾害防御指挥系统,建立重大气象灾害第一时间叫应党政一把手等服务机制,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达到18类。城市内涝道路积水观测、物流仓储气象服务、“道路抑尘”气象服务阈值、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灾害性天气识别和短临预报预警技术研究、气象信息化及安全体系建设项目、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技术成果应用取得成效。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积极推进“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开展了县级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推动农业气象服务社会化;全
6、市气象信息员行政村覆盖率、气象信息服务站乡镇覆盖率均达100%。成立河北省苹果气象中心,挂牌“河北省苹果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建立了苹果气象服务指标体系,服务苹果种植面积上万亩,辐射6个微信群用户、300余个新型农业主体,面向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气象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组建区域特色气象服务团队,围绕城市安全、生态旅游、商贸物流、特色林果、设施农业、经济作物6个领域开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水平有效提升。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型人影保障作业体系建设,完成绿色产业发展气象保障工程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站建设。组建气候和生态气象观测站网,完成白洋淀湿地气象监测站建设,实现湿地环境气象要素
7、的自动观测。研发了格点化的保定市森林草原气象风险等级预报产品。积极服务市政府重大战略工程,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常态化开展植树造林适宜期预测服务。适时开展规模化联合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全力保障保定及雄安新区上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气象公共服务均等化成效明显。创新气象服务业态和模式,大力发展智慧气象服务。建立了数据筛选靶向预警发布体系和全媒体预报预警传播体系,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突破91分。深度开发供电公司、疾控中心、钞票纸厂、人民财产保险等行业气象服务,效益逐年提升。常态化开展政府综合调度类、气候预测类、风险影响类、环境气象类、生态类等决策气象服务。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
8、会、保定市各届旅发大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任务。2 .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综合气象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地面气象观测全面实现自动化,站距从10公里加密到5公里、重点区域加密达到3公里,自动气象观测站达335个,与外部门共享水文雨量站72个。新建X波段雷达1部,新建风廓线雷达1部、微波辐射计2部,完成1部雷电设备升级改造。综合气象观测工作取得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开展了主城区内涝风险提示工作。气象预报预测水平明显提高。公众预报准确率不断提升,24小时最高气温准确率81.22%,最低气温准确率78.44%;晴雨准确率90.77%;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提前量达到60分钟。气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
9、高。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实现业务应用,基本形成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的气象业务体系和数据治理体系。核心层采用双机热备,实现软件定义网络(SDN)与账号实名认证的联合运行,完成等保二级备案。气象信息化融入全市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建成了双光纤冗余线路,实现线路自动切换保障体系,移动mplsl00M上联省局,联通MStD20M下联各县(市、区)气象局,全市互联网200M统一出口。每年向行业部门共享72种气象数据产品。气象业务基本实现全流程实时监控。3 .气象科技创新人才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载体和机制建设持续加强,基本形成开放合作支撑业务发
10、展的科技创新体制。科研创新成果丰硕,发表论文140余篇,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29项。实施气象科技创新工程,建设2支科技创新团队,畅通了科技成果向业务服务转化通道。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坚持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目标统筹,加强多层次、递进式人才培养,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2019年底与2016年初相比,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比重由71.4%增加到81.1%,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到12.1虬目前,拥有正高工1人,高工20人,工程师90人,“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三层次入选3人。4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气象法
11、制体系不断完善,修订了保定市防雷减灾管理规定保定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放管服”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规范开展。深入开展市厅合作,优化保定市气象事业发展环境,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有效落实。围绕服务雄安新区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服务雄安气象,在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撑。“政事企”科学配置的事业结构基本构建。(二)“十四五”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保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赶超的关键突破期,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都市区现代化水平的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的压力和挑战
12、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复杂多变。防灾减灾的需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干旱、暴雨、大风等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是我市最主要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气象灾害防御依然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加强的重要工作之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气象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我市环境治理空间逐步减小,进一步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压力较大,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气象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合理规划我市主体功能区、城镇化发展、重大工程建设、绿化美化、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方面都需要提供优质气象保障服务。实现高
13、质量赶超发展和民生的需求。随着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气象服务作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社会公众期待相比,保定气象工作还有较大差距,气象工作必须牢牢把握服务保定、服务保定人民的根本方向,全面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专业性和满意度,提高气象服务的覆盖面和综合效益。全面推进气象事业发展,促进气象部门更好地履行政府公共气象服务职能、发挥气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作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行动。(三)存在的不足“十三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发展取
14、得长足进展,气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但与党的十九大对气象事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相比、与社会公众不断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相比、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迫切需要相比、与保定经济社会高质量赶超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公共气象服务供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获取便利化的提升,公众气象服务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第一信息,社会公众对气象服务的产品种类、针对性、及时性、实用性等要求越来越精细,对趋利避害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二是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近几年保定气象基础业务现代化建设成效明显,但与以信息化为基础、以智
15、慧气象为主要标志的“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气象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仍有差距,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分辨率和针对性、时效性尚不能满足社会期望。三是气象灾害防御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和预警业务精细化水平尚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领域日益增长的气象服务需求。气象灾害防御重要区域、重点部位、关键时期等气象灾害风险防范流程和标准不健全,气象服务产品的时间特征、区域特征、灾害等级特征、气象风险特征等精细化不高,指导性不强。我市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公众避险自救能力宣传教育不充分。四是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16、环境治理空间小,环境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不能满足政府决策部门的期望,综合观测的支撑能力不足,气象资料共享供给能力不强,气象领军人才匮乏,科研成果较少,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及核心技术难题尚未解决,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方向,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推进气象服务智慧化、气象业务智能化、气象管理法治化、气象党建从严化,科学谋划重点工程项目,坚持服务京雄保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