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风景名胜区高质量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中国风景名胜区高质量发展大数据分析报告.docx(6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中国风景名胜区发展概述1一、全国风景名胜区基本情况1二、202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客流总量情况4第二章风景名胜区相关政策分析8一、党中央、国务院对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8二、各部委相继出台政策对风景名胜区给予重点支持9第三章运营与管理支撑分析11一、全国风景名胜区票务预约预订分析11(一)实名制门票预约比例、线上线下门票预约比例、节假日提前预约时间分析H(二)不同平台预约占比分析12、风景名胜区舆I,分析14(一)全国风景名胜区舆情分析14(二)不同区域景区舆情特征分析20(一)OTA门票销售占比分析23(二)OTA门票销售平台ToP324第四章服务与产品支撑分析30一、风景名胜
2、区服务分析30(一)景区服务满意度维度分析30()区服务设施,7*析31(三)游客评价热词与分类33(四)服务维度典型评论摘录分析34二、风景名胜区产品组合市场接受度分析35(一)风景名胜区产品分析35(二)风景名胜区产品评价调研39第五章营销与品牌支撑分析43一、风景名胜区搜索指数分析43(一)百度搜索指数分析43(二)月际关注特征分析45(.)部风景名胜区析.47二、游客画像51(一)景区游客画像分析51(二)游客性别、年龄结构与职业分析52(三)不同类型景区游客性别、年龄结构与职业分析53(四)不同类型景区游客地域分布55、JXi月生r专日55第六章结论与展望58第一章中国风景名胜区发展
3、概述一、全国风景名胜区基本情况风景名胜区是国家依法设立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域,以自然景观为基础,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具有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审美启智、科学研究、旅游休闲、区域促进等综合功能及生态、科学、文化、美学等综合价值。风景名胜区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它凝结了大自然亿万年的神奇造化,承载着华夏文明五千年的丰厚积淀,是自然史和文化史的天然博物馆,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之区,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共同财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维护国土风貌、优化生态环境、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982年,国家正式
4、建立风景名胜区制度。40余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在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相关行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专家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下,经过各级风景名胜区干部员工开拓性工作和不懈努力,风景名胜区在机构与法规建设、资源调查与评估、规划建设与管理、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各级风景名胜区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优化城乡结构和增进民生福祉等方面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在科教兴国战略中,风景名胜区以其特有的科研、科普、历史、文学、美学等价值成为进行科学研究、科普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作为国家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风景名胜区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理想的
5、旅游目的地和文化活动场所。自风景名胜区设立以来,国内外游客接待量逐年增长,为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促进国家和区域旅游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的支撑作用。我国独特而丰富的风景名胜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许多国际友人通过在风景名胜区的游览活动了解中国、认识中国,风景名胜区已经成为联结中国和世界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通过风景名胜区领略祖国的壮美河山,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振兴的认同感。(一)风景名胜区级别与数量国务院2006年9月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对风景名胜区的设立做出规定,分
6、为两级风景名胜区,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同时明确了两级风景名胜区的分级条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能够反映重要自然变化过程和重大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或者保持历史原貌,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可以申请设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可以申请设立省级风景名胜区。(一)风景名胜区面积与范围自1982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审定公布了九批,共2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面积11.28万平方公里;省级风景名胜区807处,面积11.74万平方公里。至此,全国风景名胜区总数已达1051处,面积23.02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2.23%。中国57项世界遗产,其中35项在风景名胜区。(
7、)风景名胜区类型与特点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地理分布特征明显,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现有的2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多分布在江河湖泊、名山大川以及人文史迹集中的区域,形成了我国风景名胜区类别多元、内涵丰富的构成体系。为了将不同类型的风景名胜区加以区分,便于实行科学规划、分类保护和有效利用,2008年8月1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1212008)。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根据我国风景名胜区的地理分布特征,并结合自然与人文资源的特点,将风景名胜区分为14个类别:历史圣地类:指中华文明始祖遗存集中或重要活动,以及与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风景名胜区。不包括一般的名
8、人或宗教胜迹。山岳类:以山岳地貌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此类风景名胜区具有较高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包括一般的人文胜迹。岩洞类:以岩石洞穴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包括溶蚀、侵蚀、塌陷等成因形成的岩石洞穴。江河类:以天然及人工河流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包括季节性河流、峡谷和运河。湖泊类:以宽阔水面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包括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体。海滨海岛类:以海滨地貌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包括海滨基岩、岬角、沙滩、滩涂、潟湖和海岛岩礁等。特殊地貌类:以典型、特殊地貌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包括火山熔岩、热田汽泉、沙漠横滩、蚀余景观、地质珍迹、草原、戈壁等。城市风景类:指位于城市边缘,兼有城市公
9、园绿地日常休闲、娱乐功能的风景名胜区。其部分区域可能属于城市建设用地。生物景观类:以特色生物景观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壁画石窟类:以古代石窟造像、壁画、岩画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纪念地类:以名人故居,军事遗址、遗迹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包括其历史特征、设施遗存和环境。陵寝类:以帝王、名人陵寝为主要内容的风景名胜区。包括陵区的地上、地下文物和文化遗存,以及陵区的环境。民俗风情类:以特色传统民居、民俗风情和特色物产为主要特征的风景名胜区。其他类:未包括在上述类别中的风景名胜区。二、202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客流总量情况(一)客流量与旅游人次根据本报告数据提供单位的数据统计分析,2023年1月
10、到12月期间,部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单月客流量走势基本一致。其中,大多数风景名胜区单月客流量峰值出现在暑假期间(7月、8月),可见学生群体是风景名胜区客源的主力军;其次是10月和5月,反映出“五一小长假十一黄金周等节假日对客流量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图1)O图22023年1-12月部分风景名胜区客流总量(TOPI5)根据本报告数据提供单位的数据统计分析,在本组数据中,2023年1月到12月期间,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客流量最多,超过100O万人次,其次为泰山风景名胜区、崂山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风景名胜区、衡山风景名胜区、嵩山风景名胜区和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均超过500万人次。年总客流量排名前六的风景
11、名胜区均为山岳型,由此可见其对游客具有较大吸引力(图2)。(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客来源地分析表1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客源地游客量排名TOP15排名游客来源地1上海市2北京市3广州市4重庆市5成都市6武汉市7深圳市8杭州市9南京市10西安市11天津市12苏州市13哈尔滨市14合肥市15厦门市根据本报告数据提供单位的数据统计分析,2023年1月到12月期间,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以及重庆、成都、武汉、杭州、南京等新一线城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客源地,其中上海市在众多客源地中排名第一。由此可见,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居民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出游意愿更为强烈、出行活跃度更高(表1)。第二章风景名胜区相
12、关政策分析一、党中央、国务院对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深入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强化智慧景区建设”“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动生态环
13、境保护数字化转型,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资源利用科学性,更好支撑美丽中国建设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倡导绿色智慧生活方式。”202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要求“改善旅游消费环境。推动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旅游消费场所,打造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丰富优质旅游
14、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发挥旅游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二、各部委相继出台政策对风景名胜区给予重点支持2023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在线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积极发挥在线旅游的枢纽和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发展,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促进新技术应用和迭代创新,提升行业管理的数字化水平,推动中国在线旅游行业发展处于国际领先地位”。2023年3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与旅游融合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增强城乡道路客运网络旅游保障能力,提升枢纽节点旅游服务功能,加强运游融
15、合服务产品创新,推动形成城乡道路客运和旅游同频共振、互促共进的发展新局面2023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提出“鼓励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目的地等通过5G融合算力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客流统计、流量预警、消费分析与预测等大数据分析能力,提供决策支撑2023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通知,提出“丰富文旅消费”“加强区域旅游品牌和服务整合,积极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强化智慧景区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鼓励各地制定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淡季免费开放等政策。在保障游客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支持不同区域景区合作推行联票模式,鼓励景区结合实际实施一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