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地球(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 地球(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第5课地球【教材分析】地球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1课。地球、月球、太阳这三个次级主题由近及远引导学生认识存在于他们身边的天体及其运动和变化,并从规律性的角度来整理这些变化。单元第一课就是侧重于对地球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古今中外的人类从不同的维度认识地球形状,从而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难度,体现出对事物认识的渐进性和发展性。【学情分析】对于地球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但不知道人类在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本课重点是通过两个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寻求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体会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收
2、获和意义。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二、三年级的实验教学,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自己动手实验,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知道地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地球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科学探索)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探究态度)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态度思维)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教学重点】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懂得用实验论证地
3、球的形状。【教学难点】乐于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论证地球的形状。【教具准备】实验材料:地球形状模拟器、模型小船、地球仪、彩泥、小旗子、棉线、蓝色气球、陆地板块贴纸。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教学过程】一、阅读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同学们现在都知道,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一个球体。不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家知道古人是怎么认识你做的吗?2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观察图片,研读相关的文字,进一步体会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史。3 .交流讨论:同学们,刚刚我们了解了古人是怎么认识地球和宇宙的?下面请大家想一想,古人的这些宇宙观,哪些地方和现在人们的日常观察相一致,哪些地
4、方与日常观察不一致?二、模拟帆船进港和出港的现象1 .教师引导:古人在岸边看到帆船离港时,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帆船返港时,总是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这种现象是生活在海边的古希腊人最先观察,并且记录下来的,据说古希腊人根据这个推测地球是球形的。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模拟实验来探究一下。2 .出示课本第15页上面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初步了解本次探究活动的材料、方法及要求。3 .教师小结:刚刚大家通过模拟帆船进港出港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古希腊人的推测,说明地球是球形的。三、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经过1.出示学生活动手册第5页上有关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学生自由读一读,进一步了解麦哲伦的环球
5、航行故事。2 .引导: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究竟经过了哪些地方?又是怎样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模拟实验在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3 .教师小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再一次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证明了浑天说、盖天说等等都是错误的。四、阅读地球的相关资料1 .教师引导:大家现在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那么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个怎样的位置呢?2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围绕太阳转动。并且在地球上,海洋的面积最大,因此蓝色是地球的主要颜色。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地球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五、在气球上粘贴陆地板块贴纸1.教师出示地球仪,
6、引导:这是一个地球仪,模拟了地球上海洋、陆地的分布情况。学生分别说一说地球仪上海洋和陆地的位置。3 .再出示一个蓝色的气球,提出要求: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蓝色气球,再看一看地球仪,想一想蓝色气球和地球仪的相同之处,然后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在这个蓝色气球上。4 .教师提供地球陆地板块贴纸,提醒学生注意分清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陆、大洋洲大陆、南极洲大陆等板块,一定要找到相应的位置。五、总结评价,布置作业1.课堂总结学生交流: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5 .课堂评价学生互相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6 .课后作业(1)完成分层作业相关习题。(2)请同学们留心观察我们的生活,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是圆的。【板书设计】5.地球直观想象一一现象猜测一一变化推测一一实践验证【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本着遵循教材的原则,没有对教材内容和活动呈现顺序做改动。首先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为什么古人会产生“天圆地方”的认识,这个说法是否存在合理性,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最初仅仅是通过直观感觉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想象猜测,而从想象、猜测到实践、验证的过程是十分漫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