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19755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学习目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化。【重、难点】二战发生的背景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掌握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化。【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任务一】阅读教材导语及第一目内容,指出这次经济危机原因、特点及影响。原因:特点:影响:(二)法西斯主义1.概念:是拉丁语fasces的音译,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战斧的一束棍棒,是古罗马帝国执政长官的权力标志。寓意人民必须服从至高无上的国家权威,否则立即绳之以斧钺。今天,“法西斯”是独裁、暴政、恶行和侵

2、略战争的代名词。【任务二】阅读教材第一目,列举法西斯势力在意大利、德国和日本兴起的史实。意大利:德国:日本:【任务三】阅读教材第一目中的“史料阅读”,简述法西斯主义的特征及其兴起的背景。特征:背景:(三)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亚洲欧洲背景世界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妄图把变成日本独占的海外市场和殖民地,进而征服,最终征服O世界重创日本经济;社会各阶层对政府失去信任,势力迅速发展;利用民众对的强烈不满,煽动,得到广泛支持。过程年,日本军队发动事变,侵占中国o年,日本建立军事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O年,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积极;1935年,意大利入侵;1936

3、年,才口结成O影响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O(四)英法的绥靖政策1.含义:是“衰落的英、法帝国主义,面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挑战,为了保存自己的既得利益,采取的一种以栖牲其他国家利益为手段换取与对手妥协的政策”。2 .表现:(1)1938年,德国吞并,并对提出领土要求。(2)与德意签订,把等地区割让给德国,实行政策。3 .影响:助长了国家的侵略野心。【任务四】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不平衡。(随着德、旦资本主义经迸迅速发展,它们对英、法、美主宰的体系日益不满。)2.19291933年世界冲击: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日建立了专政,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3

4、.极端主义:是法西斯国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查动力。4 .西方国家的政策:基迄递等国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鼓氐了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野心,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5 .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苏联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客观上导致祸水西引,也加速了二战的爆发。6 .国际社会未能及时制止侵略行为:在局部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势力基本上处于孤立少援、被各个击破的境地,未能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1.总体过程:从逐渐发展到o7 .概况【任务五】阅迷教材第二目并结合下图.概述二战的进程C九一八事揭开序幕法国败降,英国坚持抗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31年1939

5、年1940年1941年1941年1942年1945年9月9月6月12月1月9月1931,1937年7月7日,1939年9月,1941年6月,1941年12月,1942年月,1945年5月8日,1945年9月2日,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打击了侵略者和一切非正义力量,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彰显了人类正义。2 .中国人民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3 .但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随堂演练】1. 1937年张伯伦出任英国首相后,便确定了对德政策的基调:“只要我们能和德国人坐在一张桌子旁边用铅笔将他们的怨恨和要求圈划一遍,那么,整个紧张的局势就能极大地缓和。”

6、这一行为()A.缓和了英德之间的矛盾B.维护了欧洲的持久和平C.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D.反映了英国政客的荒唐2. 一位亲身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国记者在其作品中写道:“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这些大国”的主要目的是()A.确保本国的既得利益C.遏制法西斯侵略扩张B.维护世界和平发展D.协调欧洲国际关系3.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后,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趁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建立起所谓的“东方战线”。该战线的建立()A.增强了波兰对抗德军进攻的实力B.客观上加速了波兰的迅速败亡C,助长了德军攻

7、占欧洲大陆的实力D.保证了苏联西部边疆地区安全4.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署了以大西洋宪章为宗旨的联合国家宣言,宣布“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这一举动()A.成功挫败德国对波兰的突袭计划B.消除了各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C.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D.促使世界大战发展到了全球阶段5.下图是讽刺20世纪3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的漫画,漫画中戴礼帽的人物代表英法两国,后面的观看者代表美国,小旗上写的是“去东方”,盘中肉上写的是“捷克斯洛伐克”。据此推断,这一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B.英法等召开慕尼黑会议C.德国

8、撕毁条约突袭苏联D.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知识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一、雅尔塔体系内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首脑相继在、和等地召开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主要内容重新确定国家的版图审判战犯,肃清主义和主义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成立评价积极性:以建立和维护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消极性:是大国相互的产物,带有明显的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二、联合国1.成立时间:年月24日。2 .性质:组成的,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3 .宗旨:维护国际,加强,

9、促进全球经济社会o4 .原则:联合国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5 .作用:使和具有更强的o三、国际格局的变化1 .背景:(1)欧洲严重衰落: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致命打击,各国国力受到严重消耗。(2)美国霸权确立: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和强国。掌握权和权,一度垄断。(3)苏联影响提升:经济逊于美国,但和十分强大,特别是由于它在战争中的巨大贡献而赢得很高威望。2 .变化:二战后,国际格局从中心走向对峙的格局。【任务六】完成下列问答题1 .阅读教材第三目及“雅尔塔会议三巨头”图,指出这次会议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影响。2 .阅读教材第三目中的“董

10、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图,你从中获取了什么历史信息?3 .阅读教材第三目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随堂练习】6.二战后期,通过雅尔塔会议,美苏达成妥协,确定了战争结束时美苏的实际军事控制线。这样,双方实际上划分了势力范围,而这些控制线基本上是战后美苏对峙的分界线。这说明雅尔塔体系()A.巩固了反法西斯战争成果B.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C.体现了大国合作的重耍性D.直接引发美苏“冷战”7 .右图为二战后成立的某国际组织总部前的一座雕像一一铸剑为犁。据此可知,该国际组织的宗旨和主要任务是()A.消减贸易壁垒,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8 .稳定国际汇率,

11、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C.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D.提供长期贷款和投资,推进国际贸易均衡发展8 .下列图片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共同特征是()A.大国合作共赢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C.大国强权政治D.美国居于主导地位9 .下图为1931年10月刊载的讽刺漫画通往繁荣之路。一名美国男子正迷茫地看着指示牌上凌乱的信息:就业、失业;储蓄、消费;增加建设;谨慎、大胆。还有一块绕柱两圈的指示牌,上面写着“就在拐角处(JUStArOUndTheeorner)。下列选项中,对漫画解读合理的是()美国正处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政策自相矛盾美国交替使用反危机手段摆脱“滞胀”困境/11“宏观

12、调控、微观自主”政策导致失业率上升1.I_JjA.B.C.D.10 .凡尔赛和约不仅把战争责任完全推给德国,还对德国进行了苛刻的掠夺。而在雅尔塔会议上,“德国人要吃饭”成为新的口号,而不是一味地打击和宰割战败国。由此可见,相比于凡尔赛体系,雅尔塔体系()A,确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B.保障了战胜国的利益C.有利于国际秩序的相对稳定D.改变了传统国际格局11 .“抗日何所恃?忠贞与汗血。”194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折的一年,中美英三国举行会议发表宣言:“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该次会议召开地点所处地区是()A.西亚B.东欧C.北非D.东亚12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曾动用相当数量的军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殖民国家不再仅仅依赖武力,而是更倾向于运用电影、无线电和报纸来推广战时宣传,鼓励和邀请非洲人支持欧洲战争。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宗主国殖民控制放松B.非洲人民的广泛觉醒C.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D.世界大战性质的转变【时空坐标】1931.91937.71939.91941.61941.121942.1194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