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类学术著作出版如何做到双效统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类学术著作出版如何做到双效统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科技类学术著作出版如何做到双效统一摘要高质量学术著作的出版将有利于促进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笔者通过自身工作经历以及所在出版社的成功经验,从社会效益优先、经济效益最大化两个维度进行论述,其中涉及选题策划思路、如何突出选题实用性、出版基金的申报、学术著作的二次开发与科普化、融合出版、市场营销等出版焦点、热点问题,从中探讨科技类学术著作做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与平衡的路径,从而打造双效合一的高质量科技类学术佳作。关键词科技类学术著作;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中医药科技类学术著作是反映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期科技领域发展水平,展现最新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发展的风向标。高质量学术著作的出版将有利于促进
2、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和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科学类学术著作出版仍然步履维艰1。以笔者从事的中医药行业学术著作出版为例,行业从业人员人数有限,读者群体基数较小;高质量的著作需要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科学研究积累后完成,成书周期长,经济成本、时间成本较高。另外,随着新媒体飞速发展,大众获取知识的渠道进一步多元化,导致纸质图书的购买力不断下降。同时,国家对出版社社会效益考核也更加制度化、考核办法更加明确。2018年12月,中宣部印发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内容与方式、评价考核程序、评价考核结果使用等做出了系统、明确的规定
3、。因此,如何做到两个效益的统一,成为很多专业出版社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办法中除了强调出版质量、出版意义价值等方面,还特别提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强调了受众的重要性2o这说明一部真正优质的作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绝不是割裂的,而是能够达到统一和平衡的。笔者结合多年从事中医药学术著作出版工作实践以及所在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以下简称中医药社)的实践经验,探析如何打造双效合一的高质量科技类学术佳作。一、社会效益优先,实施精品战略(一)引领学术发展方向,解决行业实际问题1.政策为导向,选题有规划高质量的学术著作离不开高质量科技成果的支撑,高质量科技成果一般都与国家重要科技发展战略息息相关
4、,因此,要想策划出版高质量的科技类学术著作,出版社要深入了解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规划,从中寻找切入点,才能有的放矢。笔者团队近年来时刻关注国家对中医药行业的指导方向,如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的重要论述,分析研究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重要文件,从中梳理出“中西并重”“中医药诊疗特色优势“重大疾病”“传承创新”“一带一路”等关键词,然后围绕这些关键词在中医药领域发展成果中进行检索,并与相关领域专家沟通联系,寻找选题思路。基于此,笔者团队先后策划出版了“实用中医临床医学”“中医药与
5、中华文明”“疑难病名老中医经验集萃”等系列丛书。由于这些项目紧跟中医药行业发展方向,符合时代需求,因此得到行业以及国家的认可。其中,“实用中医临床医学”丛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疑难病名老中医经验集萃”系列入选国家“十四五”重点图书规划,中医药与中华文明简述分册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出版工程”。这些重点项目的入选得益于跟随国家的政策,出版社不仅在出版资金上得到一定的支持,获得宝贵的社会效益加分,而且提升了这些项目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其经济效益也自然有所提升。2,把握出版时机,突出实用性科技类学术著作服务于学科领域的发展,因此,科技类学术著作应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
6、在保证学术著作的科学性、理论性、创新性的同时,要突出实用性,具有实用性的学术著作才更具有市场潜力。科技类学术著作的实用性除了现在内容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方面,还体现在其出版的时效性方面。例如,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面对突如其来的未知传染病,医务工作者一边摸索诊疗方法一边救治患者,国家疾控部门不断推出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便于指导临床医护工作。对此,笔者团队快速做出反应,与湖北武汉参与一线救治的专家取得联系,仅用1个多月就组织策划出版了新冠肺炎中西医结合康复诊疗指导,该书一经推出就多次重印,其成功与图书内容的权威性、出版的时效性都关系密切。这也证明了学术著作不是只有“文火慢煎”一种方式
7、,有时也需要“武火急煎”才能保证“药效”。(二)充分利用国家出版资助,提高出版质量1 .国家出版基金的大力支持国家出版基金的基本宗旨是“体现国家意志,传承优秀文化,推动繁荣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截至2021年,国家出版基金共利用中央财政资金50多亿元,遴选资助了5700多个优秀出版项目,推出了4000多项成果,有近600项成果荣获国家级奖项3。近年来,各出版社越来越重视国家出版基金申报,一方面优质作品在资金上获得一定支持,缓解了出版社的经济压力,提升了出版质量;另一方面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的项目本身就是国家对该项目的极大肯定,充分彰显了该项目的社会价值。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很好地引导了出版社的品
8、牌建设。例如,中医药社先后有任应秋医学全集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中华道地药材等众多项目获得国际出版基金资助。有了一定资金的支持,项目图书的内容质量、装帧水平等有了很大提升,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的品质。其中,任应秋医学全集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分别获得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这证明国家出版基金对出版社提升图书品质,促进出版社品牌建设,扩大出版社品牌影响力具有巨大的作用。为此,很多出版社从选题策划开始,就以申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为目标,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出版项目,从项目规划、立意主旨、内容设计、作者选择、出版计划等方面都以国家出版基金要求为标准,这也在无形当中进一步提高了图书的出
9、版质量。2 .多种基金有益补充除了国家新闻出版署的国家出版基金能够为出版社带来一定的出版资金支持,在出版界还有其他基金项目,如出版领域三大基金之一的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以下简称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该基金是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的国家级基金,专项用于资助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优秀和重要的学术著作出版。2018年,中宣部印发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要求全国出版单位每年开展社会效益自评工作,并将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作为“文化和社会影响”板块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这使得出版社申报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积极性明显增强4o与国家出版基金相比,除了在申报范围上略有不同,笔者认为两者最大
10、的差别是,国家出版基金把大型综合类丛书作为资助重点,而学术著作出版基金明确将“丛书”纳入不资助范围。这说明后者主要资助的是小而精的单本精品学术著作,如此也使两个基金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值得一提的是,从2021年开始,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申报主体由个人改为出版社。笔者认为,这一改变便于出版社对待申报选题进行集中管理,使其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话语权,可以对待申报选题提出更高的要求,极大地提高申报选题的质量。据笔者统计,中医药社2013-2022年获得该基金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仅为3项,而2023年获得资助的项目就达到3项。这与项目质量明显提升具有重要关系以外,也与出版社逐年申报不断积累经验关系密切。
11、二、以读者为中心,挖掘多样盈利方式(一)精品学术著作的二次开发与科普化,满足不同读者需求1 .化整为零,降低消费者负担很多精品的学术著作都是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和沉淀后编著而成的。而这类学术著作的出版规模少则几十万字,多则上百万字,出版成本可想而知,因此其定价常常令人望而却步。而如果能够将这类学术著作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二次开发,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满足更广大读者的需求。例如,黄元御医学全书是中医药社精品书系“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中的一个分册,自出版后受到读者青睐,但该书200余万字精装,定价近300元,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读者降低购买兴趣。而随着古中医“圆运动”学说热潮的兴起,黄元御的著作被更多人
12、关注,对此中医药社适时将黄元御医学全书中与古中医“圆运动”学说最为密切的四圣心源单独出版,使该书一度成为出版社畅销书和长销书,连续多年位列出版社年度销售前十名。这一案例也给中医药出版社极大的启发,由此,对现有精品学术著作进行再开发成为中医药出版社极为关注的出版工作之一。2 .普及型学术著作的开发,惠及更多读者此外,学术著作的科普化也是出版社提升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中医药行业的特点,中医药图书读者群体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医药爱好者,他们不同于普通大众只需要了解一些简单易懂的养生保健常识即可。作为初学者,中医药爱好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希望能够阅读更专业的学术著作以掌握一些中医药的医理
13、和诊疗方法,但是过于专业、系统的学术著作使其自学起来也有一定难度。针对这一部分读者,中医药社开发了大量普及型学术读物,受到读者极大的欢迎。例如,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卫生室的经方故事舌诊十讲儿科手记:一个中医奶爸的碎碎念等,一经上市就不断加印,很多品种累计至今已销售上万册。(二)发展融合出版,拓展多元的知识付费盈利模式融合出版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学术著作出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盈利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学术著作的出版工作。中医药社作为全国首批中央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单位之一,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探索出一条较为成熟的道路。1 .以纸书为核心的知识付费新增长点出版领域普遍认为,内容为王是传统纸书的不
14、二法则。笔者认为,面对融合出版时代的到来,内容为王依然是永恒的真理。只有依托高质量的内容,或者说只有经过传统纸媒图书市场检验的优质内容,才更具有深度开发的潜力和价值。焦顺发头针是中医药社2019年出版的一本畅销学术著作,数字出版团队以该书内容为基础,制作了焦顺发头针视频课程,其一经上线就销售过百,根据图书和视频课程的销售情况,中医药社进一步跟进,成功举办了焦顺发线下短期培训班。有了这一成功案例,一些出版社进一步深度开发知识付费模式,依托本社知识服务平台,对多种精品图书进行音频、视频课程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二次开发。2 .以海量优质内容资源为基础的数据库建设出版社最大的资源就是内容资源。如何最大化
15、利用这些优质内容,成为出版社挖掘自身潜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O依托中医药社上万个图书品种建成的“中医数字图书馆”,使读者在移动端轻触点击就可以查阅自己需要的内容。数据库的建设能够使很多优质内容资源进行升级利用,扩大盈利空间。例如,笔者参与策划的一套大型中医辞书,从市场调研、专家研讨、组织编写到定稿就历时10年多,虽然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但是也只能解决部分人力、印制等可视成本,对出版社而言还是要背负如时间成本等隐形成本。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该套丛书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挖掘该套丛书的出版潜力,笔者团队在策划之初就要求作者在EXCeI表中完成全部词条的编写工作,为辞书词条数据库建设打下
16、了坚实的基础。对作者提交的EXCeI定稿文件,编辑可直接进行编辑加工。这就意味着在完成纸质图书出版工作的同时,中医药词条检索数据库可以同时上线应用。以中医药词条检索数据库为基础,编辑可以进行多种数字化产品的开发利用,甚至可以对出版社出版资源进行整合再利用。3 .多媒体矩阵助力学术著作的营销推广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医药社打造的全媒体矩阵以不同渠道、不同方式提升了图书的曝光度、影响力。以笔者所在学术编辑室独立运维的“中医出版”微信平台为例,该平台每天定时推送两篇原创文章,以软文、读后感、新书介绍等形式推广本学术编辑室的学术著作,在文章中间插入京东、当当以及中医药社自营网点的链接,由读者自行选择购买渠道,其1个月图书销量可以达到34万实洋,远超出版社自营的实体门店1个月的全品种销量。编辑运维微信公众号,不仅能够使宣传更精准,而且直接接触市场甚至接触读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