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珠三角改革发展纲要.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附件2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前言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心、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珠江三角洲地区锐意改革,领先开放,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更,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进一步的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也孕育着重大机遇。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动身,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增创新优势,更上
2、一层楼,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先行示范作用,特制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的规划范围是,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辐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规划期至2020年。本规划纲要是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一、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一)30年改革发展的成就。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领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
3、的地区;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领先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带动广东省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我国位列第一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奠定了建立世界制造业基地的雄厚基础,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人口和经济要素高度聚集,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形成了一批富有时代气息又具岭南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之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教化、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珠江
4、三角洲地区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雄辩地证明,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二)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发展,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扩散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受到严峻冲击,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尚未解决的结构性冲突交织在一起,外需急剧削减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交织在一起,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与较高的国际市场依存度交织在一起,经济运行困难加大,深层次冲突和问题进一步显现。主要是: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实力不足,
5、整体竞争力不强;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能源资源保障实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凸显,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城乡和区域发展仍不平衡,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空间利用效率不高;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文化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任务仍旧繁重,改革攻坚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珠江三角洲地区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不会变更,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沟通方兴未艾,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加快;我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化发展,粤港澳三地经济加快融合,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后劲;特
6、殊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加,这些都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改革发展供应了有利条件和广袤空间。(三)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改革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既是该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定选择,也是我国当前保持经济增长的迫切要求和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须要。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有利于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抵挡国际风险的
7、实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有利于辐射和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有利于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港澳地区长期旺盛稳定;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建立实现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究新路径、供应新阅历。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领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增加自主创新实力,领先建立创新型区域;着力
8、解决民生突出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领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深化体制改革,勇于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领先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加强与港澳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领先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要把解决当前问题与谋划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保持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保持港澳地区长期旺盛稳定供应有力支撑,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领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二)战略定位。一探究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赐予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更大的自主权,支持领先探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新途径、新举措,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有、生
9、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全国科学发展供应示范。一深化改革先行区。接着担当全国改革“试验田”的历史使命,大胆探究,先行先试,全面推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领先取得突破,为实现科学发展供应强大动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簇新阅历。一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坚持“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机制,全面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平安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建设自主创新新高地,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
10、进制造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一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综合实力居全国经济区前列,辐射带动实力进一步增加,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建设成为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龙头,成为带动全国发展更为强大的引擎。(三)发展目标。当前和今后i段时间,必需充分估计形势的严峻性和困难性,坚决信念,迎难而上,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抓紧落实中心关于扩大内需的各项部署。要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实际,大力改善民生
11、和启动最终消费需求,大力拉动民间投资,大力促进外贸出口,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合力。到2012年,领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明显升级,自主创新实力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区域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粤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00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07年显著增长,平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化水平达到80%以上;每新增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所需新增建设用地量下降,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到
12、2020年,领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实力,形成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局面,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00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比2012年翻番,合理有序的收入安排格局基本形成;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实现全社会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三、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优先发呈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
13、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主动发呈现代农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一)优先发呈现代服务业。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外包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总部经济和旅游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支持广州市、深圳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和多样化、比较完善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扩大干脆融资比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尽快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创业板、
14、完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支持建设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大力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建设辐射亚太地区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会展,扩大中国(广州)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广州)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会展品牌。推动白云空港、宝安空港、广州港、深圳港等一批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完善与现代物流业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带动广东建设世界一流的物流中心。建设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的南方物流信息交换中枢,进一步确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地位。着力发展
15、外包服务业,到2012年,培育2-3个国家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形成较为完整的国际服务业外包产业链。支持发展探讨设计、营销策划、工程询问、中介服务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促进科技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扶持一批立足本地、辐射全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淌和有效配置。培育一批创意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珠江三角洲国家级软件和动漫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激励国内外大型企业以及有影响力的中介服务机构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建设全国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建成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
16、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o(二)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和港口条件,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制造等产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在核电设备、风电设备、输变电重大装备、数控机床及系统、海洋工程设备5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形成世界级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加快发展以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为主的汽车产业集群,打造2-3家产值超千亿元的特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建设国际汽车制造基地。发展大功率中低速柴油机等船舶关键配套装备,打造产能千万吨级的世界级大型修造船基地和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以宝钢重组韶钢、广钢为契机,建设现代化的千万吨级湛江钢铁基地。集约发展石化产业,集中力气在深水港口条件好、环境承载实力相对较大的沿海地区,依托条件较好的现有企业,高标准建设2-3个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炼化一体化工程,力争形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产业基地。支持发展通用飞机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