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抗生命的虚无和死亡的必然--联读《兰亭集序》和《归园田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对抗生命的虚无和死亡的必然--联读《兰亭集序》和《归园田居》.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如何对抗生命的虚无和死亡的必然-联读兰亭集序和归园田居以前给学生讲兰亭集序时,总是要提隐藏在千古第一行书背后的文本深意,想强调这是一篇多么有深度的文章,但是却因为过分美妙的字而被忽略了。但这次再重新讲这两篇课文时,突然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共情感。似乎东晋时人们面对的世界,又以一种变化了外形而未变化内核的形象再现了。王羲之纵情山水,叹死生之至大;陶渊明辞官返乡,欲乘化而归尽。两位作者,一位出身门阀本该是占尽风流,却在欢宴之上突然感觉到无尽的悲哀;一位在宦海中挣扎沉浮多年,终于决定遵从本心回归田园畅享生活。然而这些异常的选择和深刻的思考,其实都指向一个时代:晋。和本单元前一课文陈情表一样,李密、王羲
2、之、陶渊明生活于三国末年至南北朝之间的晋,一个短暂的统一朝代。早在陈情表中我就和学生一起探讨过,司马家族的晋政权难以强调忠君,只能转而依靠仁孝治理天下的背景。所以这个看似统一的朝代其实内部统治也不甚稳定。多年的纷争和政权的更迭,使得安稳生活成为了一种看不到的奢求。而人祸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还是一个天灾频发的时期。根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统计,魏晋南北朝369年间(220年589年),共爆发各类灾害619次。其中,魏晋200年间,遭灾304次(平均一年1.25次)。南北朝169年间,遭灾315次(平均一年186次)。不但比秦汉440年间遇灾375次(平均一年0.85次)高出约一倍多,也大大高于隋朝2
3、9年间遇灾22次(平均一年0.76次),唐朝289年间遇灾493次(平均一年1.70次)。自然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轮番袭击,无论社会地位如何,无人可以笃定地从频发的灾害中逃脱生还。如何人生垄断了社会顶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资源的土族们痛苦,因为不断变化的政治格局和高压的统治背景,更因为如影随形的死亡威胁;处于社会中底层的文人和平民更加痛苦,他们无法打破已经固化了的阶级制度,同时还要考虑在乱世之下的生计问题,同样的死亡可能只会翻倍地重压在他们身上。所以摆在人们面前可选择的道路很少,我们一样要面对这样的问题:既然死亡是必然的,那么如何过这一生?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时,得到的最普遍的答案就是:纵情
4、享乐。这其实是一个我早就预期到的答案,因为它太符合当下社会中人们的选择了。在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如若死亡的利剑始终高悬头顶,多数人就会去尽情快乐的度过一生。看起来这样的选择也特别像我们初级印象中的魏晋名士们,他们游山玩水.纵情宴饮,服食五石、行为放荡,宽袍大袖.追求玄学无论是善为青白眼的阮籍,还是嗜酒佯狂裸身见客的刘伶,竹林七贤似乎就是那个时代的极端缩影。学生们很容易和他们共情,如果生命只剩下不知具体数字的短暂时光,他们愿意这样放荡不羁地度过余生。M亭集序2S-死生许望8W彭华禹作7王凝之停土石A粉it弼尢享乐主义可是,多数人的选择就是对的吗?纵情享乐之后,难道就没有一丝痛苦了吗?如果这样是对
5、的,又为什么要服食五石散追求长生?又为什么要大量饮酒自我麻痹呢?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占尽了谢灵运所谓的四种至乐,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所以郭沫若评价道”兰亭集序高高兴兴在饮酒赋诗,悲得太没道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王羲之在兰亭之上,从当前宴会的简单快乐,已经升华到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及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对兰亭之中的这场集会的快乐,使用了从具象到抽象的叙述顺序,将此时由微小至广袤、由俯视至仰观的全部快乐都叙述尽To可就是恰恰在这个快乐的顶点,人的情绪会瞬间跌落,进入一种对虚无、空寂的恐惧中。王羲之先是将人的性格分成了两类,一类I人,在自己的世界中充分
6、汲取力量,一类E人,在与人的交往中感受世界的美好旦无论是哪类人,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会沉浸其中,得到无尽的快乐。紧接着沉浸于快乐之中时,似乎时间就变成了相对的,快乐时时间快速度过,甚至会忘记衰老和死亡的到来;而当厌倦到来时,时间将过得极其缓慢,死亡的威胁就愈发地凸显,人就会沉浸于痛苦中,产生诸多感慨。这就是王羲之对享乐主义的回答,快乐是一种短暂的情绪,如果过分沉浸其中、不停追求不肯放手,那么在快乐与快乐之间就会产生更大的虚无感。快乐程度越深,时间过得越快,感觉快乐的阈值越高,得到快乐越难,虚无感越强烈,痛苦越难以承受。就如同一个上瘾的循环一样,如若不去面对生命的虚无和死亡的必然,就会在这个循
7、环中失去自己,走向覆灭。去做具体的事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对抗生命的虚无和死亡的必然呢?王羲之和陶渊明在两篇文章中给出了殊途同归的道路:去做具体的事。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不仅仅点破了享乐主义的陷阱,更是直面抨击了那个时代追求长生而产生的众多宗教、学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殛为妄作,是多么清醒的发声!而死亡可以带走生命,却带不走文学,带不走文明。和苏轼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一样。王羲之意识到了文学跨越了时代,穿越了空间,感动着每一个阅读它的读者。一种感情,不论时空,终将有知己与之共鸣。所以他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也许王羲之在兰亭宴
8、饮的最后,仍然是悲伤的,但是他找到了生活的意义、书法的意义和文学的意义,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足矣。归去来兮辞的序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陶渊明,他没有去固述五斗米折腰事件对他产生了多少打击,也没有去重申多么厌弃官场。他详细的叙述了自己为官的经历战争(四方之事)、离家过远(去家百里)、本心(质性自然)、为妹奔丧(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都是他准备回归家中,投身自然的原因。文本中从归途到家园到生活,构建了一个中国人心中最完美的隐居理想。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和王羲之一样,在最陶然自得的顶点,突然哀叹生命即将终结。陶渊明意识到人生在天地万物的无尽之中,只能是短暂而渺小的,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这种死亡的恐惧一样使他终日惶恐不安,去追求些什么才能对抗这种恐惧呢?他同样觉得富贵不是他的愿望,登临仙界更是不能期许的。他的选择是珍惜不多的时间,去爰他钟爰的自然,在山水中畅游并表达记录。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只有在欣赏感受和记录表达中,陶渊明才能够接受死亡的必然,学会乐安天命。去做具体的事去爱那棵在花园中的孤松去登临兰亭参与诗会去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去与古人对话去体察宇宙万物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