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板结构设计研究论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09901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板结构设计研究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板结构设计研究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板结构设计研究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板结构设计研究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板结构设计研究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大板结构设计研究论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大板结构设计研究论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板结构设计研究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板结构设计研究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大板结构设计研究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大面积楼板在设计过程中隔墙均摊荷载的取值,由楼板板端弯矩和预应力压缩楼板引起的边梁弹性扭矩的计算方法,楼板开大洞应力分布及相应的处理。关键词:大板隔墙均摊荷载扭矩楼板开洞预应力大板就是单块面积比较大的板,如跨度大于6米的板;它是人们对建筑要求不断提高的需要,它带来了大面积房间,还很高效地解决了一些楼面复杂分隔小房间的问题。以往有墙的地方都设梁,大板省去了错综复杂的肋梁布置,给上下层不同布置的建筑在结构设计时候带来极大的便利。笔者根据公司多年对大板结构的工程经验,认为大板的设计差异于小楼板有如下方面:隔墙荷载,边梁扭矩,楼面开洞和阳角构造等。由于阳角构造理论

2、和技术已经比较完善,下面笔者将对前三者逐一说明。一、隔墙荷载的取值现在结构设计一般都采用程序计算,一般的,程序不能将隔墙荷载按实际情况输入,通常做法是把一块板中所有的隔墙重均摊到整个大板中去。在计算梁柱内力的时候,我们一般直接取均摊值做楼板恒荷载输入,而且不放大(注意个别梁的设计)。但是在计算楼板配筋的时候,把这部分均摊荷载放大一个系数1.5加入到恒荷载中进行计算。根据分析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局部荷载作用在楼板时的内力系数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如下规律:1,当长短跨长比1.y1.xl.O时,当隔墙离支座OO.251.y之内,则取荷载放大系数为O51.0,当隔墙离支座0.250.51.y之内,则

3、取放大系数为1.(T4.74。2,当隔墙平行于长跨时,离支座00.251.X时取荷载放大系数0-1.0;当隔墙离支座0.250.31.X时,取荷载放大系数为1.1;当隔墙离支座0.3-0.51.x时,取荷载放大系数为1.1-2.45o由上述,隔墙平行于短跨更不利。以上的数据均来自纯竖向力作用即忽略隔墙材料的抗剪强度。但实际工程中,隔墙的材料一般是砖或其它砌块,当中间有向下的挠度的时候,就会形成拱,把荷载往板边和明梁处导,这样对抗弯构件是有利的,所以其弯矩系数并不如上述那么大。对此我们要寻求这个有利因素到底起到多大的作用,笔者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计算软件PKPM系列中SATWE复杂楼板有限

4、元分析”程序对一个实际工程(该工程隔墙荷载布置比较不利)中按实际荷载的输入的板进行有限元分析;与此同时用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楼板计算表格分析带隔墙楼板的内力。结果对比如下:若取荷载放大系数为1.2计算:对于支座内力,手算的折减10%仍然比按有限元分析结果略大。对于跨中内力,如不对支座调幅,则手算的略小于按有限元分析结果,若考虑了支座调幅10%,则略大于按有限元分析结果。若取荷载放大系数为1.5计算:对于支座内力,手算的支座处内力要比按有限元分析的大得多;而对跨中内力,手算的和按有限元分析的比较接近;若考虑支座调幅15%的话,手算的结果在支座和跨中处均比按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大10%。在本例中,隔

5、墙荷载比较大,布置也比较不利;按上述结果对比的分析,笔者认为对于一般的结构,隔墙荷载取1.31.5对于构件来说是安全的。二、边梁弹性扭矩的计算边梁的弹性扭矩可以由次梁,楼板,及预应力引起。由次梁引起的扭矩就是次梁的梁端弯矩,次梁为线性,这里就不详细说明其计算方法。下面将对楼板板端弯矩和预应力作用引起的边梁扭矩提出计算方法并进行计算。1、由板端弯矩引起的扭矩计算模型:单跨板带边梁。计算思路:用按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得到的边梁的扭矩与四周固支板的边梁扭矩作比较,得到一个系数o则我们可以把梁的扭矩表达成MFBq1.o21.a,其中为四边固支板的板边支座弯矩系数,1.o为板的计算跨度,1.a为a所对应方

6、向的梁长。则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求出到底取多大。计算过程:正确解:按有限元分析宽长比为0.50、0.75、1.0的三种板,梁板的截面大小均按实际大小取值,而荷载则为了方便计算只取恒载为1.O的面载。划分单元的时候分别按500mm与100Omm计算;其中按50Omnl划分的单元计算得到的结果用于计算比较时候应该除以2。经过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板条端的弯矩即为板对梁的扭矩,该扭矩应该是分布扭矩,要计算梁端的扭矩时,应该把从梁中间到一个梁端的分布扭矩叠加。这样就得到了按有限元分析的梁的扭矩大小。我们把这个值称作Bo寻求简化的思路:因为我们不能去用有限元分析法来对每根边梁都作分析,这样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

7、于是,我们要根据已经有的数据来对梁的扭矩进行简化计算。我们可以用四周固支的板支左弯矩系数(已知数)乘以一个系数来求得梁的扭矩,这个系数我们把它称作o这样我们的目标就转移到求了。B=Bq1.o21.a0求四周固支板的梁扭矩:我们假定四周梁是固定不转动也不发生位移的。这样我们分析板的竖向位移,跨中的中间应该是最大的,那么跨中板条的板条端部弯矩应该是最大的;而在梁端部,由于靠近支座的位移非常小,故在梁端板条的板条端部弯矩是最小的,我们认为它为0。那么我们就得假定板条端弯矩大小的分布,笔者假定它是按抛物线分布的。(笔者把板四周按固支约束进行有限元分析,其结果正好是验证了开始假定的按抛物线分布。)这样,

8、梁端的扭矩就是从跨中到梁端板条端的弯矩的积分。我们把这个积分称作A=S01.a24q1.o21.a2q1.o2dx=0.667q1.o21.a经有限元分析,发现B=(0.150.4)A,则B=(0.28)A=Bq1.o21.ao其中与梁截面与板截面的刚度比,配筋,荷载,跨度和板的长宽比有关。简化计算:上面分析的是长短梁的一些值,但我们发现系数0.28/0.1=2.8,相差这么大,对我们计算过程中取值会带来较大的误差;另一方面,对长短不一的同一块板上的梁,我们要计算2次才可以得到两根梁的结果,比较麻烦。为了减小误差和简化计算,我们只好寻求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经分析,发现较短梁的扭矩稍微小于较长梁

9、的扭矩,所以我们可以只计算较长梁的扭矩,而把较短梁的扭矩偏安全的取较长梁的扭矩值。又发现较长梁端部的扭矩约为A值的0150.20,所以有下列公式:Mt短梁=Mt长梁=Baq1.o21.长梁,其中,=0.13为四边固支板的板边支座弯矩系数B系数的取法:1.长梁/1.短梁越小、梁对板的线刚度越大就取较大值;如下图:2、由整体现浇预应力楼板引起的扭矩计算与梁整体现浇的预应力楼板,预应力钢筋锚固在边梁上,预应力相当于给边梁一个侧向力,这力会让边梁产生扭矩和侧弯矩。如果整块楼板都有预应力那么边梁就受到一个连续分布的侧向力。如图所示实线为支座处梁的位置,虚线为跨中处梁的位置,边梁发生一个角度为a的扭转。下

10、面根据实际情况分析a角。如图30OmmX60OmnI的边梁,梁长1.o=8m;板厚160mm,楼板为连续板,假定板长为50m,对称布置;C40碎,Ec=32500Mpa,G=Ec2=16250Mpa;预应力板的平均预压应力。c=2.OMpao先假定梁的支座不动。根据对称性,我们可以认为边梁受到预应力板的影响长度为1.=25m,则混凝土板在边梁处受到的压缩位移为1.=1.cEc=2X2500032500=1.53(mm)由图示几何关系得=1.53220=0.7%,梁的极惯性矩IP=(bh3+hb3)/12=67.5108mm4所以可得梁的扭矩为MT=XGXIp+(1.o/2)=0.7%16250

11、Mpa67.5108mm44m=1.92108(Nmm)=192(kNm)可见,由于预应力楼板引起的边梁的扭矩是比较大的;当然,这个扭矩在支座处是用一个倒1.截面来承担的,而且在构件产生一定塑性变形之后会减小。此外,图示力P在梁的侧面产生一个梁的侧向弯矩,其大小可根据1.o/2长的两端固支梁其中的一端支座位移等于楼板收缩量A1.来估算;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用到的梁的惯性矩应为宽度方向的。笔者认为这个侧弯矩会随着构件的发生塑性变形有较大的减小,这里就不做详细计算了。由上述分析,在设计有预应力楼板整体现浇的时候,边梁应该在概念上考虑到预应力楼板对边梁的这个不利因素。笔者建议在设计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梁的

12、宽度,适当增加外层箍筋和腰筋的配筋面积;结构允许时,可在与边梁垂直的框架梁上布置预应力筋以减小楼板对梁的相对压缩量A1.,使得梁板均匀地受预应力作用。三、楼板开洞的处理大板上还要分隔房间,有可能存在象卫生间要局部降板厚,还有可能要做各种井道口,大板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处理许多开洞的问题,长边不大于1米的洞按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设些无明梁的构造钢筋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对于长边大于1米甚至达2米以上的洞口,而且不好按构造手册上设置明梁的时候,不能仅放几根构造钢筋就行了,我们应该需要了解洞口附近应力分布情况。我用PKPM系列的SATWE有限元分析对这类结构做了有限元分析。发现:洞口边上集中应力影响范围为洞

13、口短边方向是短边长度的1.5倍,长边处则为短边长度的1.5倍与一半的长边长度中较大值。笔者认为这种内力分布比较合理。如附图:当板在正弯矩区时,先按一块完整的楼板计算一遍,在计算板底钢筋的过程中;当计算X向的钢筋时,可以把a长度的板带弯矩叠加到矩形洞口上下各1.5b宽的板带承担。(弯矩可折减)若计算y向的钢筋,则可以把a范围的板带受的弯矩分担给洞口边Max(a2,1.5b)范围的板带承担。若洞口离支座较近,则把主要钢筋集中配在远离支座的洞口边。另外由于洞口在楼板的中间,不能从中间拉一条梁,所以可以沿洞口周围做个上反的小梁,作用主要是以免洞口周围应力集中造成楼板构件开裂甚至破坏,又可以当作其平行方向板带的加强肋,还可以提高其垂直方向钢筋的锚固效率。参考资料:(1)、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第三版)(2)、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