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精神养老问题研究—以S市为例(含问卷)》100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人精神养老问题研究—以S市为例(含问卷)》10000字(论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老年人精神养老问题研究一以S市为例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这是党和国家为使老年人在新时代过得更好而作出的决心和部署。随着物质文明基本得到满足,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各种精神生活问题日益凸显。加之我国老龄化程度越来越深,老龄人口基数越来越大,老年人晚年是否有更好的养老体验,关乎着家庭、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精神养老变的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S市老年人在生活状况、家庭结构、社区服务水平等多方面进行实地调查,以老年人精神和心理健康为调查核心,了解老年人精神养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
2、善老年人精神养老的对策,从而使我国的养老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关键词:老年人;精神养老;S市目录引言3一、研究背景及意义3(一)研究背景3(二)研究意义3二、精神养老的内容及特征3(一)精神养老的内容31、老年人的精神诉求42、老年人的精神支持43、老年人的精神满足4(二)精神养老的特征51、层次性52、社会性5三、S市老年人精神养老现状5(一)样本的基本情况61、数据来源62、基本特征6(二)精神养老现状61、老年人精神诉求现状62、老年人精神支持现状73、老年人精神满足现状8四、S市老年人精神养老存在的问题8(一)老年人精神养老状况不佳81、适应社会能力不足82、自主调节能力较弱93、婚姻生活
3、不美满9(二)子女对老年人精神关怀欠缺9(三)老年人倾诉需求得不到满足9(四)社区社会支持力度不足10五、改善S市老年人精神养老的对策建议10(一)老年人应提高精神自养的能力和意识10(二)子女应更加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10(三)社区应发挥在精神养老中的作用H1、完善社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H2、提高社区老年人的互动性H(四)社会应弘扬孝道文化111、加强孝道文化教育112、注重社会引导12(五)政府应加大精神养老的政策支持力度12结语12参考文献13引言老年人的精神养老问题是在我国老年人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才被愈发凸显出来的,成为我国养老体系建设的一个重点关注问题。老年人的精神养老,虽然难以量
4、化,但仍有迹可循,事实上,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本文以相关数据和文献为基础,以S市老年人精神养老的现状和问题为重点,通过对三个社区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分析研究S市老年人在精神养老中各种问题,从而以小见大,提出改善问题的意见和看法,从而能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精神养老质量和水平。一、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78万,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7%,65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3.5%l,今后我们国家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与此相伴的是,新闻媒体经常报道的关于我国老年人层出不穷的的精
5、神养老问题,许多老年人在晚年出现黄昏心理、自卑心理、孤独心理、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有的甚至是轻生。事实上,这正是精神养老缺失的体现。另有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率是其他年龄段的四至五倍。这些现象和数据都是警示信号,需要更加重视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为了保障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还强调老年人的家庭成员作为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支持者,要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让他们享受晚年时光,这显得尤为重要。(二)研究意义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将受到更多的关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将得到更多的保障,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将更加迫切。它不仅涉及老年人,还涉及子女
6、、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照顾老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温饱,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S市是河北省第三大城市,作为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在老年人的精神照顾方面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精神支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当地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二、精神养老的内容及特征(一)精神养老的内容从表现形式上看,精神养老有固定的实现形式,即家庭、友谊、社会规范驱动的支持;老年人的精神满足包括实现自身价值、利用闲暇时间和提高自身能力;老年人的精神诉求表现在强化、替代、增加和移植等内容上。1、老年人的精神诉求老年人的精神诉求是因人而异的。这是与老年人生活的状态、性格等因素共同决定的。从客观层
7、面看,老年人的年龄、文化水平也是普遍的影响因素。因此,将精神诉求分为以下几种模式:第一,内容强化模式。这个模式主要体现在老年人满足于现在的精神生活现状,想要让现状能迸一步强化,这种模式的诉求主要基于爱好。第二,内容替换模式。这种模式体现在老年人对当前精神生活的不满和改变现状的需要。第三,是内容增加模式。这种模式体现在老年人的精神补充和精神期待上主要表现出对实现自身价值的期望以及对自身素质的完善。第四,是内容移植方式。这一模式主要是指老年人以不同的方式了解其他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期待他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希望能和别人一样过上同样的生活。内容移植模式的存在也客观地说明了老年人心理需求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8、事实上,老年人的精神诉求就是他们对老年的渴望。其最大的作用就是带给老人精神上的内在追求和动力,从而使老年人在老年精神生活中有盼头,以此来支撑老人的精神生活。2、老年人的精神支持第一,对老年人进行心理关怀,需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这是对老年人关怀的基本要求。作为社会的一部分,老年人即使在社会的建设中逐渐衰微,但仍然在发挥着余热,传承着知识和文化,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第二,心理关怀和抚慰是老年精神养老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老年人的子女、亲戚、朋友、邻居,还是社会工作者,都应经常主动与老年人沟通,询问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使老年人有更好的养老保障。第三,老年人也有实现自身价值和发挥作用的需要。从物
9、质文化层面上讲,主要体现在他们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通过这些工作经验转化为巨大的社会经济财富。如医院老医生的返聘、学校退休教师的返聘等等,都在体现着老年人自身的价值发挥余热、承担适当社会责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3、老年人的精神满足(1)初级层次以消磨时间为目的的精神满足。这种精神满足的实现形式比较简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看电视和使用智能手机。这是老年人消磨时间的主要方式。在电视节目中,老年人主要使用戏剧;在智能手机的使用上,老年人会花时间给亲戚朋友和孩子打电话,一些老年人会用手机上网聊天、看新闻打发时间。第二,与同龄人交流、聊天。老年人之间更容易相互交流,并且对老
10、年人来讲,内容并不重要,而是想找人聊天,满足其精神需求。第三,去公园等场地活动。对老年人而言,公园是兼具散步和聊天的场地,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消磨时间,还可以满足精神交流的需要,这也是精神满足的重要方式。第四,参与各种游戏、兴趣项目。如打麻将、钓鱼、太极等,都是老年人简单的精神满足的生活方式。(2)中间层次精神上的满足才能达到自尊。班图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即使一个人的行为没有加强,他也可以主动参与这项活动,因为他对行为的结果能带来的效果有期望。因此,老年人通常会参加老年大学等机构,来提升自我价值以及强化自身能力。通过提高自身能力来逐步建立自我效能,从而得到精神满足。(3)最高层次升华心灵达到精神
11、满足的目的。对于这部分的精神满足这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的升华。具体表现在宗教信仰等,强化精神层次,通过精神上的学习和认同来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精神修养。(二)精神养老的特征1、层次性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当生理需求得到满足时,就有了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而精神养老在层次上,可分为:第一层次的物化的精神养老,体现在对物质生活的满足;第二层次是情感依托,表现在老年人寻找情感依托,与子女、亲朋好友甚至宠物等建立情感联系,从而获得亲情、友情等精神慰藉;第三层次是最高层次,实现自我养老,老年人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能够养活自己,寻求情感支持。2、社会性精神养老的社会
12、性体现在作为支持对象的老年人身上,对精神的需求是多元的,以对子女的精神需求为主,另有对配偶、亲戚、朋友、邻居等也有精神需求,鉴于需求的群体众多,自然精神养老就体现出其社会性的性质网。换句话说,老年人的精神养老需要社会的共同力量,单靠家庭支撑的精神养老,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我们理应把对老人的精神养老上升到一个高度,那就是全社会都给予老人精神养老。三、S市老年人精神养老现状影响老年人精神养老的因素有很多,需要我们从各个角度迸行分析。本文选择当地低高档小区以及乡村为主要调查地,通过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家庭情况、社区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分析S市老年人精神养老
13、现状及其问题。(一)样本的基本情况1、数据来源本论文以S市三个社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在此期间,发放90份针对老年人群体的问卷,有效回收63份;发放40份针对需要或将来需要赡养的老年人群体,有效回收31份。问卷共发出130份,有效回收94份,回收率72.3l%o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老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S市老年精神养老的现状。2、基本特征样本数据中,男性老年人26人,占41.27%;女性老年人37人,占58.73%。在婚姻状况中,大部分为己婚,离异和丧偶的比例分别占到6.35%和17.46%o在受教育程度中,有一半多的人为小学、中专学历,本次调查没有研究生学历的老
14、年人。在子女数量上,以独生子女和2.3个子女为主,分别占到33.34%和58.73%o在居住情况中,半数以上老年人与配偶同居,独自居住占比为7.94%。表3.1基本情况描述变量频次百分比(%)变量频次百分比(%)性别男2641.27%Sf三jh三Q未接受任何教育46.34%女3758.73%小学1726.98%婚姻状况已婚4571.43%初中812.71%未婚34.76%高中57.94%离异46.35%支数目情况中专2336.51%丧偶1117.46%大专34.76%家中子女数量无子女23.17%本科34.76%1个2133.34%研究生023个3758.73%居住情况独自居住57.94%4个
15、及以上34.76%与配偶同住3453.97%与独生子女同住69.52%与其中一个子女同住1015.87%在子女家中轮住812.7%(二)精神养老现状1、老年人精神诉求现状在对老年人精神诉求倾向调查中,老年的精神倾诉大多集中在改变现状、过上自己憧憬的生活。有接近半数的老年人有过上憧憬生活的精神诉求,占比42.86%,有实现自身价值需求的老年人占4.76%,另有三分之一的老年人有改变目前精神生活现状的倾向,占比33.33%,19.05%的老年人选择需要更丰富的精神生活。表3.2老年人精神诉求情况变量名称频次百分比丰富精神生活1219.05%精神诉求倾向改变精神生活现状2133.33%实现自身价值34.76%过上憧憬的生活2742.86%2、老年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