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理论演变过程及其启示分析》100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治理理论演变过程及其启示分析》10000字(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公司治理理论演变过程及其启示分析【摘要】现代市场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在微观层面上看实质上是作为其主要参与主体的公司的健康运行和稳定发展,而这一因素的实现离不开公司自身的良好治理。站在公司的角度来看,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脚步日趋加快,运用先进的公司治理理论改善自身经营,适应时代发展,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筛选了公司治理理论各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主流理论,以其产生原因和相互间的演变过程为出发点,梳理各派理论的思想、理论内涵以及历史意义,试图把握各个公司治理理论的核心价值所在,为当前经济体制和市场环境下我国公司的内部治理提供有益的启示。【关键词】公司治理
2、;市场经济;演变目录摘要iAbstractii引言1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1二、文献综述2(一)国外文献综述2(二)国内文献综述2三、公司治理理论概述4(一)公司治理的概念4(二)公司治理理论的分类4(三)基于新古典资源配置观的公司治理理论概述5(四)20世纪末新兴的公司治理理论概述6四、公司治理理论演变过程的分析6(一)公司治理理论的演变过程8(二)公司治理理论的演变特征8(三)公司治理理论的演变原因分析8(四)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趋势10五、公司治理理论演变的启示10(一)加强对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关注和投入10(二)在实践中探索公司治理理论的新发展10(三)创新公
3、司治理理论的研究角度10结论11参考文献12引言公司治理作为一种管理行为随着公司的产生而产生,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本文所论述的公司治理理论作为一种高度概括化的学科理论实际上是近代才产生的。虽然早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就提出一些有关公司治理的主张,但直到1932年Berle和MeanS对公司私有财产权做出一些论述以后,公司治理理论才真正走上历史的舞台,成为一门专门的理论为人们所研究。至今,公司治理理论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的历史,对这段时间里公司治理理论的演进脉络、学说发展的研究,将为我们探究各个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的变化、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未来演进方向具有重大意义。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一)研究背
4、景随着历史不断地发展,科技与管理理论日新月异。市场上不断地发生着竞争淘汰,各个企业家在广泛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公司治理的新观念、新方法;同时学术界也从许多商业实例中进行分析,并综合多学科知识深化公司治理的研究。公司治理理论就在这短短几十年里迅速丰富、发展,从不同角度出发形成了诸多理论。公司治理历史较为短暂,但是它的良好与否却是现代企业能否立足并长久发展的关键因素。(二)研究意义对多个公司治理理论的主要内涵以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无论是对研究治理理论本身产生和演进的规律,或是改善现代企业的生产运营的效率都有重大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 .在宏观层面推动国家经济的增长,优化整个社会经济运转过程中各种
5、活动的效率。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体制中,大小不一、成分各异的企业都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企业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竞争中不断贯彻各种公司治理理论,积极提高自己的效益,有利于整个市场优胜劣汰、资源利用最大化,帮助更多企业成长为良性发展的、提供更多就业、产品、服务的优质企业。最终实现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2 .在微观层面有利于完善企业本身的管理制度。公司治理理论顾名思义,就是帮助企业更好的安排各项经营活动,保障各项活动效率和真实性的理论。对公司治理理论的演变历史进行详细的研究,不仅可以从横向上概览各种理论流派的核心思想,也可以从纵向的演变过程中,探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侧重点、框架等核心方向的发展趋势,为当今各个
6、公司的管理者提供更多的帮助。3 .公司治理理论作为管理学科中的一部分,对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概括,仅仅是从学术意义上来看,有利于促进该分支学科的有序发展,更好的将前人对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形成体系,使这门理论本身可以得到长足发展。二、文献综述(一)国内文献综述1、公司治理的内涵。李粮(2020)认为首先应当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这两个概念明确区分开来。对于公司治理而言,他认为公司治理关注的是一个企业的经营策略该如何制定,且如何确保该经营策略的合理性。内部控制则关注的是企业如何在经营活动中贯彻该策略。任丽英(2019)对各个学者对公司治理所作的定义进行研究,她认为公司治理就
7、是指公司的所有者为解决其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而从各个方面对公司全局的运作与经营所做的一种体系化、常态化的安排。它既包括企业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也包括外部治理的安排。赵炬一(2017)将公司治理简要概括为一种为公司进行的各项活动提供运行方案并对其运行过程进行监督的管理系统。它的重要内容包括:所有者的权利、管理者的职责以及公司各项活动的公开性。安彬彬(2010)认为公司治理的本质是一种多个要素的分配方法,而公司治理的存在意义便是依托于这种分配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配置权、责、利网。2、古典管家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周金泉和何文晋(2014)指出在古典管家理论的框架下面,毫无疑问,企业是不
8、存在代理问题的,因为公司本身已经处在一个完全信息的市场中,自然,这种假设里公司治理也没有任何意义,不再成为公司所需要的控制经营的工具。张雅(2021)认为委托代理理论的意图在于降低代理人与企业所有者因双方可能的利益不一致以及彼此间信息的不同步而带来的“代理成本基于此,他认为应当从改善内部监督机制以及建立“心灵契约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委托代理理论在公司治理的实践中带来了很多切实的帮助。李娜(2019)强调了委托代理理论的必要性,他指出了即使真的存在一个“大公无私”的管家,信息沟壑的存在也使得委托代理理论不可或缺。他还指出,委托代理理论已经走出了传统的公司治理领域,在解决社会问题,构建公共制度上也
9、能提供一些行动方案。4、现代管家理论和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理论。对于管家理论在我国的研究情况,蒋艳辉、黄潼和侯大山(2021)认为目前我国学者仍然处于对该理论研究的起步阶段。相较于委托代理理论,管家理论不仅与我国传统的团结精神等文化相适应,更与我国市场的现状相契合。张军卫(2014)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有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价值。首先,它打破了传统公司治理理论里股东利益至上的陈IH观点,第二,它把公司治理理论的焦点从委托关系转移到了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构建一个稳定的、制度化的关系。最后,它开始了对如何推动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探索。令狐云龙(2015)认为利益相关者理论应当将能够为企业提
10、供各种诸如人脉关系、社会声望、管理能力等资源的个体划为利益相关者。他认为既然公司希望创造更多的利润,那就不能单单以股东的收益为导向,这些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各种资源的个体也应当参与治理”纥5、超越产权关系的公司治理理论。新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科间的交汇融合,人们研究公司治理理论的视角愈发开阔,超越产权关系的公司治理理论开始出现,并为人们所重视。刘巨钦和路坦(2017)指出传统观念所崇尚的通过产权制度刺激产权人提高企业收益以获取更多的个人利润已经被市场的实际表现所证伪。从长期来看,要想使企业的收益持续提高,需要依赖企业不断提高自身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它是促使企业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外
11、在力量H1.朱志雄和程瑶(2008)认为公司治理理论的探索过程对政府和上市公司的管理者都有很大启示作用:一方面,政府要改善对企业所有者的财产权益以及治理主体参与治理的秩序的保护;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管理者们也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股东利益上,还要拓宽视野,积极兼顾相关利益者的利益I。(二)国外文献综述学者Berle和MeanS(1932)是公司治理理论的开山鼻祖。他们分析和研究了当时美国的众多大公司,发现这些公司的股权随着本身体量的不断发展壮大日趋分散,公司的直接控制权往往被对公司进行实际管理的经营者掌握,因此他们得出现代企业有控制权和所有权不断分离的趋势的结论此后,Jensen和MeCklin
12、g(1976)在美国经济学家科斯“企业是为了节约成本而产生的市场和价格机制的代替物”的观点下,进一步构建了委托代理理论来解释当时社会中公司进行治理的一系列问题和现实“文HarriS和RaViV(1991)在他们的模型中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了Jensen和MeCkling阐释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冲突这一基本观念,他们先后通过一个变动的和不可变的模型共同证明了代理人是不会和股东产生完全的利益,他们总存在利益偏差。以BIair(1995)为代表的学者却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公司治理的问题。虽然公司的直接所有者是它的股东们,但随着债权的发展,只承担有限责任的股东实质上是在和债权人等许多主体共同对公司
13、承担风险。Dyck(2004)等学者则主要在公司治理中探讨大股东和高管人员对公司治理的作用,以及其和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他们认为大股东往往并不会和高管人员产生利益上的冲突,却可能利用股权和权力对小股东的权益造成损坏。Rey和Tirole(1999)两位学者力求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之外,探索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办法,他们的理论核心在于如何为相关利益者“赋权”。因此,他们构想为债权人构建一个“要求权”的结构,比如,在他们认为必要的时候,拥有“退出”的权利网。三、公司治理理论概述(一)公司治理的概念公司治理又称法人的治理结构,它的主要是指现代企业对企业运营资金分配、运营计划制定、企业运作过程的监督
14、与控制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的安排。公司治理从广义上来看,是对企业内部职权配置的制度,从狭义上来看,它就是由企业的所有权委托派生并授权给职业经理人对企业进行管理并监督的制度。(二)公司治理理论的分类1 .公司治理理论的分类标准。新古典经济学引领着早期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新古典经济学以交换领域为研究重心,认为经济活动主要就是交换活动,它希望通过对交换活动过程中的所有可能的互利交易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实现活动整体的高效完成。刘金石和王贵(2011)将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观概括为为可逆的、个体的和最优的。可逆即前一个阶段对资源流通方向的选择不会影响下一个阶段;个体即所有市场主体的决策都是在不受其他主体影
15、响的情况下做出的;最优即整个配置环节中,任何主体对资源流通方向的选择,都是对其利益最大化的“叫我们把是否将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源配置观作用在公司治理理论上作为分类标准,将公司治理理论分为基于新古典资源配置观的公司治理理论和20世纪末新兴的公司治理理论。2 .基于新古典资源配置观的公司治理理论。该种类型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包括:古典管家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现代管家理论以及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理论。它们都把公司治理的研究重心限定于企业“剩余收益的流向,且都试图为公司资源借助市场自由流动从而实现自身最优配置创造制度条件。但不同的理论对新古典资源配置观的内容有所取舍。3 .20世纪末新兴的公司治理理论。
16、除了基于新古典经济学框架的传统视角的公司治理理论,许多学者另辟蹊径,从其他非传统视角发展了不同的公司治理理论。这些理论包括建立在创新资源配置观基础上的组织控制理论以及探索新的治理机制的网络治理理论等诸多理论。(三)基于新古典资源配置观的公司治理理论概述1 .古典管家理论。古典管家理论主要盛行于20世纪30年代以前,它假设存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市场中企业不需要承担获取信息的成本,且一切生产要素的交换不受任何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内部的管理将失去意义,因为完全可以依靠市场实现最优的配置。因此,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将形成一个完全无偿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缺乏很多现实条件,这种理论基本难以实现。2 .委托代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