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改革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报告.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293641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改革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改革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改革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改革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改革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改革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改革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流于形式,人才与医疗资源的双重“虹吸”,使镇卫生院陷入了缺人缺技术的发展困境,造成了群众不信任及满意度下降的局面。XX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X)32号)、XX省人民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X政办发(XX)61号)、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方案(X政办发(xx)118号)等文件精神,我县立足县情实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镇卫生院“看不了病、留不住人”、县级医院“资源沉不下、病人转不下”的医疗现状,由县政府主导、卫计局牵头,以探索“1+X”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改革工作为抓手,着力解决县镇

2、医疗服务能力发展不均衡,基层群众就近方便就医难题,以3家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分别与M所镇卫生院建立以协同服务为核心,以医疗技术为支撑,以利益共享为纽带,以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为杠杆的“1+X”组织管理模式,逐步构建了上下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二)主要做法1.加强领导,建立医共体协调推进机制。一是创新思维。县政府高度重视,由县卫计局牵头,充分调研论证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现状,明确了县域医共体改革五是统筹收支管理。镇卫生院所有经费分别拨付到县级医院,单独建账,将镇卫生院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专项资金以外的人员经费和医疗收入纳入县级医院统筹管理,实行镇卫生院在县级医院报账制,将县卫

3、计局核算中心人员派驻到两家牵头医院,开展财务指导与日常监督,确保镇卫生院固定资产只增不减,硬件设施与就诊环境持续改善。3.转变方式,改革新农合基金支付方式。一是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制定出台了xx县医联体新农合统筹基金按人头总额预付实施方案,将全县合疗资金提取风险基金、门诊统筹、大病保险、慢病基金后转换为人均费用,按县镇一体化所辖参合人数,预付给县级医院牵头单位统筹管理,实行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让医院“收入”变为“成本”,引导医疗机构加强自我管理,规范医疗行为,遏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二是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县镇一体化成员单位激励约束机制,将“两降两升”(即县外就医人次只降

4、不升、住院均次费用只降不升、实际补偿比只升不降、卫生院就诊人次只升不降)作为考核奖惩的硬指标,医疗机构当年超出按人头预付总额的,超支所需资金由牵头医院承担,结余资金县、镇两级按6:4比例分配。促使医疗机构引导病人留在县内、留在基层。三是推动分级诊疗落实。县镇一体化成员单位间制定了收治病种目录及双向转诊病种清单,依托医联体办公室及远程诊疗系统,建立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了分级诊疗的无缝对接。合疗基金分片包干后,县级牵头医院对辖区外的就诊患者实行相互结算、相互监督,为防止推诿患者和医疗费用扯皮,双方对常见病、多发病积极推行按病种付费,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医疗服务格局。(三)医共体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5、1.县级医疗服务进一步延伸。通过实施县镇一体化让县级医院有了分支机构,发展和布局具有更广阔的空间,结合县镇两级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即可突出专科特色又能建设综合分院,既分工又协作,形成了县镇两级医疗服务“一盘棋”。目前,县人民医院正在将漩涡镇卫生院着力打造为“南区诊疗中心”;对涧池镇中心卫生院利用康复楼建设项目实施整体搬迁,面向城镇居民开展医养社区试点;县中医医院已将平梁镇卫生院建成以中医特色为主的“大专科、小综合”分院。2.镇级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县级医院对镇卫生院在行政、业务、后勤等方面同质化管理,镇卫生院在“发展上有靠山、思想上有归属、业务上有指导”,职工待遇不断提高,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6、县镇一体化后,6所过去未开展医疗业务的镇卫生院重新开诊,漩涡、平梁中心卫生院闲置的手术室被再次启用,公共卫生工作得到了县级医院的支持与配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了“责任医师团队+专科医师团队”的新模式。3.群众就医感受不断增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得到群众的欢迎和认可,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次与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提高45轨向下转诊人数增长了60%,慢性病患者的多数药品在镇卫生院就能提供,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二、存在问题县域医共体改革的“1+X”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模式,其核心是通过“大手牵小手”提升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弥补基层服务能力弱化短板,关键环节是理顺县镇两级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建立

7、利益纽带,形成“发展同心、服务同步、管理同质、利益同向”的紧密型关系。根据目前推进情况来看,还存在如下几点问题:(一)对县域医共体改革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医疗机构负责人没有充分认识到县域医共体建设是推进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深化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个别部门创新意识不强,领导干部思维保守,联动力度不够,未能形成协调推进的合力,严重影响了县域医共体改革步伐。(二)县镇两级“人、财、事”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亟需建立。医共体内“人尽其才、按需流动”是实现资源整合的重要途径,财务统一管理是建立利益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与医共体相适应的财务统一管理及人员流动管理机制尚未完善建立。(Z)与医共

8、体改革相配套的服务措施尚不完善。医共体信息平台、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配套工作经费投入不足,需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三、下步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县镇两级均属独立法人机构,是名副其实的两家人,真正融为一体涉及深层次问题较多,卫计部门将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做好沟通汇报,争取在县级层面高位推动,由县级主管领导担任“施工队长”,各部门联动改革,合力破除体制机制壁垒,加快构建县域内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二)狠抓关键环节。县编制、财政、人事部门协调配合,创新编制、人事管理机制,探索实施“县镇一体、总量管理、动态调整”的编制、人事管理改革,打破医疗机构间编制壁垒,建立符合医共体实际的用人模式,促进医务人员由“单位人”向“系统人”转变,加快建立医共体财务统一管理的监管机制,推动县镇两级深度融合。(三)完善配套措施。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实现医共体内信息互联互通,加快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协作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上级医院优质医疗服务;积极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切实增强城乡居民的健康服务获得感,多途径争取经费支持,提高家庭医生薪酬待遇,努力实现对群众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