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2024年3月2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docx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290868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2024年3月2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2024年3月2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2024年3月2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2024年3月2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2024年3月2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2024年3月2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2024年3月2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2024年3月2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2024年3月2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2024年3月2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2024年3月2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2024年3月2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乡村振兴促进规定(2024年3月20日海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强省建设,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省实行省负总责,市县、乡镇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乡村振兴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营商环境、自然资源规划、旅游文化、生态环境、工业信息化、海洋、商务、科技、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健康、司法行政、民政、民族事务、住房城乡建设、审计

2、、水务、林业等有关部门应当明确责任人员,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乡村振兴促进工作。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村民委员会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组织、动员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应当结合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细化落实并指导完成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科学制定配套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根据全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本地区乡村振兴规划或者实施方案。县

3、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城乡及垦区一体化协调发展,将垦区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建立健全城乡一体、陆海统筹、山海联动、资源融通发展机制,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培育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统筹布局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完善全产业链综合支持政策和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链聚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产业强镇,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支持发展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加强热带优异果蔬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热带经济作物、花卉苗木

4、、南药、黎药、苗药、林下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提高规模化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保护提升生猪基础产能,扶持发展黑猪、黑山羊、黄牛、文昌鸡、嘉积鸭养殖等特色畜禽产业,支持发展生态畜禽养殖和立体养殖,加快建设现代养殖体系。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严格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保障水产养殖发展空间,加强产地环境质量保护,因地制宜支持发展石斑鱼、金用鱼、罗非鱼、对虾、东风螺等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发展南繁水产种业,推进生态健康养殖。省和沿海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科学规划布局海洋渔业发展空间,保护划定的增养殖区,优化养殖用海布局,拓展深水远岸

5、宜渔海域,优化养殖捕捞结构比例,推进现代渔业产业园区、海洋牧场、渔港、避风锚地、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重力式深水网箱、大型桁架类养殖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探索同东南亚国家产业链联动,推动养殖、增殖、捕捞、加工流通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规划部门应当科学保障渔业产业用海和陆域配套用地,加强养殖用海用地确权登记管理,及时为符合确权登记条件的养殖用海、渔业基础设施等项目用海办理海域使用权不动产权证书,为配套的陆域养殖设施、育苗基地、加工冷储、冷链物流基地、养殖专用码头以及管理用房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提供休闲渔业产业发展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

6、、公共服务,加强休闲渔业从业人员培训,培育热带休闲渔业品牌,推动休闲渔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发展休闲垂钓、共享渔庄等多种类型的休闲渔业业态。支持探索混合用海和立体开发利用。依托已有的深远海养殖设施和海域开展休闲垂钓、采集、渔事体验、水面与水下观光等休闲渔业活动,不再重复开展海域使用论证和征收海域使用金,但立体分层设权的除外。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挖掘山海田园、热带风光、雨林景观等自然生态资源和海南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共享农庄、休闲渔业、红色旅游、观光农业、农事体验、乡村民宿、民族手工业、中医药康养等乡村产业,加快推动农业、林业、渔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围绕旅游

7、景观、城乡融合、田园风光、滨海风情、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主题,推进沿环岛旅游公路、沿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和美乡村建设。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共享农庄项目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共享农庄项目报建流程,合理安排共享农庄建设用地和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简化共享农庄配套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审批程序,健全财政支持政策,鼓励共享农庄科学选址建设特色产业基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共享农庄投资者合作,采取租赁、联营、入股、使用权流转等方式盘活存量资源,建立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分配机制。支持利用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农房、失去教育功能的农村闲置校舍、垦区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或者农房等存量资源,

8、与共享农庄投资者合作建设民宿、旅游经营性设施等。发展共享农庄应当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不得违法占用耕地、林地和湿地。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和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实施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农产品品牌管理体系,培育发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生产和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线上线下展销中心,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气候品质评定,加强对农产品原产地和农产品类地理标志的保护。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利用自由贸易

9、港政策,支持开拓农渔产品国内国际市场,发展进口农产品加工业和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支持发展适合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的农产品初加工产业,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围绕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以食品生产、药用开发、功能性产品开发等为重点的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统筹农产品产地、销地、集散地市场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支持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乡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提升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水平。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商务、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应当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研究落实农产品进出口促进政策,加强进出口

10、公共服务,指导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展国际认证,扶持壮大农产品出口市场主体。省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与所在地直属海关应当探索开展检测结果互认,优化检疫审批和口岸通关流程。出口经省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认证认定后推荐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优质农产品,海关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免于备案考核(注册登记),免于出具检验检疫证书。省人民政府农业农村、商务主管部门与所在地直属海关应当探索建立农业贸易风险防控体系,指导企业运用好农业贸易调整援助和贸易救济等政策工具。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创新发展智慧农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

11、,推广应用热带作物、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推进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以公益性服务机构为主体、多种成分共同参与、相互补充的现代农技服务体系,建立有利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落实耕地种植利用优先序,严格管控耕地种植用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利用土地,不得弃耕博荒。摞荒耕地的,发包方应当根据农作物种植周期催告其限期恢复耕种;无正当理由逾期一年不恢复耕种的,发包方在不改变原土地承包关系并通知承包经营权人的情况下,可以将博荒耕地交由他

12、人代耕、组织代耕或者通过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提供托管服务等方式恢复耕种。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停止发放博荒耕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农业补贴。第十五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畅通农村土地等城乡生产要素规范流转。农村集体资产应当依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进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公开交易。鼓励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拥有的农村产权、涉农资产等进入流转交易市场流转交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根据发展需要创办企业,带动小农户合作经营、共同增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培育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农机作业、全程托管

13、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业,建设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农业经营增效。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土地、人才以及产业政策等扶持措施培育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的监督管理,支持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盘活利用集体土地、房屋、设施等资源资产发展乡村产业,加大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力度。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财政补助资金与企业合作,优先用于形成固定资产,并通过资产收益帮扶,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农村中小型项目。在

14、同等条件下,可以优先安排具备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乡村公益性服务项目,国家和本省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开展农民增收工作监测评估,建立农民收入增长长效机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防止规模性返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就业驿站建设,建立就业供需平台。加强省际省内劳务协作,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鼓励各类群体返乡入乡创业。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做强海南特色劳务品牌。鼓励重点园区、重大工程项目吸纳农民就业,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农民就近就业。第十八

15、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支持从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乡村医生、乡村教师中选拔村干部,支持退休公职人员和退休事业单位人员等返乡下乡服务乡村振兴事业。探索建立村干部基本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和村干部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保障制度。对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可以从当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按照规定提取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健全从乡镇事业单位、优秀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驻村工作制度,优化派驻人员工作保障机制和激励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保障基层工作人员待遇,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确保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

16、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各类人才返乡入乡激励机制,加大对乡土人才培养力度,培育农村劳务带头人、致富能人、乡村匠人队伍。鼓励农民参加职称申报,畅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中农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申报渠道。对于业绩突出、作出重大贡献的农民,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申报相关层级的职称评定。第二十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下乡创新创业,可以知识产权、资金等要素入股、参股农村集体经济项目,获取收益。鼓励基层农技人员提供农业技术增值服务并获得合理报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创新招录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到乡村任教、从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基层卫生人才激励机制政策,实行更具有激励性的薪酬分配制度。中小学教师、卫生等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晋升高级职称前,应当具有累计不少于两年的基层工作服务经历。在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